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力學(上冊)[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結構力學(上冊)[201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由陳建偉、武春廷、車文鵬等編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為《結構力學》(上冊),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受力分析、靜定結構的計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等。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水力及力學等專業結構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考研、本科自考、卓越工程師計畫培養和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圖書簡介

本書適用於普通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多學時結構力學課程,是依據教育部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20餘年的《結構力學》(上、下冊)教學講義,同時融入國內外相關教材中的優質資源改編而成。具有注重基礎知識的邏輯過渡、聯繫實際工程套用、培養創新和工程能力等特點。根據結構力學多課時的教學安排,將全部內容編寫成《結構力學》上、下冊,各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遴選。

本書為《結構力學》(上冊),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受力分析、靜定結構的計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等。與本書配套的可供教師使用的課後習題詳細解答和電子教案,可與編者或固體力學教學微信平台聯繫獲得。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水力及力學等專業結構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考研、本科自考、卓越工程師計畫培養和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並結合編者20餘年的《結構力學》(上、下冊,共120學時)教學講義改編而成,同時融入了最新的結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成果。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水力及力學等專業結構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考研、本科自考、卓越工程師計畫培養和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結構力學》(上冊)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的內力分析與計算、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教學時數為64學時左右。與本書配套的課後習題詳細解答和電子教案可供教師使用,如有需求,可以和編者聯繫獲得。

為突出理工類普通高等院校套用型人才的培養,本書側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套用,加強問題提出、模型建立、解題方法的邏輯銜接,並重視學生接受與掌握知識的規律,由淺逐深,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書在知識點的講解和闡述上,力求通俗易懂、由淺入深、注重邏輯、循序漸進,儘量清晰解釋、透徹分析知識點,相信這也將是本書的重要特色,是編者努力實現的目標。

本書由華北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陳建偉、武春廷主編,各章分工如下:陳建偉編寫了第1、2、8、9章,武春廷編寫了第3章,車文鵬編寫了第4~6章,馬麗慧編寫了第7章,洪學娣對書中附圖、文字校對做了大量工作,全書由陳建偉統稿並定稿。

本書承蒙華北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王興國教授、楊梅教授審閱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限於編者水平,書中不妥甚至錯誤之處,熱忱歡迎使用本書的教師及讀者予以批評指正,請將您發現的問題、改進建議及時反饋給我們。

本書編寫過程中借鑑和參考了大量相關書籍和學術期刊文獻,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編者

2016年3月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結構力學發展簡史

1.1.1結構力學的萌芽與獨立

1.1.2結構力學的發展與飛躍

1.1.3結構力學與結構工程

1.2結構與結構的分類

1.2.1結構

1.2.2桿件結構的分類

1.3荷載與荷載的分類

1.4結構力學的基本任務

1.5結構的計算簡圖與實例

1.6結構力學的學習方法

第2章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2.1幾何不變體系與幾何可變體系

2.2幾何組成分析的幾個概念

2.2.1自由度

2.2.2約束

2.2.3單鉸與鏈桿的約束關係

2.2.4必要約束與多餘約束

2.3體系自由度的計算公式

2.4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則

2.4.1二元體規則

2.4.2兩剛片規則

2.4.3三剛片規則

2.5瞬變體系的概念

2.6體系的幾何組成與靜定性的關係

2.6.1幾何可變體系

2.6.2無多餘約束的幾何不變體系(靜定結構)

2.6.3具有多餘聯繫的幾何不變體系

2.7本章小結

2.8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靜定梁的受力分析計算

3.1概述

3.2單跨靜定梁的受力分析

3.2.1梁的組成和受力性能

3.2.2截面上內力符號的規定

3.2.3彎矩、剪力、荷載集度之間的微分關係

3.2.4繪製單跨靜定梁內力圖的一般步驟

3.2.5幾種典型的彎矩圖和剪力圖(截面法)

3.3靜定單跨梁內力計算——疊加法

3.4多跨靜定梁的內力計算

3.4.1對於多跨連續梁層次圖的分析

3.4.2多跨靜定梁的內力圖

3.5簡支斜梁的內力計算

3.6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靜定剛架的受力分析與計算

4.1概述

4.2剛架的特徵與分類

4.2.1剛架的特徵及其套用

4.2.2剛架的分類

4.3靜定剛架支座反力及桿端截面內力的計算

4.3.1支座反力的求解

4.3.2靜定剛架截面內力的求解

4.4靜定剛架的受力分析步驟

4.5靜定剛架的受力分析舉例

4.6三鉸剛架的內力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三鉸拱的受力分析與計算

5.1概述

5.2三鉸拱的組成與分類

5.2.1拱與曲梁的區別

5.2.2拱的分類及各部位名稱

5.3三鉸拱的計算

5.4三鉸拱的合理拱軸

5.5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靜定桁架的受力分析與計算

6.1概述

6.2靜定桁架的組成與特點

6.2.1桁架的組成與基本假設

6.2.2桁架的特點

6.3靜定桁架的分類

6.4靜定桁架的內力計算

6.4.1結點法

6.4.2截面法

6.4.3綜合法

6.5靜定組合結構的內力計算

6.6靜定結構小結

6.7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虛功原理和結構的位移計算

7.1概述

7.2虛功原理

7.2.1功、實功和虛功

7.2.2變形桿件體系的虛功原理

7.2.3虛功原理的兩種套用形式

7.3平面桿件結構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單位荷載法

7.4靜定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7.5圖乘法

7.6靜定結構由於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引起的位移

7.6.1由於溫度改變引起的位移

7.6.2由於支座移動引起的位移

7.7線性變形體系的幾個互等定理

7.7.1功的互等定理(虛功互等定理)

7.7.2位移互等定理

7.7.3反力互等定理

7.7.4反力與位移互等定理

7.8本章小結

7.8.1變形體的虛功原理

7.8.2單位荷載法

7.8.3圖乘法計算結構的位移

7.8.4互等定理

7.9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

8.1超靜定結構的概念和超靜定次數的確定

8.1.1超靜定結構的概念

8.1.2超靜定次數的確定

8.2力法原理和力法方程

8.2.1力法原理

8.2.2力法方程

8.3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梁和剛架

8.3.1超靜定梁的計算

8.3.2靜定剛架的計算

8.4用力法計算超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

8.4.1桁架的計算

8.4.2組合結構的計算

8.4.3排架的計算

8.5對稱性的利用

8.5.1對稱結構的概念

8.5.2利用對稱性可以簡化計算

8.6兩鉸拱的計算

8.6.1兩鉸拱的計算

8.6.2帶拉桿的兩鉸拱的計算

8.7溫度改變、支座移動和有製造誤差時超靜定結構的計算

8.7.1溫度改變時超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8.7.2支座移動時超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8.7.3有製造誤差時超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8.8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和最後內力圖的校核

8.8.1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8.8.2單獨受溫度改變影響時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8.8.3單獨有支座移動時引起的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8.9超靜定結構最後內力圖的校核

8.10本章小結

8.11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用位移法計算超靜定梁和剛架

9.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9.2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9.2.1兩端固定梁一端發生轉動的情況

9.2.2固定梁兩端發生相對線位移的受力情況

9.2.3一端固定另一端鉸支梁的固定端發生轉動的情況

9.2.4一端固定另一端鉸支梁的兩端發生相對線位移的情況

9.2.5一端固定另一端為定向支座梁固定端發生轉動的情況

9.2.6總結以上各種支承形式的梁

9.3基本未知量的確定

9.3.1基本未知量

9.3.2如何確定基本未知量

9.4位移法一般方程的建立

9.5位移法套用舉例

9.6建立位移法方程的另一種做法——由原結構取隔離體

直接建立平衡方程

9.7對稱性的利用

9.8本章小結

9.9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用漸進法計算超靜定梁和剛架

10.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0.1.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運算

10.1.2力矩分配法的幾個基本概念

10.2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結點線位移剛架

10.3本章知識結構圖

思考題

習題

部分課後思考題及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