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紫蠟蘑
拉丁學名:Laccaria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Murr.
中文別名:假花臉蘑、紫皮條菌、紫晶蠟蘑
同物異名:Clitocybe amethystea Bull. ex Gray
分類地位:傘菌目、白蘑科、蠟蘑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小, 紫色。蓋直徑2-5cm,初扁球形,後漸平展,中央下凹成臍狀,藍紫色或藕粉色,濕潤時似蠟質,色深,乾燥時灰白色帶紫色,邊緣波狀或瓣狀並有粗條紋。菌肉同菌蓋色,薄。菌褶藍紫色,直生或近彎生,寬,稀疏,不等長。菌柄長3-8cm,粗0.2-0.8cm,有絨毛,纖維質,實心,下部常彎曲。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圓球形,密布小刺,8.7-13.8μm。
生態習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有時近叢生。
分布地區:廣西、四川、西藏、山西、甘肅、陝西、河南、雲南等。
經濟用途:此種可食,但菌肉薄,近革質,故稱“紫皮條菌”。採食時要注意同有毒的淡紫絲蓋傘相區別。後者菌褶老後灰褐色,菌蓋具絲光纖毛及條紋,幼時具絲幕,孢子印銹色。據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為60%。此種又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與紅松、雲杉、冷杉形成菌根。
分布範圍
紫蠟蘑為歐洲、亞洲、中南美洲及北美洲等溫帶地區的常見物種,在許多種的落葉植物及裸子植物林中散播生長,並通常與這些林木構成菌根,如殼斗科植物。紫蠟蘑的生長期通常為夏季晚期至早冬。在中南美洲,紫蠟蘑則常與櫟屬植物共同生長。研究顯示紫蠟蘑是種氨真菌(ammonia fungus),意指其為一種在土壤中加入氨水或其他含氮物質後能加速成長的真菌。同屬的雙色蠟蘑(Laccaria bicolor)也屬於氨真菌。
真菌文化
Coil樂團的歌曲,“Amethyst Deceivers”的歌名即來源於紫蠟蘑的別稱。
物種區別
北美洲有許多紫色的蕈類都曾被認為是紫蠟蘑,直到1984年Gregory M. Mueller才將它們描述為許多不同物種。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
即是其中之一。在地理分布上,其分布於北美洲西部(紫蠟蘑則沒有分布於此),在該地區為常見物種。在生態上,前者只分布於針葉林,後者則主要分布於殼斗科等闊葉林。L.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子實體大小較紫蠟蘑大,顏色也較紫蠟蘑為深,褪色時呈現葡萄酒色而非棕色。兩者的孢子也有明顯差異,L.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孢子不似紫蠟蘑的呈現球狀,而是亞球形(subglobose)甚至橢圓形,其上的小刺也較紫蠟蘑的小上許多。
另一種由Gregory M. Mueller從紫蠟蘑分出的物種為Laccaria vinaceobrunnea。其分布於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及美國南部。其與紫蠟蘑和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區分的依據是巨觀上的顏色。Laccaria vinaceobrunnea只有在極年幼時才呈現紫色,並很快的褪為葡萄酒色或紅棕色,並隨著生長最終呈現無光澤的橙棕色或深黃色。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孢子特徵界於紫蠟蘑與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之間。孢子形狀和後者一樣呈亞球狀至橢圓狀,小刺的長度則較長,與紫蠟蘑相似。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菌蓋皮(pileipellis)在蠟蘑屬中較為特別,為柵狀(palisadoderm),不同於蠟蘑屬典型的絲、束狀(fasciculate)。在棲地上Laccaria vinaceobrunnea也與紫蠟蘑有些不同,Laccaria vinaceobrunnea的生長與維吉尼亞櫟(Quercus virginiana)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紫蠟蘑也可與該物種共同生長,但也能與其他殼斗科植物生長。
1988年,Laccaria屬下的第三個紫色物種
Laccaria gomezii由Gregory M. Mueller從紫蠟蘑中獨立出來。Laccaria gomezii和櫟屬關係密切,生長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的雲霧森林(紫蠟蘑在這些地方也有分布)。Laccaria gomezii與Laccaria vinaceobrunnea有許多相似的特徵,但其子實體的顏色較Laccaria vinaceobrunnea及紫蠟蘑都為深。其蕈褶也很其他種有所差異,Laccaria gomezii的蕈褶與蕈柄連線的方式接近亞下延形(Subdecurrent),不同於其他種的波狀(sinuate)至心形、較狹窄的連線方式。Laccaria gomezii的孢子則與L. vinaceobrunnea與Laccaria amethysteo-occidentalis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