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範圍
社區位於西枝江江西南側,社區範圍東至南壇西路、西至南門路,東北至惠沙堤路,轄區面積0.37平方公里。
紫西嶺歷史
唐庚,字子西,四川眉山人,是蘇軾的同鄉。他也是當時頗有名氣的詩人,宋大觀四年(1110年)被貶惠州,比蘇軾只遲了10來年。但他在惠州一住5年,又比蘇軾在惠的時間長了將近一半。惠州現在的地名子西嶺(又作紫西嶺,在南門原銀華賓館附近)就是因為他而得名的。
“小蘇軾”唐庚謫惠居住地
紫西嶺是一個不復存在的山丘,但地名卻保留下來。紫西嶺位於惠城區橋西街道紫西嶺社區,位於西枝江西南側,大約東至南壇西路、西至南門路,東北至惠沙堤路,附近還有紫西嶺以及一巷二巷,樓房密布,街道曲折,山丘難覓。
紫西嶺與飛鵝嶺相對望,同在南湖之畔,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山丘,它的來歷,來自宋代蘇東坡之後又一名著名寓惠詩人唐庚。唐庚字子西,紫西嶺原作子西嶺。
謫居惠州作詩歌雜文三百餘篇
民國《惠州西湖志》道明了子西嶺的來歷,“在沙子埗,古鵝城東麓。宋李氏山園,唐庚謫惠居此。庚字子西,故名。故有寄傲廬、易庵,嶺據南湖之勝,臨龍塘。”
宋代,子西嶺為李氏山園。乾隆《歸善縣誌》稱,“李氏山園,在郡城南龍塘,宋瓊州安撫使李思純之別墅,高下數十畝,草木華實,無所不有。臨江有閣曰潛珍。”
相關史料記載,蘇東坡與潛珍閣主交誼甚篤,該閣除以東坡手抄《金剛經》為鎮閣之寶外,尚存有不少東坡真跡,其中最出名的是《惠州李氏潛珍閣銘》。
“一州兩遷客,無地頓奇才。方送端明去,還迎博士來。”這首詩是南宋詩人劉克莊來惠州游西湖時,憑弔唐子西故居而寫的。端明指的是蘇東坡,博士則指的是唐子西。蘇軾為北宋文壇領袖,帝王之師,其對惠州文化影響之巨大和深刻自不待言。唐庚進士及第,官宗子博士,詩名早著于海內,文採風流與蘇軾相仿佛,時稱“小蘇軾”。
山明水秀的惠州,“此邦宜住玉堂仙。”蘇東坡與唐子西,均成為當時還是嶺外荒僻之地惠州的“遷客”,唐子西之來距離蘇東坡之去,前後僅僅13年,不能不說是一件巧合難逢的盛事。
北宋大觀四年(1110),唐子西被貶惠州,在城南沙子步李氏山園築廬而居。謫居惠州近五年期間,所作詩歌雜文三百餘篇。
《惠州文化教育源流》一書稱,在惠期間,唐子西寫風景如“水裁偏岸直,雲截亂山平”,“山轉秋光曲,川長暝色橫”;寫市況如“道路魚鹽去,樵蘇竹木還”,“茶隨東客到,藥附廣船歸”;寫人情如“蟹黃嗔止酒,雞白勸加餐”,“西鄰蕉向熟,時至一梳黃”;寫風物如 “筍蕨春生箸,魚蝦海入盤”,“竹根收白疊,樹杪得黃封”;寫節俗如“殘梅詩興晚,細草夢魂春。挑菜年年俗,飄蓬處處身”等等,皆雋永有味,像一幅工筆彩繪的長捲圖畫,形象細微地展示了北宋年間惠州古城的風土民情。
唐子西謫惠居住地改名子西嶺
北宋政和五年(1115),唐子西遇赦北歸,後人將其在惠州居住地改名子西嶺,他還曾被惠州人建祠祭祀。
入明後,被立祠祭祀的惠州本土先賢日漸增加,惠州官修和民建祭祀的先賢的祠堂,多達數十個。清韋之璚《遊子西嶺》詩:“登高四望繞沙洲,萬井參差煙火稠。白鶴峰迴雲樹古,橫塘水帶竹林幽。巢空烏鵲斜陽淡,翠聳樓台粉堞浮。憑弔坡公誰與友,佳名今得子西留。”
到了現當代,祠堂幾乎坍塌殆盡,唐子西的也不例外。而“子西嶺”這個地名,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還被使用,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卻變成了“紫西嶺”。
對此,惠城方誌辦工作人員曾分析,1986年1月國務院出台《地名管理條例》:一般不以人名做地名。當年8月,惠州開展了為新街道命名的活動,子西為人名,不能採用為地名,這很有可能與紫西嶺最後的定名有關係 。
紫西嶺重要街道
紫西嶺一巷:原本兩頭相通的,現在已經建有樓房。
紫西嶺二巷:建在紫西嶺的頂部,是條斜坡路。
紫西嶺三巷:寬度和長度是四巷最大、最長,也是人口最多。
紫西嶺四巷:四條巷中保存古建築最多。
紫西嶺商業街:紫西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街,現在已民營店鋪為主。
紫西嶺東路:西北接龍船街、東南接南壇北路。
龍船街
龍船橫街:原本聯通紫西嶺一巷,現在已建成樓房。
紫西嶺重要設施
惠州市水電局
紫西嶺社區居委會
東坡幼稚園(原惠州市商業幼稚園)
紫西嶺社區中心
南方日報記者站
惠州市機關幼稚園
南壇八達樓(惠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是惠州地區唯一的市級政府人才市場。
惠陽地區商業局(惠州經濟貿易局前身)
旗下八大公司
1.惠陽地區石油公司(惠州市石油公司)
2.惠陽地區食品公司(惠州市食品集團公司)
3.惠陽地區飲食公司
4.服務大廈(又稱七層樓,後來先後改作惠州銀華實業總公司旗下的銀華賓館、女人世界)
5.糖菸酒專屬公司
6.惠陽地區冷凍廠
7.惠陽地區五金公司
8.惠陽地區紡織公司
其餘
惠陽地區信託公司原子商場(前身是原子書店、後來改為批發站)
李氏潛珍閣
簡介
李氏潛珍閣位於李氏山園。地址位於今紫西嶺-龍船街附近。
東坡與惠州李氏潛珍閣
讀九月八兄《蘇軾寓惠所書的半部〈金剛經〉》, 言東坡謫惠州,從十六節起續書《金剛經》後半部,置於惠州李氐潛珍閣。東坡與潛珍閣主李光道交誼甚篤,該閣除以東坡手抄《金剛經》為鎮閣之寶外,尚存有不少東坡真跡,其中最出名的是《惠州李氏潛珍閣銘》,今翻出舊文一篇帖上,為九月八兄助興。
在蘇軾寓惠詩文中,有一篇《惠州 李氏潛珍閣銘》。此銘所說的潛珍閣, 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九十九《廣南東路·惠州·古蹟》載:“李氏潛珍閣, 郡人進士李光道所建。李光道,歸善人,世居惠州府城萬石坊。其父李思純, 宋皇?五年(1053)三禮出身,歷官朝奉郎知封州、瓊州安撫使,有遺愛於民,卒後祀鄉賢, 《惠府志》有傳。光道仕履失考,東坡在銘中稱道他“無心於求世”、“淵潛以自珍”;他在黨 禍人所共畏避之惟恐不及的時候,敢於與“元祐罪人”蘇軾結交往來;蘇軾再貶海南,他又 親自遠送。從這種種事實來看,大約可知他在當時雖有功名在身,卻已歸隱故里,是位輕名 利、重情義的抱道君子。他最終能藉東坡的不朽詩文而名傳千古,實非偶然。?
王象之《輿地紀勝》同時指出:潛珍閣建“在郡之南面龍塘”。乾隆《 歸善縣誌》指述更詳:“李氏山園,在郡城南龍塘,宋瓊州安撫使李思純之別墅,高下 數十畝,草木華實,無所不有。臨江有閣曰潛珍”,這與東坡說建閣之處“蔚鵝城之南麓, 擢仙李雲芳根”正相吻合。“龍塘”甚廣,今之龍船塘街一帶即為其中一部分。而“李氏山園”恰好就在附近,後因宋代大詩人唐(庚)子西貶謫惠州時曾於園內借居多年,而 被惠人改名為子西嶺被誤傳下成為紫西嶺。顯然,李氏潛珍閣之故址,當於子西嶺、龍船街附近之臨江(西枝江)處;指其為下埔濱江公園到紫西嶺靠近水門橋頭一側。
東坡於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貶至惠州, 住了將近三年,期間他遍游鵝城山水,廣交惠州朋友,李氏山園和龍塘碧水即常為其杖履所 及,並因此而結識了它的主人李光道。據宋·洪邁《夷堅志》介紹:東坡在惠州,曾鄭重手 書《金剛經》置存於李氏潛珍閣中,閣主視其為鎮閣之寶,輕易未肯示人。此外,閣中尚存 有東坡手跡多種,至使後人有“燁然之光唯在惠州李氏”之嘆(見元·王惲《秋澗先生文集 》),蘇李二人交誼之深於斯可見。紹聖四年四月,東坡再貶海南,離惠時光道隨護百里,殷殷送行,別時東坡應光道之請,作《惠州李氏 潛珍閣銘》,中謂“逝將去而返顧,托江流以投文”;又謂“逮公子之東歸,寓此懷於一樽 ”,蓋記其事。三年後,東坡遇赦北歸,途中又重書此銘並記述作銘因由,可見東坡對潛珍閣和閣主人的那一段深摯情誼,是極之珍重的。?
東坡作銘對潛珍閣的影響
?東坡為曠代奇才,萬世宗仰,他為李氏潛珍閣作銘,遂使此閣名播天下,流傳千 古。特別是他晚年親書之《潛珍閣銘帖》。據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描述:字“大如當 五錢,有顏、徐兩家法”,世人寶之。當時,惠人將其“真跡入石”,碑立閣中,遂成“龍 潭絕勝”。閣廢碑失後,竟仍有人“求訪百至”,低徊慨慕(詳見元·王惲《題潛珍閣銘後 》),亦可見其影響之深遠。所謂“龍潭”,即“龍塘”,亦即今之濱江公園一側。日後 園中若能重建此閣,重書此銘,重立此碑,而其將重為惠州文化勝跡,提高公園檔次,促進 旅遊發展,則是應可想見的事情。?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
襲九淵之神龍,沕淵潛以自珍。雖無心於求世,亦擇勝而棲神。蔚鵝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因石阜以庭宇,跨飲江之鰲黿。岌飛檐與鐵柱。插清江之?amp;#91;淪。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耿月魄以終夜,湛天容之方春。信蒼蒼之非色,極深遠而自然。疑貝闕與珠宮,有玉函之老人。予南征其萬里,友魚蝦與蛭螾。逝將去而反顧,托江流以投文。悼此江之獨西,嘆妙意之不陳。逮公子之東歸,寓此懷於一樽。雖神龍之或殺,終不殺之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