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山

介紹

位於廣東揭陽市區南郊,亦名鳥木山或筆架山,風景秀麗,古蹟繁多,早在宋代,就被許多名人視為風水寶地被列為揭陽古八景之“紫陌春晴”。
紫陌山距榕城南面近6公里,與仙橋山隔河相對,山高50米。昔時山上遍植桃李,山坡有僧寺、書軒。每當春晴,山明水秀,桃李吐艷,景色迷人。傳明嘉靖御史鄭一初曾在此讀書及聚徒講學。清康熙二十三年文人鄭濂曾作《紫陌春晴》詩:"春郊晴望日遲遲,立馬褰帷問俗宜,初綠小橋楊葉短,新紅古院杏花垂,幾村雞犬疏籬隔,十畝原田薄霧滋,處處枝頭啼布穀,但教深耨起瘡痍。"庠生卓伯先也作有"獨乘煙艇過前溪,一片春陂路不迷,芳草未銷辭客夢,乳鶯初傍酒人啼"的吟詠。

基本內容

紫陌山因為在古縣城的南面,因而它實際也成了縣衙的案山。古人崇尚地理,縣衙的案山既然是一座“筆架”,加之“黃岐北峙,紫陌南矗,雙溪環帶邑治,攸域惟下,流之尚夷”,因而“形家謂宜增建浮圖,以壯一方之勝”,不然的話“恐元氣之不續”。 也就是說,縣衙既有“筆架”,必然要有“筆”與之相配套方能增其形勝,鎮聚靈氣。明天啟七年(1627),知縣馮元飆與邑賢郭之奇、黃奇遇等倡議在漁湖龜山之上興建涵元塔。崇禎十三年(1640),建成之後的涵元塔有如“筆題閶闔千牛斗”,“儼如椽筆卓城東”,揭陽也因之真正既有“筆”又有“架”,“筆”“架”相輝,揭邑隨之人文鼎盛,英才輩出。首先在涵元塔倡建的次年即崇禎元年(1628),揭陽的郭之奇、黃奇遇、宋兆倫、辜朝薦(雖為海陽人,但在揭陽投考)便同榜考中進士,被譽為“戊辰四俊”,隨後又有許國佐、羅萬傑分別於崇禎四年和七年考取進士;建塔之後,揭陽更湧現了林德庸、鄭大進、楊鍾岳、許登庸、林德欽、陳詩正等一大批文才武將,他們或狀元,或進士,或舉人。黃奇遇在《涵元塔記》中稱:“金輪著地,玉柱擎天,千秋萬撰,揭嶺鍾祥,風俗人文,以淳以昌……”
紫陌山對於古揭陽縣城的地理位置既然有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它自古以來便被列為揭陽的名山之一便不足為奇了。除此之外,紫陌山的美名還因為山上曾建有明代監察御史鄭一初讀書治學的書舍“紫坡台”而更加遠揚。
鄭一初(1476—1513)字朝朔,號紫坡,仙橋籃兜村人,官至監察御史。明宏治十八年(1505),鄭一初考中進士,先任廣西南寧知府,後因不願與當時的閹黨同流合污而辭官歸梓。明正德二年(1507),鄭一初在紫陌山修築書室,以其號取名“紫坡台”並自撰一聯:“萬卷講皇王帝霸,格天事業屬儒生;四時詠雪月風花,樂地情懷歸隱士。”(聯見《揭陽縣誌》)。歸隱之後,鄭一初便在此處潛心治學課徒。鄭一初這種不畏權貴,不阿諛逢迎的品格為世人所推崇和景仰,此後世人言紫陌山必知紫坡台,言紫坡台必知有紫陌山。
繼鄭一初之後,他的次子鄭大侖(1500—1553)於嘉靖元年(1522)考中舉人,後在家繼續父志於紫陌山課徒授業。在主持紫坡台的十一年間,鄭大侖為揭邑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嘉靖七年(1528)考中舉人,後官至陝西隴州府知府的仙橋山前村人陳宗虞、嘉靖十一年高中狀元的林大欽、嘉靖十四年考中進士的鄭一統(鄭大侖族叔)等人都是他的學生。
古語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由於紫陌山的靈氣和紫坡台的名氣,因而揭陽這座象徵文脈文氣的筆架山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鄭一統有《題紫服山》詩詠之:“紫服山懸數仞高,河橫玉帶水淘淘;昔時驄馬經過後,今看猶驚御史袍”。
今天,紫坡台雖早已湮沒,但在紫陌山的南面,一座以“紫陌之陽”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