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

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

《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主要講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精疲力竭的俄羅斯雖然提前退出了歐洲戰爭。卻不得不面對內戰及列強對新生紅色政權的武力干涉。從這個時候起。俄國人開始了從騎兵到裝甲兵的軍事變革。 《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揭秘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圖哈切夫斯基為代表的軍事戰略家克服重重困難,推動大縱深作戰理念的誕生和發展,使之成為蘇聯紅軍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並全力予以貫徹落實。蘇聯裝甲兵在隨後的蘇德戰爭中創造了輝煌的勝利。 從德軍所向披靡的“巴巴羅薩”行動。到折戟沉沙於莫斯科城下,紅軍逐步穩定了陣腳,庫爾斯克坦克戰見證了紅軍裝甲兵的逐漸成熟,戰爭後期的10次打擊,更讓人領略到了其作戰風格的犀利與強悍。就這樣,經歷了4年間無數次鋼鐵與血肉的碰撞後,在兩隻曾經並立的披甲巨獸(蘇德裝甲兵)中,只有紅軍的履帶依然能夠繼續轉動,而其軀體則在戰爭中變得空前強大。

內容簡介

《紅色奔流:蘇聯裝甲兵建軍史》揭秘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圖哈切夫斯基為代表的軍事戰略家克服重重困難,推動大縱深作戰理念的誕生和發展,使之成為蘇聯紅軍軍隊建設的指導思想,並全力予以貫徹落實。蘇聯裝甲兵在隨後的蘇德戰爭中創造了輝煌的勝利。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恐龍的幼崽——紅色裝甲力量的開端
第二章“紅色拿破崙”與大縱深理論的提出
第三章傳奇的背後並非總是浪漫——“縱深中的阻力”
第四章西班牙內戰中的蘇聯裝甲力量
第五章馬德里保衛戰後的紅軍坦克部隊
第六章西班牙內戰中的教訓及對蘇聯裝甲兵建設的影響
第七章法國戰役前蘇聯裝甲兵建設情況
第八章鮮血與淚水——戰火下的痛苦轉型
第九章大縱深戰役法理論在戰後的發展——“立體戰役法”理論
尾聲

序言

蘇聯裝甲兵在庫爾斯克戰役中表現出的無畏與韌性有目共睹,戰爭後期的10次打擊,更讓人領略到了其作戰風格的犀利與冷酷。就這樣,經歷了4年間無數次鋼鐵與血肉的碰撞後,在兩隻曾經並立的披甲巨獸中(蘇德裝甲兵),只有紅軍的履帶依然能夠繼續轉動,而其軀體則在戰爭中變得強悍空前。作為冷戰中的一點共識,這支經歷了殘酷戰火淬鍊的鋼鐵洪流居然強大到了如此駭人的地步——即便是整個歐洲也不是它的對手。可以想像,兩萬輛坦克馳騁在歐洲大陸上會何等的壯觀!儘管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近五萬輛坦克還在俄羅斯的武器庫中慢慢鏽蝕掉紅色帝國最後的尊嚴。但它們畢竟曾讓整個歐洲大陸在寒風中顫慄、恐懼地注視它們的一舉一動……
早在1945年柏林勝利閱兵式上,蘇聯便迫不及待地向“盟友”展示了令人感到窒息的JS-3重型坦克,這實際上是一個傲慢的炫耀,當時已明顯感受到冷戰冰霜寒意的西方將軍們馬上便意識到頭上的烏雲正在慢慢凝結為實質。儘管懷著與生俱來的鄙夷,這些貴族化的西方軍官們一向認為蘇聯紅軍不過是一群武裝起來的斯拉夫農民,但面對戰爭結果的塵埃落定,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發生了分化——事實上,此時的蘇聯紅軍是由完全不同的兩類部隊構成,其中的大部分(也就是普通步兵部隊)確如西方所認為的那樣,他們數量龐大,但裝備低劣、訓練不足,除了手中的納辛·莫甘步槍外,馬克沁機槍與82毫米迫擊炮便是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武器了;與此同時,蘇聯紅軍中的另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精銳卻在朝著完全不同的道路上演化,這部分紅軍數量相對較少(裝甲兵與航空兵均屬於此列,同時番號前被冠以“近衛”二字的近衛軍部隊也包括在內),但是裝備與訓練卻是按照打贏最嚴酷機械化戰爭而準備的(甚至連一伙食與軍裝都不同於普通紅軍部隊)。作為近衛軍中的精銳,蘇聯裝甲兵在戰火中經歷了痛苦的淬火與重鍛,並最終在硬碰硬的鏖戰中,逐漸壓倒了納粹德國裝甲兵這支本來更為強大的力量(1944年,德國在軍火生產上超過了蘇聯,但再多的坦克都無法彌補優秀裝甲軍官的損失。在德國人不斷把優秀軍官分散到各個新建的師,從而一再削弱自己戰鬥力的時候,蘇聯卻在不斷組建“近衛軍”,把最優秀的師、軍都組織起來,成為最強大的突擊力量,它們都擁有蘇軍最優秀的軍官。雖然其水平無法與1941年的德國軍官相比,但要壓倒1944年的德國軍官平均水平,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以1945年6月的柏林勝利大閱兵為標誌。此時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蘇聯紅軍裝甲部隊已經成長為世界一流的鋼鐵洪流,除了剛剛倒下的納粹德國軍隊外,地面上已經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有資格同浴火重生的蘇維埃裝甲洪流相提並論。其實,早在那個充滿了歡慶的儀式上,浸泡在冷汗中的盟軍軍官們就認為,單單憑藉JS-3,西方裝甲力量在技術上就至少落後蘇軍十年。而且經過了與納粹德國裝甲兵近4年的鏖戰,在這個殘酷對手的“陪練”下,從裝備到作戰理論,放眼天下蘇聯紅軍裝甲兵的作戰經驗之豐富、理論建設之完備無出其右者。其實,JS-3在柏林的高調面世只是個開端。憑藉戰爭中用鮮血與生命獲得的海量戰場經驗,蘇聯紅軍不但比誰都清楚戰場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戰車,而且更精於要以一種什麼樣的戰術去運用這些一流戰車。事實上當戰爭結束時,蘇聯紅軍的裝甲戰理論要比他們的戰車更成熟、完善,至於對這一理論的運用則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主戰坦克”的概念被紅軍軍官們率先提出並非偶然。於是,通過對戰爭中的經驗進行反思,他們一方面開始“鑄造”新一代紅色裝甲戰車——先是T-54/55的出現為主戰坦克的概念劃定了一個明確的標準,此後T-62的出現又使裝備質量的天平進一步向鐵幕傾斜,當自恃擁有技術優勢的西方在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中還沒有恢復過來時,T-64的出現最後將這些西方騎士們的優越感徹底擊得粉碎——此時無論是火力、機動還是防護,西方再也拿不出什麼可以相提並論了(至此1945年時的驚呼終於變成了現實)。另一方面,在“諸兵種契約作戰戰役法理論”的名目下,紅軍的精英們開始對經歷了最嚴酷考驗的大縱深理論進行最深刻的完善與補充。更可怕的是蘇聯紅軍裝甲力量在取得裝備質量與作戰理念雙重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數量上也不放鬆,其中JS-8(即T-10)的產量即高達8000輛。以至於北約在柏林圍牆後時刻擔心,如果到了與鐵幕撕破臉面的那一天, “潮水一樣”的蘇聯坦克衝擊波會在一周之內席捲西歐,僅僅7天就能從民主德國衝擊到大西洋東岸,飲馬英吉利海峽,這絕對不是一個妄想。至少當時的美國就很認真地考慮過這個問題,並準備了駐德美軍撤退的各種方案。蘇聯坦克集群的這種整體實力,使美國感覺到與蘇聯坦克集群較量勝算實在不大。甚至沮喪地認為,唯一能克制住蘇聯坦克集群的東西只能是戰術核武器。看來美國的“大規模報復”戰略既有其野心膨脹的一面,也有其心虛的一面,對於普通的北約坦克兵總不能告訴他們,高官們打算用核武器將他們與蘇聯坦克一同汽化吧!
那么戰術核武器就足夠了么?儘管我們無法證實這個答案的正確與否,不過至少可以看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對此,曾經的西線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一語道破了天機——“當一半的蘇聯坦克開動後,這世界上將不再有力量能夠阻止它們。”然而,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蘇聯裝甲力量也不是在一天之內便成為了如此恐怖有效的戰爭機器。事實上,這隻紅色重裝恐龍的成長過程中充滿了曲折與辛酸——當然還有鮮血與汗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