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葉片病斑近圓形,邊緣分界不明晰,黑褐色,具輪紋。後期病斑常擴展成不規則形。葉柄、莖蔓病斑黃褐色,橢圓或近圓形,稍凹陷。果實病斑初呈水漬狀,圓形或不定形,凹陷。濕度大時,各病部可溢出近粉紅色粘液,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子葉上病斑半橢圓形,多發生於子葉邊緣,淡褐色,微具輪紋,上生小黑點(載孢體);幼苗靠地面的莖基部變黑褐色,細縮折倒;葉上病斑圓形,直徑2~7mm.紅褐色,周圍常有黃色暈圈;主蔓和葉柄上病斑橢圓形;褐色,稍凹陷,包圍主蔓植株枯死;果實上病斑圓形,初呈淡綠色,後變黑褐色,稍凹陷,上生小黑點,天氣潮濕時密生橙紅色點狀黏質物。菌落不規則形,。
病原特徵
瓜類炭疽菌,氣生菌絲繁茂,灰白色,背面暗褐色,生大量菌核。載孢體盤狀,初埋生後突破表皮,初呈紅褐色,後變黑褐色,頂端不規貝仆開裂。剛毛散生,暗褐色,頂端色淡,較尖,基部膨大,正直或微彎,1~4個隔膜,42~102μm×4~6μm;分生孢子梗倒鑽形,無色:無隔膜,12~24μm×3~5μm。分生孢子圓柱形、長卵形,兩端鈍圓,無色,單胞,正直,12~21μm×4~6μm,內含顆粒狀物。附著胞長棒形,稍不規則形,褐色,9~lOμm×5~6μm。
發病條件
10~30℃均可發病,24℃時發病重。相對濕度87~98%易發病,以相對濕度95%以上發病最重,相對濕度低於54%則不發病。
防治
農業防治:(1)可根據適應性選擇使用不帶菌的抗病品種種籽。(2)50~51℃的溫水浸種15~20分鐘,以殺滅種子上可能攜帶的病菌。(3)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加強水的排、灌管理;大棚加強通風排濕,減少葉面結露和吐水;田間農事操作在露水乾後進行。(4)實行高畦、覆膜栽培,並與非瓜類作物進行輪作到少3年以上。(5)施足基肥,並增施磷鉀肥。
物理防治:(1)及時清除田間的病株殘體。(2)專池堆放處理病株殘體或作物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