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蘭德蝴蝶魚

約翰蘭德蝴蝶魚

棲息於珊瑚礁區和岩礁區水深6-4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組大群生活。主要以海藻、腹足類動物以及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也會啄食大型魚只,例如東太平洋副花脂(Paranthias colonus)等的體表寄生蟲。

基本信息

dd

中 文 名: 約翰蘭德蝴蝶魚
俗名別名: Barber(香港)
英 文 名: Blacknosed Butterflyfish、Black-nosed Butterflyfish
拉丁學名: Johnrandallia nigrirostris
地理分布 分布在東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和巴拿馬,以及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哥倫比亞的麻玻羅島(Malpelo Island)和加拉帕哥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性 雜食性

約翰蘭德蝴蝶魚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1-12條 背鰭軟條(總數):24-25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8-20條
本魚體側扁,吻突出,眼紅色。頭部為銀白色,體為黃色。額頭有一黑色大斑塊,吻部則有一小黑斑。各鰭呈黃色或金黃色,側線金黃色且明顯,背鰭基部有一新月形黑色斑塊延伸至尾柄。背鰭硬棘11至12枚;背鰭軟條24至25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8至20枚。體長可達20公分。幼魚和成魚沒有太大差異,不同之處在於幼魚體呈三角形,且體色以銀白色為主。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0cm
習性本魚棲息在珊瑚礁與岩礁之上,常形成大群魚群,屬雜食性,以藻類、腹足動物與小型甲殼動物等為食。也會替較大的魚剔除身上的寄生蟲。

經濟利用
為觀賞性魚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