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紫貂長白山亞種
【中文別名】長白山紫貂
【拉丁學名】 Martes zibellina hamgyenensis
【命名者及時間】Kishida, 1927
【同義學名】 Martes zibelina zibellina hamgyenensis,Martes zibellina hangiengensis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鼬科,貂屬,紫貂
形態特徵
紫貂長白山亞種是紫貂的亞種之一,體長在40厘米左右,體重約650克,嗅覺、聽覺靈敏。犬齒較發達,裂齒較小;上臼齒橫列,內葉較外葉寬;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體毛柔軟,多無斑紋。前後足均5指(趾);蹠行性或半蹠行性;爪鋒利,不可伸縮,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四肢短健,後肢比前肢稍長,前後肢均具五趾,還具有肉墊,彎曲的利爪有半伸縮性,非常適於爬樹。紫貂的身軀細長、苗條,臉和鼻部較尖,吻端圓鈍,鼻唇部中央有明顯的縱溝,還有20餘根頗具彈性的發達觸鬚。眼睛大而有神,耳殼大且直立,略呈三角形,尾巴粗大而尾毛蓬鬆,約占體長的30~40%。全身為棕黑色或褐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亞寒帶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適應於氣候寒冷、食物豐富的林區生活。紫貂是森林中的小猛獸,多在陸地上生活,但也善於爬樹,能在高大的喬木樹上跳躍自如,行動敏捷靈巧,活動於密林深處。築巢於石縫、樹洞及樹根下;通常營定居生活,但因食物的豐度和氣候變化而常遊蕩遷移,亦常住簡單的臨時休息的巢穴。紫貂的食物以小型鳥獸為主,亦採食昆蟲及松籽、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韓國和中國的敦化、蛟河、安圖、撫松、靖宇、臨江、吉林和黑龍江五常。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發情交配期是6~8月。雌貂妊娠期約229~276天,受精卵有滯育期,至翌年2~3月間才能著床發育。每胎產2~4仔,但1~3仔居多。3~6歲的雌貂產仔率最高,7~10歲的雌貂仍有產仔能力。雄性約3歲半性成熟,雌貂要早些。壽命為16~18年。
人工繁殖
1957年吉林特產研究所開始進行籠養紫貂繁殖試驗,先後多次共引進野生紫貂250餘只,主要是來自長白山區的長白山紫貂,於1965年獲得籠養繁殖的後代;80年代又連續獲得了阿爾泰紫貂和長白山紫貂的雜種後代(佟煜人等,1981)。現吉林特產研究所的籠養紫貂繁殖群已達500多隻。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歷史文化
“關東山,三宗寶:人參、貂皮、鹿茸角。”這裡所說的第二寶,就是紫貂,又叫黑貂、赤貂,長白山區的人也叫它“大葉子”,因為它有一身珍貴無比的皮毛。貂皮一向被人們視為珍寶而名傳古今。貂皮毛絨豐厚、柔滑緻密、皮板優良、色澤光潤,特別是它那黑褐色中掩藏著均勻的白色針毛,也就是皮革製品行家所說的:“墨里藏針”,因此自古便得到了“遇風更暖,著雪即消,入水不濡”的美譽,被稱為“毛革中之奇品”。
紫貂,是東北特產之一。遠在二三千年以前的周秦時期,居住在東北地區的民族,就已經獵捕紫貂而為裘衣,並且逐漸將貂皮輸入中原。據《漢書》、《晉書》、《三國志》、《遼史》等史書記載,烏桓朝賀東漢朝廷,便奉獻大宗貂皮;遼東太守一次送給孫權貂皮千枚;渤海國以貂皮貢唐,並且作為禮品由使臣帶給日本;遼國開泰七年,鐵驪等五國部歲貢貂皮六萬五千。滿族建立清政權以後,明令向獵戶徵收紫貂皮供御用。據《吉林外記》載,一次歲貢貂皮就達二千六百張。“冬時供御用裘冠,朝廷王公大臣也服之,以昭章樂”。清廷還規定貂裘等以作常服,三品以上大臣及京堂翰詹官,皆得用之。另據《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曾親自到吉林市及永吉縣一帶,“以圍獵貂皮、刨挖人參”。後來清朝廷又在永吉縣烏拉街設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專司向皇帝貢交貂皮、東珠、松子等特產。當時,東北地區特別是長白山區森林中的紫貂數量最多。《吉林通志》等史料記載:“烏拉諸山中多有之,索倫人以捕貂為恆業,歲有貢額”;“白山左近森林蔭翳,產貂尤佳。產於松杉之林者帶黑色,品格最貴。”《安圖縣誌》亦稱:“貂產于山林,捷行如飛,惟不易捕獵,恆不十一,極為珍貴。”
貂皮,在長白山區還有火龍衫的一說呢。很早以前,老白山裡有個大財主,人送外號“土皇帝”。他家專門養了一批獵手,上山獵些珍禽奇獸,供給“土皇帝”當酒肴。有一年冬里,“土皇帝”家裡的小半拉子劉二剛放走了一隻正要被“土皇帝”宰殺的紫貂,“土皇帝”氣得讓手下人把二剛痛打了一頓,把他身上的破棉襖頭也扒了下來,攆他到山上去打燒柴,想把二剛凍死在山裡。二剛一邊哭一邊往山上爬。西北風颳著冒煙大雪,越走越冷,不一會兒凍得手腳都麻木了,眼前一黑,一個跟頭栽進雪窩裡。這功夫,從林子裡跑出了一個黑小子,來到二剛身旁,也沒吱聲便脫下一件黑褐色的布衫,給二剛披在身上。二剛覺得全身立時暖乎乎的,手腳也靈活了,只好動手砍柴火,等二剛打好了柴火,準備下山的時候,那個黑小子又來了。笑呵呵地對二剛說:“小兄弟,把布衫還給我吧,省得你穿回去惹麻煩。”二剛把衣裳還給他,挑起柴火回到了財主家。一連六七天都是這樣。“土皇帝”心裡可犯了疑:這數九寒天,自己穿著大皮襖,圍著火盆還冷,這窮小子就凍不死?他派了一個打手,讓他暗地裡盯住二剛,看有什麼道道,第二天二剛照常上山,那個打手便偷偷摸摸地在後面跟著。只見二剛一邊走,一邊凍得直打哆嗦,忽然從山坡的林子邊鑽出個黑小子給他披上了一件黑褐色的布衫,二剛便立刻不哆嗦了。打手急忙跑回去,添枝加葉地告訴了“土皇帝”。“土皇帝”一琢磨,心裡有了八九不離十,親自帶領打手去找二剛,來到山坡上一瞧,果然,一片雪花也不沾二剛的邊兒,離著老遠便化了,他身上那件黑褐色的布衫,還閃閃放光,“土皇帝”心裡樂開了花,心裡一勁打鼓:二剛身上穿的是紫貂精的皮——火龍衫呀,是件有錢買不到的寶物。他連問也沒問,硬將黑褐色的布衫從二剛身上扒下來,搶到自己手裡。二剛拚命地掙扎,大聲叫喊著:“那衣裳是我黑哥哥的……”正在這節骨眼兒上,突然,封凍的河面上出現了一個黑褐色的小動物,毛色油光放亮,尖耳朵,長尾巴,“土皇帝”眼尖,發瘋似地嚎叫道:“那是放跑了的紫貂啊,快,快給我抓住它……”打手們攆到了河心,只聽呼隆一聲巨響,打手們掉進了水裡。紫貂靈巧地躥上河岸,跑到二剛近前,就地一滾的變成了黑小子。黑小子從身旁的柞樹枝上撅了一個枝兒,對著“土皇帝”扇了兩扇,“土皇帝”身上那件黑褐色的布衫立刻著了火,不一會兒便把“土皇帝”燒成了灰,而那件黑褐色的布衫卻一點也沒燒壞。
紫貂習性畏人,見人走近則惶然逃逸。因此,古時獵人捕捉紫貂,是頗費一番心計的。因為獵貂不能損壞皮毛,只能活捉,所以甚費時日。長白山老一輩的獵人,都有一套獵紫貂的經驗。捕貂一般要在秋冬,清雪鋪地或薄雪初降的時候,他們採取下套子、在冬天雪地上沿紫貂的腳印追擊、在紫貂洞穴的出口點火煙燻等多種辦法捕貂。但是,由於紫貂的機智聰慧,獵人很難一下子捕獲。儘管如此,那時還是有許多人想著法兒捕殺紫貂,更由於大量貂皮成為貢品,以至長白山區紫貂數量越來越少。
如今,為了保護紫貂這久負盛名、歷時千年而蜚聲不減的動物,我國已將它列為第一類珍貴保護動物,嚴禁捕獵,同時,又開展了紫貂的人工馴養、籠養繁殖並獲成功,現長白山區又真正成了“紫貂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