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大堂
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新絳縣城的新絳中學園內,是絳州州府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唐代,為歷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張士貴在此設帳募軍,所以又名“帥正堂”。“薛仁貴從軍”等故事也源於此。張士貴(公元585—657年),字武安,河南盧氏人。善騎射,臂力過人。隋朝末年隋煬帝橫政暴斂,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地農民不斷反抗起義,張士貴憑著自己的一身好武藝,也揭竿而起,攻城拔寨,遠近聞名。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當李淵、李世民父子從太原南下,軍至絳州府招募將士時,張士貴受李淵的招納,投其麾下。李淵授帥封金印給張士貴,拜為右光祿大夫。張士貴遂在此掛起帥旗,效力於李氏征戰,此後,張士貴參與了北拒劉武周,東討戰功,後官至正三品左領軍大將軍,受封虢國公,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六月率,詔陪於唐太宗的昭陵。
薛仁貴(公元614—683年)名禮,絳州龍門(河津市)人,少貧寒,在今河津市仍保留有其住過的寒窯遺址。唐貞觀年間唐王李世民為了討伐外族入侵,曾詔命大將張士貴在絳州招募兵馬。薛仁貴即在此時從軍。其人善於騎射(箭)。在大宋時屢立奇功。
現存大堂為元代建築,大堂面闊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五鋪作單下昂斗拱,堂前原在卷棚頂抱廈三間,屋宇已全毀,只有基址猶存,覆盆式蓮花座基礎,亦可看見唐代遺風。步入大堂,立即會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為擴大堂內的面積,大堂使用了減柱法,堂內柱子,橫樑等大多為原始材料稍加砍稍而成,不拘一格,粗獷豪放。全國州衙正堂通例為五間,而絳州大堂獨為七間,全國少見,說明在當時絳州的地位極為重要。大堂周圍的建築尚存有堂西小花園、二堂、堂前牌樓基座等,三班六房等已全毀。大堂內北壁嵌有“宋真宗御製文臣七條”碑。
絳州三樓
指鐘樓、鼓樓和樂樓。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絳州大堂的東南。絳州三樓並峙,與其它地方常見鐘鼓二樓相比,國內少見。鐘樓,始建於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台基高聳,樓身四面券拱門洞,十字歇山頂。內懸萬斤鐵鐘,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縣城北關天慶觀所鑄,其重其古皆為國內之最,以木擊之,其聲隆隆。解放前,曾以之作為報時之用,每一撞擊,鐘聲宏亮,數十里之外清晰可聞。文革中,鐘樓受人為破壞,原鐘落地,鐘聲絕響。1979年夏,山西省文物局拔款予以修復,修建圍牆,鋪以台階,供人遊覽,鍾又得懸掛,鐘聲重鳴。
樂樓位於鐘樓的東北,創建年代不詳,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重修。台基高約2.5米,上下兩層皆可演戲。樓前有石板坡道,俗稱“衙坡”,坡上嵌有七星,呈北斗狀,又稱“七星坡”。坐在坡上可欣賞樂樓演戲。
鼓樓雄居衙坡頂端,創建於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1370年)明清兩代皆有重修,現存為明代遺構。台基高大,在兩面拱券門洞,洞內地面為青石鋪砌,溜光滑亮。樓身三層,自下而上,逐級收縮。底層寬五間,四周圍廊,二、三層均為三間,歇山頂,樓內梁架非常規整,登此樓可俯瞰全城風貌。
絳守居園池
它是當年僅供絳州太守和太守夫人遊玩的地方。始建於隋代開皇十六年(596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現存唯一的隋代官家園林,也是我國北方最古老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園池。園池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唐宋時期許多文人墨客:范仲淹、岑參、歐陽修、梅堯臣等都曾到此詠詩作賦,留有文墨。北宋大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有“靜境合通仙,消蔭不知暑”的佳句讚美園池。園池起初是由隋代內軍將軍臨汾縣令梁軌興建的,當時他為官一任,體察民情,看到常常有旱災困撓百姓,城池附近的井水又多為鹹水,既不能飲用,又不能澆灌莊稼,於是他便從距縣城三十里以外的“鼓堆泉”引來泉水,開鑿了十二條灌渠澆灌農田,部分從州衙後面經過,流經街市和城郊,解決了百姓的吃水問題。剩餘的水從州衙後花園西北高地流下,形成瀑布,入園後形成一個大水池,也就是今天園池中的蒼塘。園池自唐代以來屢經修復,便形成了園池現存的大體面貌:春、夏、秋、冬四景,每個景區內分別植有四季相應的迎春、夏蓮、秋菊、冬梅等花卉。有如此園林佳境,文人墨客必會不請自到,一睹仙境風光。像絳守居園池這樣可與蘇州園林相媲美的寫意山水園林,在北方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在黃土高原更屬鳳毛麟角,其價值由此可見非同尋常。從知州升堂理事處理公務的地方,到養心修身的花園必須經過這道虎豹門。虎豹門得名於門上的兩幅圖畫,左邊畫有猛虎,右邊畫有豹子。我想老虎和豹子都是百獸之王,代表著權利和威嚴吧。進入居園池迎面看到的便是“洄蓮亭”了,據史料記載;唐時的洄蓮亭,建在洄蓮池的中央,現存的洄蓮亭是明代重修後的遺構。在洄蓮亭的南北兩側各有對聯一幅。
亭南對聯是:
“快從曲徑穿來,一帶雨添楊柳色;
好把疏簾捲起,泮池風送藕花香。”
亭北對聯是:
“放明月出山,快攜酒,於石泉中把塵心一洗;
引薰風入座,好撫琴,在藕鄉里覺石骨都清。”
洄蓮亭北側的這個正方形水池叫洄蓮池,池中植有紅白荷花,五色鯉魚遊戲其間,這種引人入勝的“夏景”確實能使您塵心一洗。在洄蓮池的北邊,矗有明代知州李文潔書寫的“動與天游”碣石。“動與天游”的意思說的是:當天空晴朗時,洄蓮亭的倒影映入池中,在微風吹動時魚兒、荷花、藍天白雲隨風飄動,給人一種影在天空游的仙境。
園池的最西邊建有半亭,亭前綠草如茵,翠竹成林,亭旁臘梅斗寒,松柏參天,特別是寒冬時節,雪壓翠竹青松,給人一種“雪壓青松挺且直”的寓意,遊人至此寒意倍增,所以此處為園池的“冬景”。當年園池內的水也就是由西北角流入園內,至今還留存有入水的走向。正如我們看到的這塊石碑“一泉西北來”。
過了這座小橋,有一條高出地面兩米的甬道橫貫南北,將園池分為東西兩半,南端建有“香亭”,北端建有“嘉禾樓”,也稱“靜觀樓”,俗稱“大仙樓”。據史料記載是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知州李文潔所建,清乾隆十八年,知州張成德重修。嘉禾樓的西側的這塊石碑是明代嘉靖年間所立的《絳州嘉禾樓記事》碑。相傳,嘉禾樓是知州祈盼老百姓年年都能五穀豐登而建的。在過去的農曆二月二,這裡還有廟會。相傳,大仙在民間就是狐仙,而官員們則認為狐仙就是守印大仙。狐狸修煉成仙是邪門歪道,所以生性不安分,常製造惡作劇,讓人叫苦不迭。知州大概是為求一方平安,特將狐仙請入州衙,而且讓其居於自己後花園中最高的建築里,滿足狐仙好大喜功的心理,日日供奉,天天侍候,狐仙也就不僅不搗亂,而且還可能助知州一臂之力。至於為什麼叫守印大仙,那是因為在古代“官”與“印”是連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有官必有印,印在官就在,守住了大印,這官位也就無憂了。
依嘉禾樓向東走,這裡種植的大片小碎葉植物就是迎春花了,不用我多說,大家一定猜到了,這裡就是春景。這個六角門洞的建築叫影壁,影壁前有怪石堆起的兩座假山,曲徑通幽。在造園中採用影壁劃分空間,利用影壁的門洞使空間形成半隔半連的局面,能夠增加風景的層次與深度,形成園中曲折迴旋之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影壁門洞上所鑲的四個大字,有人說是抽象化了的大篆字型,也有人說是一種字元,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理,至今它仍是絳州十大謎之一。
北邊這座高高隆起的平台是過去用來登高賞月的地方,稱其為“望月台”。在秋季來臨之時,四周菊花竟相爭艷,官員們坐此賞月品茶,飲酒作詩,近覽著園池內的繁花異草,亭榭倒影,遠觀龍興寶塔之壯觀,絳州城錯落有致、隨勢所建的廛市,合理而又巧妙的城市布局,使園內園外渾然一體。這是古代人在造園藝術中的一種“借景”手法。
在望月台的東北角,清代時建有“宴節樓”,據《縣誌》記載:“宴節樓面寬三間,樓高二層,歇山頂,屋頂琉璃瓦裝飾。檐下有清代李壽芝題寫“遠山如黛,大河前橫”的匾額。此樓不知在何年何月因何被毀,我們沒有進一步考證,現在只能看到宴節樓的遺址了。
在宴節樓的南部高地上有塊墓碑,刻有北齊丞相鹹陽郡王斛律光之墓。據史料記載;斛律光,屬敕勒部人,是今天人們吟唱的《敕勒歌》鎮南大將軍斛律金之子。他英勇善戰,屢建奇功。長期與北周作戰,被譽為“北齊良將”。斛律光生前曾說過絳州是一塊風水寶地,死後要葬於此處,他的部下根據其遺願將他葬在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他怎么會葬在州府的花園之內呢?”這個答案也就是此園池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
據說當年斛律光的墓為懸葬。棺木為大紅色,蓋上放著生前隨身佩戴的寶劍一把,棺由兩根鐵鏈懸吊。在民國十七年出版的《新絳縣誌》中,斛律光墓尚無破損的記載。據我縣八十歲以上的幾位老人回憶,此墓於三十年代開始被毀,並且失盜。懸棺及寶劍等隨葬品流落何處,至今仍是個謎。絳州歷史上從來都是以土葬為主,信奉“入土為安”,而懸葬則僅此一例。
這個大水池,是通過自然形成,不加任何修整的一種蓄水池,我們稱它為“蒼塘”。塘中自然形成兩個小島,島上各建一亭,西為“孤島亭”,東為“拙亭”。“拙”是笨拙的意思,亭上有幅對聯是這樣寫的:“笑這小茅亭有幾斗俗塵氣,湊些好木石在一泓秋水間”。可見當年造園者追求的是那種返璞歸真的意境。在“孤島亭”的南邊建有“堂廡”小廟,廟內供奉著園池的創始人梁軌。
提起梁公引水之事,在鄉間流傳有不少軼事佳話。他興水利,濟黎民,引餘波貫牙城、興建園池。民間百姓深思不解,怨聲載道,誤視梁軌徭役加重為贓官、貪官。在梁軌離任時,不願目睹百姓奚落的場面,而在夜晚悄悄離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梁軌渠”灌阡陌,潤大地,營造五穀豐登,養育了古水兩岸的世代生靈。二百年後,百姓深感梁公恩澤大地,惠功及民之深,於是在古水源頭渠尾大建“梁軌祠”,祭祀梁軌,這個歷史的誤會,讓人啼笑皆非,但有一條真理:“有功於民則祀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的功績將會永載史冊,流芳百世。
絳州州衙,對研究衙署文化、園林文化、城市布局具有珍貴的歷史、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