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絨球

紅絨球

植物:紅絨球 別名:紅合歡、朱纓花 科名:含羞草科 Mimosaceae 朱纓花屬 拉丁學名: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 Hassk. 園林價值:枝葉擴展,花序呈紅絨球狀,在綠葉叢中奪目宜人。常修剪成球形,初春萌發淡紅色嫩葉,美麗盎然,為優良的木本花卉植物。宜於園林中作添景孤植、叢植,又可作綠籬和道路分隔帶栽培。可行盆栽,在上海地區溫室內長勢良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紅絨球 紅絨球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枝條擴展,小枝圓柱形,褐色,粗糙。托葉卵狀披針形,宿存。二回羽狀複葉,總葉柄長1-2.5厘米;羽片1對,長8-13厘米;小葉7-9對,斜披針形,長2-4厘米,寬7-15毫米,中上部的小葉較大,下部的較小,先端鈍而具小尖頭,基部偏斜,邊緣被疏柔毛;中脈略偏上緣;小葉柄長僅1毫米。頭狀花序腋生,直徑約3厘米(連花絲),有花約25-40朵,總花梗長1-3.5厘米;花萼鍾狀,長約2毫米,綠色;花冠管長3.5-5毫米,淡紫紅色,頂端具5裂片,裂片反折,長約3毫米,無毛;雄蕊突露於花冠之外,非常顯著,雄蕊管長約6毫米,白色,管口內有鑽狀附屬體,上部離生的花絲長約2厘米,深紅色。莢果線狀倒披針形,長6-11厘米,寬5-13毫米,暗棕色,成熟時由頂至基部沿縫線開裂,果瓣外反;種子5-6顆,長圓形,長7-10毫米,寬約4毫米,棕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為陽性植物,需強光。生育適溫為23~30℃。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要求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

分布範圍

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有引種,栽培供觀賞。原產南美,現熱帶、亞熱帶地區常有栽培。花極美麗。

主要價值

花美麗而略有香味,花期長,生長快,為良好的觀賞及蜜源植物,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木材堅硬,可作農具;樹皮含單寧;根皮用水煎服可治消化不良;花芽、嫩葉和幼果可食。

栽培技術

幼株需水較多,生長期要注意灌水。盆栽較容易出現乾旱缺水,葉片呈凋萎狀,應注意補水。施肥可用天然有機肥或複合肥,每月施用一次,花期多施磷,鉀肥。

栽培處日照需充足,隱蔽處開花不良。

病害主要有潰瘍病,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噴灑。蟲害有天牛和木虱危害,用煤油1kg加80%敵敵畏乳油50g滅殺天牛,木虱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繁殖技術

可播種和扦插繁殖,主要用播種繁殖。10月採種,種子乾藏至翌年春播種,播前用60℃熱水浸種,每天換水1次,第三天取出保濕催芽1周,播後5~7天發芽。育苗期及時修剪側枝,保證主幹通直。扦插繁殖時,插床溫度為25℃左右最佳。扦插的插穗宜剪未老化而組織充實的1~2年生枝條,每段約15~500px,插在濕潤的沙床中,遮陽或全光照噴霧均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