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紙坊村位於曲阜北約5公里。據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土地廟碑記載,村原名“辛安里”。據傳北宋年間戰亂不息,王氏避難來此定居,起名“安南莊”(安難莊)。後桂氏、鄭氏、喬氏由山西洪洞縣遷入該村,更名為“辛安里(新安禮)”。由於桂氏、鄭氏、喬氏的桑皮造紙技術的帶動下,該村造紙作坊逐漸增多,村內人都以此為業,遂更名為紙坊村。《闕里志》載:“紙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紙為業,孔 子五十六代孫孔希翥分居於此,為紙坊戶。”紙坊村造紙業興盛於清代中期,以其獨特的桑皮紙製造工藝馳名全國。桑皮紙為裱糊酒、油、醋、醬等多類容器的上乘佳品,其原料取自雲貴,運輸極為不便。其製作需要蒸煮、砸軋、撞洗、撈曬等36道工序。該村生產的桑皮紙,纖維長,有拉力,不易斷。其用途為食品儲存工具內防腐,酒類容器內防腐,裱糊字畫等。用桑皮紙糊制的食品器具,儲存期間不變質,不滲漏,保質防腐。用桑皮紙、豬血、石灰糊制的各種條編、木製酒類容器,能長年儲存各種高低度酒,使其不變質,不變味,使用期都在十年以上。
曲阜市
曲阜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西南距濟寧45公里。北依泰山,南瞻鳧嶧,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1′-117°13′,北緯35°29′-35°49′。南北最大縱距35.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總面積814.73平方公里。
曲阜市境內百餘座山頭綿亘在東、北、南三面邊境線上,群山內側散布著幾十個大小不等的山丘,中西部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與平原之比為3:7,構成了東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勢。最高點是北部的鳳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點在西南部的程莊,海拔47米,城區中心海拔60.5米。
曲阜市屬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豐沛,具有多春旱、夏季多雨,秋季又旱、冬季乾冷少雪的氣候特點。境內年平均太陽幅射熱量120.23千卡/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日照時數2463.2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5.2℃,常年降雨量894.2毫米,常年無霜期199天,年平均風速1.8米/秒。
全市生物資源繁多。糧食作物15種,115個品種,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綠豆、地瓜、大豆、水稻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等。常種的蔬菜、瓜果類作物有40餘種。各類花卉135種,其中:蘭花為“市花”。藥材120餘種。林木有喬、灌、花木140種及變種。經濟樹主要有蘋果、桃、杏、梨、山楂等29種。觀賞樹有檜、柏、銀杏、雪松、丁香等49種,其中:檜柏為“市樹”。水生植物26種。
曲阜市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華夏、東夷兩族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炎帝、黃帝、少昊徙都於此。曲阜,商為奄國都,周為魯國都,公元596年初定市名為曲阜,因“魯城中有阜,逶曲長七八里”而得名。曲阜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舉世無雙。
境內鐵路縱橫交錯,公路四通八達。京滬鐵路斜掠西北,兗石鐵路橫貫東南,兗南鐵路環繞腹地。京福高速公路及104國道貫通南北,日東高速公路及327國道橫穿東西,鄉鄉通柏油公路。全市有火車站9處,鐵路長度為82.2公里,公路里程514公里。
曲阜市現轄2辦、6鎮、4鄉,395個村街(居)民委員會。2004年人口達到64萬人,人口密度為770人/KM。
王莊鎮
王莊鄉位於曲阜市東北部,轄區面積79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104、京福高速公路2條,京滬高鐵穿越而過,鄉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泗河在南部橫穿全境5公里,郭泗河與險河南北流經全境,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
紙坊村
紙坊村位於曲阜北約5公里。據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土地廟碑記載,村原名“辛安里”。據傳北宋年間戰亂不息,王氏避難來此定居,起名“安南莊”(安難莊)。後桂氏、鄭氏、喬氏 由山西洪洞縣遷入該村,更名為“辛安里(新安禮)”。由於桂氏、鄭氏、喬氏得到造紙祖師蔡倫真傳,能生產火紙。在其帶動下,該村造紙作坊逐漸增多,村內人都以此為業,遂更名為紙坊村。據《闕里志》載:“紙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紙為業,孔子五十六代孫孔希翥分居於此,為紙坊戶。”紙坊村造紙業興盛於清代中期,以其獨特的桑皮紙製造工藝馳名全國。桑皮紙為裱糊酒、油、醋、醬等多類容器的上乘佳品,其原料取自雲貴,運輸極為不便。其製作需要蒸煮、砸軋、撞洗、撈曬等36道工序。該村生產的桑皮紙,纖維長,有拉力,不易斷。其用途為食品儲存工具內防腐,酒類容器內防腐,裱糊字畫等。用桑皮紙糊制的食品器具,儲存期間不變質,不滲漏,保質防腐。用桑皮紙、豬血、石灰糊制的各種條編、木製酒類容器,能長年儲存各種高低度酒,使其不變質,不變味,使用期都在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