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風險學的內容
經濟風險學的內容大致有三個方面:1、研究與個人經濟活動相聯繫的經濟風險。
包括經濟效率與經濟風險的關係,勞動創造與經濟風險的關係,勞動保險與經濟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層次上,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心理的、文化的、技能的因素與經濟風險產生或避免有相當大的關係,通過對這——層次的研究,闡明個人經濟活動與經濟風險之間的內在關係。
2、研究與企業經濟活動相聯繫的經濟風險。
包括經濟風險與企業管理的關係,經濟風險與企業投資的關係,經濟風險與企業組織、經濟風險與企業破產之間的關係。
這是經濟風險學研究的工要方面。因為企業是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商品生產和流通的主要承擔者,企業的行為受到市場的直接的影響,因此,也是不確定性最多最複雜的環節:所以與企業經濟活動相聯的經濟風險的研究構成了經濟風險:車的主體。
3.研究與國民經濟運行相聯繫的經濟風險。
其內容包括經濟風險與國家的經濟職能,經濟風險與經濟計畫,經濟風險與巨觀經濟體制,經濟風險與國際傳遞等。
經濟風險學的研究轉變
經濟風險是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的。而經濟活動義是受多方因素制約的。因此,經濟風險學必須從現實的經濟生活出發,在運動中把握經濟風險,特別要注意的是人的心理對經濟風險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充分利用風險的作用,加快社會經濟的建設速度。經濟風險是與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聯繫在一起的。對經濟風險的研究,除了需要研究可以汁量的風險以外,還需要研究不可計量的風險。由於不可計量的風險在經濟運行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其它經濟因素之間的聯繫和互相制約也更為複雜,因此,在經濟風險學中,對這種風險的分析應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然而,不可計量的風險本身就意味著一種不確定性,要對它展開深入的研究,首先就要求在研究方法上有必要的轉變。
這種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從片面依賴演繹分析到充分注重實證分析的轉變。
這是因為,經濟風險學要探討的是實際經濟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各種影響,而這些影響又常常取決於諸如技術、體制、國家政策、經濟組織之間的聯繫、個人的經濟行為等多種易變因素。片面地依賴演繹分析,即從先驗的前提或確定的模式出發,是無法理解經濟風險的。
2.從單純強調靜態分析到充分注重動態分析的轉變。
這是因為,靜態分析實質上是一種均衡分析。這種分析是假定其它各種因素都不發生變動,只考察某一經濟因素變動時是如何達到均衡的。但在經濟風險學中,經濟生活中的變化和不確定性不僅不能簡單地抽象掉,而且是分析的重點。因此,對經濟風險的研究,必須充分注重動態分析。經濟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只要它對經濟運行會產生實際的影響,都可以納入分析範圍。
3. 從否定心理因素到充分注重心理分析的轉變。
這是因為,對經濟風險的研究必然會涉及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動機,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等一系列有關心理狀況的問題。因此,充分注重心理分析在經濟風險的研究中.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