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理論

經絡理論

經絡的發現和經絡學說的形成最遲是在五千年甚至七千年以前,何以見得?中醫學的臟腑、經絡名稱、數目與陰陽五行八卦、十乾、十二支直接對應,而天文學、民俗學、考古學等領域最新成果證明陰陽五行、八卦、十乾、十二支等知識誕生於六七千前年以前。剖析古人對經絡的闡釋,展現經絡與陰陽五行、八卦、十乾、十二支密不可分的關係,探詢並證明經絡誕生的原理,對比這兩類事物的功能與特性,就能夠詮釋經絡實質,解開經絡之謎。

發展歷史

經絡學說從遠古時代留傳下來,主要是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素問·徵四失論》說:經脈十二,絡脈三百六十五,這些全都是人所共知,醫生所遵循使用的。所謂“全都是人所共知”,說明古人都知道經絡是什麼,就像人們對手腳與胳膊腿的了解一樣,用不著多作解釋。如果古代醫家不知道經絡是什麼,就不會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經絡學說了。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中醫學在宋代以前,就把《黃帝內經》對經絡實質的完整解釋逐漸遺失了。比如從漢代到宋代,專門論述氣血在人體經絡運行規律與針灸原理的《靈樞》九卷,就已經是僅以殘本傳世,到北宋元7950八年,高麗獻來《黃帝針經》,《靈樞》遺失的部分才又失而復得。但是受語境和語法變化的影響,後世人已經無法全面正確地了解《黃帝內經·靈樞》對經絡的解釋了。所以,對經絡實質的詮釋仍然被埋沒著。

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先生《奇經八脈考》指出:陰經陽經相互貫通,如圓環一樣沒有開端,沒有終止。其流溢之氣,進入奇經,相互灌溉,在內溫煦臟腑,在外滋潤腠理。奇經統共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里配合,故稱之為奇經。

李時珍先生回答了什麼是“奇經八脈”,也回答了“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之”。但是沒有告訴我們經絡的起源問題,也沒有告訴我們經絡的實質究竟是什麼。

受中醫經典曾經散軼與失傳的影響,經絡學說逐漸摻雜了一些曲解誤說。要想澄清這些誤說,詮釋經絡的實質,就需要結合與經絡相關的古代中國天文學、氣科學等知識,對經文進行認真分析。

經絡特點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如環無端,是運行氣血的通道。《中醫—西醫,同醫不同一》介紹了中醫“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之命名,不是依據解剖出來的實際人體器官,而是依據陰陽五行、八卦、乾支、二十八宿這些氣數。經絡在內歸屬於臟腑,在外聯絡於四肢末節,是運行溝通人體內外氣血的通道。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含義,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路的含義,是經脈的

分支。兩者縱橫交錯,遍布全身,是氣血運行的通道。

中醫學將人體的主幹經脈分為十二條,又稱“十二正經”。十二正經分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由頭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頭,再由頭走足。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就像圓環一樣,沒有開頭,沒有結尾(見圖1)。

經絡,判斷臟腑盛衰、預知人體死生

《靈樞·經脈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會合成精,精發育而生成腦髓,再逐漸生成人體,骨為支柱,脈為營運氣血的通道,筋來約束骨骼,肉像圍牆一樣衛護機體,到皮膚堅韌毛髮生長,出生之後,脈道內外相通,水谷入於胃,化生精微,血氣開始運行不止。經脈,是用來決斷死生,處治疾病,調節人體虛實的,做醫生的不可以不通曉。也就是說,人體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氣、經脈維繫著生命活力。

《素問·調經論》記載了經絡對於人體的重要作用:五臟的本質、現象與規律,全都由經脈隧道體現出來。經脈隧道運行氣血,如果血氣不和,百病就千變萬化生髮出來。所以要遵循經脈的運行規律。注文解釋說:隧,是潛伏的通道。經脈潛伏運行而不顯現,故稱之為經隧。血與氣,是人生命的活力所在。邪氣侵襲它,則血氣不正。血氣不正,則發生變化而出現病患。然而經脈,是能夠決定死生,治療百病,調整虛實的,所以要慎重地予以對待。

《靈樞·脈度》分析了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躋脈、督脈、任脈的走向與尺寸,指出:這些經脈是氣血運行的大的隧道。經脈為內里,別出旁絡者為絡脈,由絡脈再分之,別出旁絡的為孫絡。邪氣盛而有瘀血的可刺其孫絡出血,人體血氣盛者用瀉法,人體血氣虛者可以飲食湯藥予以補養。同時還強調:經脈之氣不能夠不運行,如同水之流動,如同日月之運行而不能休止,陰脈榮養五臟,陽脈榮養六腑,如圓環之無端,無法計量它的環周次數,終而復始地循環往復。流溢的精氣,在內灌溉五臟,在外濡養筋骨、肌肉、皮膚。

《靈樞·根結》介紹了經脈與天地之氣陰陽變化相互感應,及其根據脈搏頻率推斷臟腑盛衰,預測患者死期的規律:岐伯說:天地之氣相互感應, 寒暖之氣相互推移, 陰陽之氣相互變化, 哪一個少哪一個多?陰氣是偶數(— ―), 陽氣是奇數 (——)。如果發病在春夏, 是陰氣少, 陽氣多的季節……如果發病於秋冬, 是陽氣少, 陰氣多的季節……知道經脈的起止,針刺的道理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不知道經脈的起止,針刺的道理則無從談起。……人體經脈氣血,一晝一夜五十環周的次數,以運行五臟之精氣,不與此數相應的稱為“狂生”。所謂能夠達到五十環周次數的,五臟就能夠全都稟受精氣的灌注與營養,這可以診察寸口的脈搏,計算其脈動次數。如果五十至中沒有一次歇止的,五臟全都稟受精氣。四十至中有一次歇止的,就是一髒氣衰。三十至中有一次歇止的,就是兩髒氣衰。二十至中有一次歇止的,三髒氣衰。十至中有一次歇止的,四髒氣衰。不滿十至中有一次歇止的,是五臟之氣都已虧虛。其主要內容在《靈樞·終始》篇中。所謂五十至中沒有一次歇止的,就是正常,由此可以知道五臟的盛衰。如果脈搏忽快忽慢,是五臟之氣衰敗,可以預測出病人的死期將不會太遠了。

以上可知,判斷臟腑盛衰,預知人體死生,經絡就像預測天氣的晴雨表一樣。

經絡的氣血運行與二十八宿同度

《靈樞·營衛生會》詳細介紹了“飲食進入胃”而生成的精氣:清輕者為營氣,重濁者為衛氣,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周流不休,各運行五十周次,而後會合,陰陽相互貫通,如圓環沒有開端沒有終止。衛氣運行於陰分二十五度,運行於陽分二十五度,劃分為晝與夜,故氣運行至陽分為開始,運行到陰分為終止。所以說,正中午時陽氣隆盛為“重陽”,夜半時陰氣隆盛為“重陰”。故太陰主宰人體內里,太陽主宰人體外表,各自運行二十五度,以晝夜來劃分。夜半為陰氣隆盛,夜半以後而為陰氣衰減,到早晨則行於陰分之氣已盡,而行於陽分之氣開始。正中午時陽氣隆盛,日西斜時行於陽分之氣衰減,日落時行於陽分之氣盡而陰分開始受氣。夜半時陰陽之氣大會合,萬民全都睡臥,稱為“合陰”。早晨行於陰分之氣盡而陽分開始受氣,如此無休無止,與天地之氣運行規律相一致。中焦亦並列於胃中,在上焦之後。它的功能是吸收精氣,泌去糟粕,蒸騰津液,化成精微,上注於肺,再化為血液,以奉養全身,這是人體最寶貴的物質。所以能夠獨行於經脈之中。血與氣,是異名同類,營氣衛氣,都是精氣。血,是有活力的氣。

所謂氣血“異名同類”,是指在人體內,氣靠血而存在,血靠氣來運行。沒有血,氣就不能出入升降於人體;沒有氣,血在人體就失去活力。《難經·二十二難》:“氣主養育,血主滋潤。”“夫榮養人體者,是陰血,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肺宣發施布血,輸泄在腎,灌溉於全身,滋養百脈,所有經絡由此而生養。然而血由氣所統帥,所以說氣主養育,血主滋潤,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

《靈樞·海論》說:黃帝問岐伯說:我聽您講授針刺方法,從不離開營衛血氣。十二經脈,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您能夠將十二經與四海相應合嗎?岐伯回答說: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全都注入于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統共這四者以與四海相應。這段引文中所講的“四海”,實質上是指分為東海、南海、西海、北海這四個方位的整個天地。即營衛血氣十二經脈與天地之氣相應和。比如,《靈樞·經別篇》說:“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所以應天道。”通常中醫學界雖然也知道“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時”是天文曆法知識,但是卻因為當時已經不清楚這些知識的空間背景是指整個天地,而把“十二經水”解釋成“十二條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澠水、淮水、江水、河水、濟水、漯水、漳水,這就又把中醫學所講的“天地”局限在了中華大地,如此是無法正確詮釋經絡實質的。

《靈樞·五十營》運用地球自轉一周,反映在天球上,是天球大圓二十八宿繞大地鏇轉一周的規律,來說明營氣在人體二十八脈的周流往復,同時以銅壺滴漏的方法來合和經脈長度:天球大圓二十八宿,每宿占三十六分,總計一千零八分。人氣運行一周,經脈上下前後左右二十八脈,總長一十六丈二尺,直接對應天之二十八宿。銅壺滴漏以一百刻計算,用來劃分白天與黑夜。人一呼,脈搏跳動兩次,營氣在脈中運行三寸;一吸,脈搏也跳動兩次,營氣在脈中也運行三寸。一呼一吸,稱為“息”,營氣運行六寸。每日營氣運行五十周次,則能保證身體健康。

這四段引文的意思是,人體由飲食入胃而生成氣血,氣血即是營氣與衛氣,營氣與衛氣在經脈之內、之外同時運行。氣血運行的通道——換句話說,人體經脈的長短,包括每一條經脈的長短,是根據一呼吸——“息”的時段來進行測定,而且,由“息”測定的氣血在人體二十八脈的周流往復,與天球大圓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數是相同的。

經絡的測定與命名是根據氣的陰陽消長

中醫學不僅把十二正經與一年十二個月直接對應,而且把十二正經與一日十二個時辰直接對應。這種對應的原理的根據是天地之氣的陰消陽長,陽長陰消(見下表)。

十二支
十二經 大腸 小腸 膀胱 心包 三焦
現代時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臨床套用

經絡理論的臨床套用可體現在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診斷方面為經絡診法和分經辨證,是根據經絡來切脈,診察體表和辨別症候。治療方面為循經取穴和分經用藥,即根據經絡來選去腧穴或選擇不同治法及藥物。

經絡診法

《靈樞·經水》說:“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這些都是就經絡部位進行診察的方法,如審查、指切、推循、捫摸、按壓,以及對局部寒溫和氣血盛衰現象的觀察。《素問·三部九候論》說:“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亦即此意。“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檢查經絡的基本方法。

分經辨證

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內至五臟六腑,都已經絡為綱,按經絡來分析病症,即成分經辨證。《素問·皮部論》說:“皮有分部,脈有經絡,筋有經紀,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指出皮膚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結,骨骼連屬和長短,都是以經脈為綱紀,並以此來分析鎖發生的不同病症。

循經取穴

“經氣”行於經絡中,經氣所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又稱“神氣”,經絡所屬的腧穴就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靈樞·九針十二原》)之所在。經絡各有所屬腧穴,腧穴除有分經之外還有不同的類別,腧穴以經絡為綱,經絡以腧穴為目,經絡的分布既有縱向的分線(分行)關係,還有橫向的分部(分段)關係,這種縱橫關係結合有關腧穴其意義更明顯。因而按經絡遠道取穴是循經,按經絡鄰近取穴也是循經。

藥物歸經

藥物按其主治性能歸入某經或某幾經,簡稱藥物歸經,此說是在分經辨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病症可以分經,主治某些病症的藥物也就成為某經和某幾經之藥。宋、金以來,如醫家張元素(結古)等發揚此說,為掌握藥物主治性能提供方便。清代徐靈胎《醫學源流論》說:“如柴胡治寒熱往來,能愈少陽之病;桂枝治畏寒發熱,能愈太陽之病;葛根治肢體大熱,能愈陽明之病。蓋其止寒熱、已畏寒、除大熱,此乃柴胡、桂枝、葛根專長之事。因其能治何經之病,後人即指何經之藥”。近代藥物書中多有歸經的記載。

經絡不僅在人體生理功能的調控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臨床上說明人體病理變化,指導辯證歸經和針灸治療的重要理論依據,故《醫學入門》說:“醫而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業者不可不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