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緣擬層孔菌

紅緣擬層孔菌

紅緣擬層孔菌,拉丁學名:Fomitopsis pinicola (Swartz.: Fr.) Karst.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新疆、江蘇、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具有祛風、除濕、抗菌、調節中樞神經、降血糖之功效。經常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高血糖等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同物異名:Fomes pinicolo (Sw. : Fr.) Cke.

分類地位:擬層孔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大至巨大,小則如拳頭,大則可達數十斤,子實體呈現馬蹄形,半球形或者貝殼狀,甚至有的平伏而反卷,木質。菌蓋直徑2-46cm,初期有黃紅色、橘紅色膠狀皮殼,後期變為灰色至黑色,有寬的棱帶,邊緣鈍,常保留橙色到紅色膠狀皮殼,下側無子實層。紅緣擬層孔菌,隨著生長年限增長,紅色膠狀皮殼會慢慢縮小,直至完全消失,菌蓋表面有明顯較寬的同心環棱,每年生長一圈。

菌肉近白色至木材色,木栓質,有環紋。菌層菌肉嫩時呈海綿狀,新鮮時候具有韌性,能彎曲。菌肉老時成海綿狀,菌層層次分明,呈現木材色,曬乾容易掰斷。

紅緣擬層孔菌 紅緣擬層孔菌

管孔面白色至乳白色,圓形,每毫米3-5個,孢子卵形,橢圓形,光滑,無色,5-7.5μm×3-4.5μm。擔子棒狀, 較短, 近無色, 12.5-24μm×6.5-8μm。

習性

生態習性:生雲杉、落葉松、紅松、樺樹的倒木、枯立木,伐木樁以及原木上。

紅緣擬層孔菌 紅緣擬層孔菌

分布地區:河北、甘肅、黑龍江、新疆、山西、福建、雲南、四川、台灣、內蒙古、廣東、廣西、湖南、吉林、西藏等。

經濟用途:此菌是雲杉等針葉樹危害較大的一種木腐菌。引起木質部褐色塊狀腐朽。據報導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70%,對艾氏癌抑制率為80%。

紅緣擬層孔菌 紅緣擬層孔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