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娘子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

紅色娘子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馮白駒領導的瓊崖蘇區紅三團下屬的一支武裝力量,成立於1931年5月1日。

該武裝絕大多數來自於農村青年婦女,有的來自農民赤衛隊,有的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該部隊旗幟鮮明,作戰勇敢,曾在第二次瓊崖蘇區反圍剿中擔任掩護任務。其事跡已於建國初期被改編成芭蕾舞劇而被全國民眾所熟知。

2014年4月1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中國最後一位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在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歷史沿革

成立

1930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和娘子軍連正式成立。

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

1931年5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樂會縣第四區赤赤鄉內園村正式成 立,這就是著名的“紅色娘子軍”。女子軍特務連連長為龐瓊花(後為馮增敏),指導員為王時香。全連有三個排,一排長馮增敏(後為盧賽香),二排長龐學蓮(後為李昌香),三排長黃敦英(後為曹家英)每排三班,每個班有十名戰士,全連九個班,加上連部的傳令兵、旗兵、號兵、庶務、挑夫和三個膳食員,全連共有一百零三人。除了兩名年紀較大的庶務、挑夫和一名十三歲的小號兵是男同志外,其餘都是女同志。她們絕大多數是農村青年婦女,有的來自農民赤衛隊,有的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

揚名

紅色娘子軍雕塑 紅色娘子軍雕塑

1931年6月,駐在樂會縣中原墟的國民黨樂會縣“剿共”總指揮陳貴苑經常帶領反動民團武裝,對兩萬蘇區進行騷擾。我紅三團決定消滅這股敵人,女子軍特務連也參加。這次戰鬥,布陣於縣蘇區機關所在地的要道上,以配 合主力殲擊進犯之敵。

1931年6月21日,紅三團主力部隊為誘敵深入,設伏殲敵,乃向萬寧縣方向開去;當天夜裡,又悄悄撤回來,埋伏在從中原通往樂會縣蘇維埃政府機關駐地的紗帽嶺山林里。敵人果然中計,誤認為我軍只剩下女子軍連保衛縣蘇區機關。於是,二十七日一早,陳貴苑帶著國民黨縣兵和文甲、北山等民團二百多人,兵分兩路向我縣蘇區機關撲來。

女子軍連按作戰計畫,假裝退卻,誘敵深入。陳貴苑更為得意,狂叫:“都是女的,誰抓到就給誰做老婆”當敵軍進入紅三團主力埋伏圈時,突然遭到我軍的猛烈打擊,頓時亂作一團。陳貴苑方知中計,慌忙組織突圍,但已遲了。另一路敵軍聽到槍聲緊密,懾於我紅軍威力,不敢前進,自顧逃命去了。

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斃、傷敵軍二十餘人,俘敵“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和中隊長陳傳美以下七十多人,繳獲長、短槍九十多支。女子軍連機智勇敢地配合紅軍主力英勇作戰的事跡受到根據地軍民的讚揚。從此,“紅色娘子軍”的英名威震瓊島。

改編

《紅色娘子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 《紅色娘子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

隨著女子軍特務連聲威大振,要求參軍的婦女越來越多,於是瓊崖特委決定擴編女子軍特務連。1932年春, 特委決定將原女子軍特務連從樂四區調往瓊東四區,在紅軍獨立師師部擔任警衛任務,歸紅一團建制;抽出一個排,吸收女青年擴編為女子軍特務連第二連,歸紅三團建制,由黃墩英、龐學蓮分別擔任連長和指導員,下轄兩個排,約60人。一排長由李昌香擔任,二排長由王振梅擔任。

解散

1932年7月,在蔣介石發動第四次反革命“圍剿”的同時,廣東反動當局命令警衛旅急速渡瓊,向瓊崖蘇區和紅軍進行第二次“圍剿”。七月底,國民黨第一集團軍警衛旅旅長陳漢光率所部三個團一個特務營和空軍第二中隊一個分隊共三千多人,從海口港和澄邁縣東水港登入。敵軍登入後,其旅部及三個團分別進駐府城、海口、加積、定安等城鎮。為達到消滅瓊崖紅軍,撲滅瓊崖土地革命烈火的目的,敵軍採用“軍事政治、剿撫兼施”的策略,並以“迅雷疾風”手段和“先攻要點”,“重層包圍”、“各個擊破”的戰術,向我瓊崖各個蘇區發動了瘋狂的“圍剿”。

陳漢光組織敵第一團主力和第二、三團各一部共一千六百多人,分兵三路從定安向瓊崖蘇區瓊東四區根據地發動進攻。二日上午,敵第一團第一營一部及第三營為一路,經煙塘及雙雁村向瓊東四區的平坦村東南方向進攻;敵第一團第二營及機炮連為一路,經大路墟向平坦西南方向進攻,敵第三團第二營為一路,由黃竹向平坦西北方向進攻;另以第二團第三營在水流湖附近設伏堵截,切斷我軍撤退及應援之路。

因敵強我弱,特委研究決定:留一部分紅軍在原地開展游擊戰,牽制敵人,特委、瓊崖蘇維埃政府、紅軍師部和軍政學校學員、紅一團、女子軍特務連利用敵人的包圍間隙,從牛探嶺、苦瓜山向母瑞山根據地轉移。當部隊撤到東安位於瓊東、定安交界的馬鞍嶺時,與敵軍相遇。為掩護領導機關的安全轉移,女子軍特務連和紅一營留下阻擊敵人。敵人蜂擁地衝上來,女子軍連和其他紅軍戰士們頑強反擊,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敵人的進攻。子彈打完了,就用石頭當武器砸敵人,不讓敵人向前推進。完成阻擊任務後,女子軍特務連第二班又留下掩護其他同志撤退,全班八位戰士在彈藥斷絕的情況下,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最後全部犧牲在陣地上。

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

由於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戰鬥中失敗,女子軍一部分英勇犧牲,一部分失散,連長、指導員等被捕入獄,女 子軍第一、二連先後解體。不久後,海南紅軍主力作戰失利,娘子軍被迫解散,散落於民間。

執行任務

瓊海革命根據地示意圖 瓊海革命根據地示意圖

女子軍特務連的主要任務是保衛紅軍師部和蘇維埃政府領導機關,看守犯人,做宣傳發動民眾工作,必要時配合紅軍主力作戰,打擊敵人。除了戰時英勇殺敵外,平時還配合當地蘇維埃政府深入到各村開展活動,是一支十分活躍的宣傳隊。她們經常深入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啟發民眾覺悟,動員民眾參軍參戰,並向民 團家屬宣傳共產黨的政策,通過家屬動員團丁向革命隊伍靠攏。

由於女子軍特務連的積極工作,經常受到上級嘉獎。特委書記馮白駒後來在回憶女子軍連的事跡時,讚揚:“娘子軍活動在蘇區和民眾結合得很好,經常參加農業生產,幫助農民乾各種活,很受民眾擁護。作戰很勇敢,有一次娘子軍配合主力作戰打敗敵軍,以連為單位計算繳獲,娘子軍還占第一位。”

藝術形象

電影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

1962年,電影《紅色娘子軍》在全國公映,吳瓊花、洪常青的形象一時間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1971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又被拍成彩色藝術片,在全國隆重上映。薛菁華“倒踢紫金冠”、“常青指路”、“手捧紅旗”的經典造型,讓她成為紅透國內外的“芭蕾舞明星”。

詳細內容請查看主詞條:紅色娘子軍(1961年謝晉執導電影)

電視劇

電視劇《紅色娘子軍》於2005年上映,袁軍導演,由同名電影改編而成,故事取材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的事跡,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動人心魄的歷史往事,演繹了一群善良女性艱苦卓絕的坎坷命運。

芭蕾

1963年,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按“革命化、民族化、民眾化”要求創作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誕生。1964年9月,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大獲成功。至今,《紅色娘子軍》仍是中央芭蕾舞團保留劇目。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久演不衰,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電影原作。李承祥對此頗有感受:“編劇梁信的劇本、已故電影導演謝晉的導演藝術、作曲家黃準創作的《娘子軍連歌》,以及祝希娟、王心剛、陳強等表演藝術家所塑造的鮮明的人物形象,為芭蕾舞劇的創作提供了堅實的創作依據。”

詳細內容請查看主詞條:紅色娘子軍(革命現代芭蕾舞劇)

京劇

1972年5月中國京劇團根據同名舞劇集體移植創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紅色娘子軍》攝製組攝製,中國京劇團《紅色娘子軍》劇組演出,製作出了京劇樣板戲《紅色娘子軍》。

相關紀念

紀念園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位於海南省瓊海市嘉積鎮萬石坡東線官塘入口處,這裡距離著名國際永久性會址“博鰲亞洲論壇”的博鰲鎮不算太遠。紀念園門口,疏朗的椰子樹隨風搖曳,紅色大字“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赫然入目。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為紀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誕生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連”而建造的文化旅遊區。

紀念園於1998年開始興建,2000年5月1日建成開園。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旅遊服務區等五個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00畝。和平廣場位於紀念園的正中前沿,一座娘子軍的巨型雕塑映入眼帘——娘子軍竹笠、軍號、和平鴿、砸斷的鎖鏈組成的巨型雕塑。雕塑由花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高3.7米,連底座總高6.8米。座基石板鋪設,四周呈六角形,圍以石欄桿,占地面積40平方米。雕像後面是園林花圃等。雕像將紅軍女戰士腳穿草鞋、肩背竹笠,風塵僕僕的一代巾幗英雄的氣概充分展現。雕像底座正面有一行金字:“紅色娘子軍”。

郵票

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

中國郵政於2010年1月1日發行《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圖像分別是“信念”和“快樂”,面值均為1.20元。二十世紀60年代,北京舞蹈學校芭蕾舞團於1964年初創作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並於同年10月1日在首都天橋劇場首場演出,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現代芭蕾舞劇。為了紀念這部芭蕾舞劇,中國郵政決定在2010年新年第一天發行這特種郵票。

相關評價

紅色娘子軍作為一個戰鬥整體,僅存在一年多時間,但她們的事跡和精神在海南、在中國乃至世界婦女解放鬥爭史上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和意義。毛澤東、周恩來對紅色娘子軍作過很高的評價,稱之為“世界革命的典範”。紅色娘子軍的革命精神,衝破國界的局限,被世界婦女和人民所厚愛,她們的精神是永存的,是正義的象徵。現代世界婦女,不論是發達、發展中還是落後的國家,都存在壓迫、歧視、虐待婦女的問題,因此必須發揚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哪裡存在不平等,哪裡就有鬥爭,直至實現世界婦女平等之願望。

現今狀況

海南最後一名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病逝 享年100歲

2014年4月19日上午8時40分左右,中國最後一位紅色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在海南省瓊海市中原鎮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盧業香(娘子軍戰士) 盧業香(娘子軍戰士)

2014年1月,因右腳不慎被燙傷,盧業香老人一直在瓊海市人民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盧業香的孫女翁文麗告訴記者,2014年4月19日凌晨3時,醫院電話通知盧業香老人出現異常症狀,於是家人匆忙趕往醫院,將老人接回家中。最終,盧業香老人在家中去世。

盧業香的去世,標誌著紅色娘子軍從此存在於人們記憶中。最後一個娘子軍盧業香雖然去世了,但是她們的精神隨之永存、永放光芒。紅色娘子軍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一種積極精神和正能量的象徵。她們在戰場上存在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她們為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是長青不衰的。記住歷史、記住她們,傳承她們的精神,是我們今後義不容辭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