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睹了天主教會在捷克的腐敗行為,決心在宗教方面進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響。他主張把天主教會在捷克的教產收歸國有,認為教會占有土地是產生一切罪惡的根源,只有沒收教會的地產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貪婪和放蕩。才能恢復真正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認教皇的最高權威,斥責教皇兜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教會應當服從世俗政權。他反對教會的特權,當時神職人員可以在聖餐禮儀中使用聖杯,而一般的教徒只能領取象徵基督肉體的麵包,胡司主張一般教徒也可以用聖杯領取聖餐。這個主張是胡司教派的一條基本綱領。他基本上否認了教會的中介作用,指出一個教徒不向神甫懺悔照樣可以贖罪。聖經是最高的權威。
胡司努力宣傳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動最初得到了捷克國王溫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持,因為國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動來提高捷克人民的愛國熱情。溫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09年頒布了法令,取消外國人在布拉格大學的特殊地位,規定捷克教師在大學會議和其它的機構中占有三個席位,而德國教師只準占有一席。這對於德國人是個沉重的打擊,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布拉格,大學的管理權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這時,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販賣贖罪券,聲稱購買它之後,罪人的靈魂死後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膽揭露這種欺騙行為。他在大學的辯論會上論證買賣贖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騙。胡司的宗教改革主張激起了天主教會的仇恨。1411年胡司被開除教籍,1412年10月,胡司被迫離開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農村。但他繼續傳播自己的宗教主張,並寫了大量的論文來反駁敵人的攻擊,大膽地揭露教會和教皇的欺詐行為。
1414年,教會在康斯坦茨召開宗教大會,要求胡司前去參加。德皇西吉斯孟德(1410—1437年)出面保證胡斯的人身安全,並發給他人身保護文書。胡司不顧危險前往參加。
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當地民眾的歡呼聲中到達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會議根本不許他發言,就把他逮捕下獄。胡司在法庭上堅持自己的主張,對教會強加的種種罪名予以駁斥,但法庭根本不聽他的申辯。
1415年7月6日,法庭宣布胡司是異端,決定將他處以火刑。臨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後的一次講演,重申自己是無罪的。教會為了滅跡,把胡司的骨灰拋入萊茵河.
相關詞條
-
捷克胡司戰爭
捷克在中古時期又叫波西米亞,10世紀時已形成國家。這裡的土地開發得較早,生活比較富裕。
捷克歷史簡介 胡司戰爭原因 胡司介紹 胡司戰爭 戰爭作用 -
胡司戰爭
胡司戰爭發生在14世紀初,羅馬帝國盧森堡王子統治捷克期間,又稱捷克農民戰爭,是胡司革命運動的最後階段,它是歐洲歷史上時間較長(1419—34年)、影響深...
胡司戰爭介紹 相關歷史人物和背景介紹 -
胡司之戰
在捷克,教會是被德國人把持的,而且擁有大量地產。 在反對教會壓榨的鬥爭中,湧現出了以胡司為代表的一批領袖。 1414年,教會在康斯坦茨召開宗教大會,要求...
-
《司扒皮過新年》
《司扒皮過新年》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說《聖誕歡歌》,該片由約瑟夫-格雷夫斯導演,梁國慶、董暢、郭震、胡曉慶、張效等主演。該片2010年1月26日...
基本信息 演職人員 簡介 劇情梗概 人物形象 -
溫菲爾德·司各特
溫菲爾德·司各特,男,於一七八六年六月十三日出生於維吉尼亞的丁溫迪縣,一八一二年,美國和英國之間爆發了史稱“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八一二年戰爭。戰爭期間,...
人物簡介 -
胡安妮塔
胡安妮塔, 一個大約12到14歲的女孩,是作為祭品送給山神的。印加--在1532年遭到西班牙侵略者破壞的一個最著名的西方世界的文明城市--相信Ampat...
設定 發現 相關研究 主要研究人 -
揚·胡斯[捷克哲學家、改革家]
揚·胡斯(又譯作約翰·胡斯、約翰·胡司),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胡司以獻身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被稱為...
簡介 經歷 作品 名言 影響力 -
胡洪騂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
人物生平 思想主張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情感經歷 -
胡斯戰爭
捷克農民戰爭又稱胡斯戰爭(胡司之戰),它是歐洲歷史上時間較長、影響深遠的一次農民戰爭。這次戰爭以捷克民族英雄胡斯(胡司)的宗教改革為旗幟,以胡斯黨人為領...
簡介 起因 經過 結果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