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狀垂頭菊(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根肉質,多數。莖直立,單生,高8-6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花序有分枝,上部被密的鐵灰色長柔毛,下部光滑,紫紅色,條棱明顯,基部直徑達1厘米,被厚密的枯葉柄纖維。叢生葉具寬柄,柄長1-13厘米,寬達1.5厘米,常紫紅色,基部有筒狀鞘,葉片卵形、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5-19厘米,寬1-8厘米,先端急尖,全緣或邊緣有小齒至缺刻狀齒,或達淺裂,基部楔形或寬楔形,下延,近肉質,兩面光滑或幼時被少許白色柔毛,葉脈羽狀,在下面明顯突起;莖生葉卵形、卵狀長圓形至線形,向上漸小,全緣或邊緣有小齒,具鞘或無鞘,半抱莖。頭狀花序.1-5,通常單生,或排列成傘房狀總狀花序,下垂,輻射狀,花序梗長2-10厘米,被鐵灰色柔毛;總苞半球形,長0.8-1.7厘米,寬1-2.5厘米,被密的鐵灰色柔毛,總苞片8-14,2層,寬2-9毫米,先端急尖,被白色睫毛,外層窄,披針形,內層寬,卵狀披針形。舌狀花黃色,舌片長圓形,長1-1.7厘米,寬2-7毫米,先端鈍圓或急尖,管部長3-5毫米;管狀花深黃色,長6-7毫米,管部長2-3毫米,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長圓形,長4-5毫米,光滑。花果期7-10月。本種分布廣,變異大。葉形的變化,葉從圓形到狹長圓形,乃至寬線形,全緣,有齒至淺裂,頭狀花序單生,有時多達5個,總苞被毛或偶有光滑,舌狀花黃色,偶有紫色,存在或缺如等。
本變種主要以舌狀花紫紅色,叢生葉長達30厘米,寬至6.5厘米而顯然不同。
產四川西北部。生於海拔4000-4300米的灌叢中、草坡、高山草甸。模式標本采自道孚。
相關詞條
-
紅舌垂頭菊
紅舌垂頭菊(Cremanthodium ellisii (Hook. f.) Kitam.),菊科,垂頭菊屬的一種植物。產四川西北部。
基本資料 形態特徵 生存環境 -
垂頭菊屬
垂頭菊屬雙子葉植物綱菊科植物。Cremanthodium Benth. 垂頭菊屬,菊科,55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和我國,我國約40餘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
科學分類 形態特徵 所有物種 相關連結 相關種圖片信息 -
二裂細裂瓣苔
、沼澤化草甸、水生植物及鹽沼等)高等植物156科、437屬、138種及變種、變型(其中19變種,6變型)。 僅列出植物學名,中名及部分地方名... S.riparium Aongstr. 25. 廣舌泥炭蘚 S.russowii...
相關信息——濕地植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