內容提要
歷史、世界想像與社會,都是經驗和心態的融合體,它們都難以擺脫經驗的糾纏,也難以不作為心態而具有某種“創造力”。基於這一思想,作者直面20世紀以來個體主義思潮的支配地位,試圖基於中國歷史經驗,揭示社會科學“中國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以更綜合的方式呈現中國式的社會觀,特彆強調禮儀對我們重新思考“國族”與“天下”之間歷史矛盾的意義。
作者將零散的講課雜錄與述評結為一集,使之帶有“綜合(或混雜)文本”的風格,並以這種文風和心態來克服人文學與社會科學、文明與知識之間的緊張關係。
作者簡介
王銘銘,人類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著有《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1998)、《逝去的繁榮》(1999)、《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1997、2005)、《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2005)、《西學人類學思潮十講》(2005)《走在鄉土上》(2003、2006)等人類學作品,亦著有《漂泊的洞察》(2003)、《無處非中》(2003)等學術思想隨筆。
目錄
自序
致謝
卷一 歷史
命與歷史
“在歷史的垃圾箱中”
列維一史特勞斯的憂鬱
卷二 符號與世界想像
分類
薩林斯與西方認識論的考據
符號人類學與中國“象論”
天象與人類學
物與地之思
人為何物?
國學的“疆域”與世界價值
《中國古代神話》序
(附:神話對於我們時代的意義)
卷三 近代文明進程
關於國家的人類學
文字、地圖、博物館
說“文明”
卷四 社會
作為“陌生人”的人類學家
中國之現代,或“社會”觀念的衰落
“村莊窺視法”的譜系
從江村到祿村
經驗史與心態史
反思年來的中國人類學
非洲努爾人的裂變與中國封建論的“反撥”
卷五 禮儀天下
從禮儀看中國式社會理論
何為藝術的社會性
“中間圈”
附錄
我想像中的人類學(答問)
知識分子與“遠方之見”(答問)
迫力下的社會科學需要詼諧(答問)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