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介紹
英文中系統(system)一詞來源於古代希臘文(systεmα)意為部分組成的整體。系統的定義應該包含一切 系統所共有的特性。一般系統論創始人貝塔朗菲定義:“系統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諸元素的綜合體”。這個定義強調元素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統對元素的整合作用。可以表述為:
定義如果對象集S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S中至少包含兩個不同元素;
(2)S中的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聯繫;
則稱S為一個系統,S的元素為系統的組分。
這個定義指出了系統的三個特性:一是多元性,系統是多樣性的統一,差異性的統一;二是相關性,系統不存在孤立元素組分,所有元素或組分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三是整體性,系統是所有元素構成的複合統一整體。
該定義說明了一般系統的基本特徵,但對於定義複雜系統有著局限性。
另外嚴格意義上現實世界的“非系統”是不存在的,構成整體卻沒有聯繫性的多元集是不存在的。一些群體中元素間聯繫微弱的系統可以忽略這種聯繫,我們把它們視為二類非系統。
列舉一些思想家和未來學家對系統的概念描述(來源於維基百科):
1.系統是一個動態和複雜的整體,相互作用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2.系統是能量、物質、信息流不同要素所構成的。
3.系統往往由尋求平衡的實體構成,並顯示出震盪、混沌或指數行為。
4.一個整體系統是任何相互依存的集或群暫時的互動部分。
系統是普遍存在的,從基本粒子到河外星系,從人類社會到人的思維,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系統無所不在。
按巨觀層面分類,它大致可以分為自然系統、人工系統、複合系統。
詞典釋義
漢語詞典
1.自成體系的組織;同類事物按一定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成的整體。
用例:
秦牧《我們需要傳記文學》:“曾經有人畫一株樹長出的各個枝丫來形容生物進化的系統,喻為‘生物樹’。”
2.始終一貫的條理,有條不紊的順序。
用例:
知俠《鐵道游擊隊》:“他對小坡能這樣有系統的,把政委所講的告訴大家,感到很驚奇。”
3.生物機體內能夠完成共同生理功能而組成的多個器官的總稱。
用例: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
中華大詞典
解釋一:同類事物按一定關係組成的整體。
例:組織系統,灌溉系統。
解釋二:有條有理的。
例:系統學習,系統研究。
分類
自然系統
系統內的個體按自然法則存在或演變,產生或形成一種群體的自然現象與特徵。
自然系統包括生態平衡系統、生命機體系統、天體系統、物質微觀結構系統以及社會系統等。
人工系統
系統內的個體根據人為的、預先編排好的規則或計畫好的方向運作,以實現或完成系統內個體不能單獨實現 的功能、性能與結果。
人工系統包括立體成像系統、生產系統、交通系統、電力系統、計算機系統、教育系統、醫療系統、企業管理系統等等。
複合系統
複合系統是自然系統和人工系統的組合。
複合系統包括導航系統、交通管理系統和人一機系統等。
維納在創立控制論的過程中,把動物、機器的通訊和控制看做是一個系統。
為了明確研究的對象,人為地將物質或空間與其餘物質或空間分開,被劃定的研究對象稱為系統。
在熱學中,通常把一定質量的氣體作為研究對象,此研究對象就稱為系統。
在流體力學中,眾多流體質點的集合稱為系統。
人體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八大系統構成。
生理學概念
一些在機能上有密切聯繫的器官,聯合起來完成一定的生理機能即可成為系統(system)。如口、食管、胃、腸及各種消化腺,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消化系統。高等動物體(或人體)內有許多系統,如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
這些系統又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控制下,彼此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地執行其不同的生理機能。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有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維持體內外環境的協調,完成整個的生命活動,使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續。
科學內涵
儘管系統一詞頻繁出現在社會生活和學術領域中,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往往賦予它不同的含義。
長期以來,系統概念的定義和其特徵的描述尚無統一規範的定論。一般定義為系統是由一些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個有機整體(集合)。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系統的概念:
1.系統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組成的。這些要素可能是一些個體、元件、零件,也可能其本身就是一個系統(或稱之為子系統)。如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組成了計算機的硬體系統,而硬體系統又是計算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2.系統有一定的結構。一個系統是其構成要素的集合,這些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聯繫方式、組織秩序及失控關係的內在表現形式,就是系統的結構。例如鐘錶是由齒輪、發條、指針等零部件按一定的方式裝配而成的,但一堆齒輪、發條、指針隨意放在一起卻不能構成鐘錶;人體由各個器官組成,單個各器官簡單拼湊在一起不能成其為一個有行為能力的人。
3.系統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說系統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統的功能是指系統與外部環境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性質、能力、和功能。例如信息系統的功能是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輔助決策者進行決策,幫助企業實現目標。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系統進行理解:系統由部件組成,部件處於運動之中;部件間存在著聯繫;系統各主量和的貢獻大於各主量貢獻的和,即常說的1+1〉2;系統的狀態是可以轉換、可以控制的。
系統在實際套用中總是以特定系統出現,如消化系統、生物系統、教育系統等,其前面的修飾詞描述了研究對象的物質特點,即“物性”, 而“系統”一詞則表征所述對象的整體性。對某一具體對象的研究,既離不開對其物性的描述,也離不開對其系統性的描述。系統科學研究將所有實體作為整體對象的特徵,如整體與部分、結構與功能、穩定與演化等等。
相關學科
系統科學
以系統為研究和套用對象的一門新興的科學技術體系。如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一樣,它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一門領袖學科。
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為建立和發展系統科學作出了重大貢獻。錢學森從套用系統思想、觀點和系統方法去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總結、概括已有系統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於70年代末首先提出了系統科學和系統科學部門內的層次結構。
它是由三個層次、很多門學科與技術所構成:①直接用於改造客觀世界而處在工程技術層次上的是系統工程。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技術,因系統類型不同而有各類系統工程,如工程系統工程、經濟系統工程、社會系統工程等。②直接為系統工程提供理論基礎而處於技術科學層次上的有控制論(如工程控制論、生物控制論、經濟控制論、社會控制論等)、運籌學和資訊理論。③揭示系統普遍性質和一般規律而處在基礎科學層次上的是系統學,這是一門正在建立的新學科。系統科學通向哲學的橋樑是系統論(或稱系統觀),它屬於哲學範疇。
系統工程
實現系統最最佳化的科學。1957年前後正式定名,1960年左右形成體系。這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管理工程技術,涉及套用數學(如最最佳化方法、機率論、網路理論等)、基礎理論(如資訊理論、控制論、可靠性理論等)、系統技術(如系統模擬、通信系統等)以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學科。
系統工程的主要任務是根據總體協調的需要 ,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基礎思想、理論、策略、方法等從橫的方面聯繫起來,套用現代數學和電子計算機等工具 ,對系統的構成要素、組織結構、信息交換和自動控制等功能進行分析研究,藉以達到最最佳化設計,最優控制和最優管理的目標。
系統工程大致可分為系統開發、系統製造和系統運用等3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小的階段或步驟。系統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統分析、系統設計與系統的綜合評價(性能、費用和時間等)。系統工程的套用日趨廣泛 ,至20世紀70年代已發展成多個分支。
地球系統科學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它又可分為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分支系統。
地球系統科學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把地球看成一個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行星系統等組成部分構成的統一系統,重點研究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解釋地球的動力、演化和全球變化。地球系統科學是20世紀末和21世紀最受人們重視的新興學科之一。
地球系統科學最早由美國國家航空與宇航管理局(NASA)1983年提出。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地球科學發展迅猛,科學家明確提出物理過程與生物過程相互作用的觀點,進而形成了“地球系統”思想。90年代,這一觀點成為地學界共識,美、英、日等國紛紛制定相關計畫,這一學科得以確立並蓬勃發展起來。1992年美國22所大學將地球系統科學教育納入課程之內;與此同時,聯合國《21世紀議程》將地球科學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科學基礎之一。
2001年1月,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把對“地球系統整體行為的集成研究”列為新世紀科學家要勇敢面對的第九大挑戰。
2002年10月溫家寶同志在中國地質學會80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時也強調,必須實現“傳統地質工作向以‘地球系統科學’為核心內容的現代地質工作”的轉變。
2001年6月,美國地理學會和倫敦地理學會在愛丁堡市共同舉辦地球系統進展全球會議,研討地球系統科學的複雜問題的整體解決方法。大會以“地球系統聯繫”和“地球系統演化”為主題,參與者眾多,討論極其熱烈。
我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部也於2002年3月提出了21世紀初的地球科學戰略重點,擬定了“以地球系統各圈層的相互作用為主線,從我國具有優勢的前沿領域尋找主攻目標”的“十五”優先資助領域戰略。
該學科以對整個地球系統的過去、現今及未來行為的深入了解為目標。在實踐中,我們常常構建地球系統動力學的簡化模式,以便於檢驗某種時間尺度的過程或解決某些特定問題。
地球系統科學首先研究全球變化,第二個層次研究區域模型,第三個層次研究區域之間的巨觀調控。
全球變化是地球系統科學的核心問題,包括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海岸線變遷、湖泊變遷等自然環境變化,森林、草地濕地、農田、水體葉綠素等生物量變化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等人類活動的生態效應。
巨觀調控是運用環境工程,解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內部及其兩者之間的匹配問題。
地球系統科學在現代技術,尤其是空間技術和大型計算機發展後出現,致力於對地球的整體探索。它以地球科學許多分支學科的大跨度交叉滲透,與生命科學、化學、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緊密結合為特徵。其研究發展的特點,包括時空尺度大,綜合性強,實用空間大,支持有效監測和預測,研究中大量採用高、新技術,採集、儲存、處理的數據量極其巨大,等等。
地球系統科學是在傳統地球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不能代替各已有學科自身的發展;反而要求它們能更深入精確地研究和提供地球系統各組元自身的規律性知識。
立體成像系統
立體成像系統是景全之光相機上的一套拍攝系統,該系統過程中從拍攝到列印到觀看,整個過程僅有2分鐘, 操作簡單快速。拍攝出的景物也凸顯出立體之感覺。
立體成像系統與普通的數位相機系統根本的區別在於普通的數位相機形成的是二維平面圖象,而立體成像系統技術形成是真實的三維立體圖象畫面有很強的縱深感和立體感,拍攝出的相片擺脫了傳統平面二維照片的束縛。再者普通的數位相機技術相片速度比較慢,列印成像時間長無法與立體成像系統拍攝相片的速度時間相比,而立體成像系統的列印時間僅需幾秒即可完成列印。
數位相機之父賽尚創造了歷史上第一台數位相機,將相機的時代從黑白相機轉變成為了數位相機。
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生態系統是由多種不同主體相互交織形成的開放的、多維的、共同演進的複雜網路結構。其中的每一個 生態系統都是一個開放的、與社會有著全方位資源交換而且不斷做內部調整的動態系統,因而具有自身所在系統未有的特性和功能。創新生態系統研究的對象逐漸從個體擴展到種群範圍,最後擴展到種群之間的關係層次。陳斯琴提出了基於創新平台的技術創新系統模型,由核心層、開發套用層及創新平台構成。
系統仿真技術
所謂系統仿真,就是根據系統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統各要素性質及其相互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能描述系統結構或行為過程的、且具有一定邏輯關係或數量關係的仿真模型,據此進行試驗或定量分析,以獲得正確決策所 需的各種信息。
系統仿真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系統的結構模型和量化分析模型,並將其轉換為適合在計算機上編程的仿真模型,然後對模型進行仿真實驗。
由於連續系統和離散(事件)系統的數學模型有很大差別,所以系統仿真方法基本上分為兩大類,即連續系統仿真方法和離散系統仿真方法。
系統模擬
運用系統模型進行試驗研究的方法。也稱系統仿真。
模擬是一種活動,經由研究與事實系統相同或相似之因果關係之模型後,人們可以得到系統活動之結論。模擬使用電腦程式模仿系統中因果對應事件與活動之間之關係。使用模擬之際,用於評估系統功能所累計之統計量,再作為模擬後會懺生一個評估報告。
計算機與軟體科技的進步,使得模擬工具成為系統研究的最有利武器。
模糊系統
模糊性是人類思維和客觀事物普遍存在的屬性之一。
模糊系統是模糊集合論和信息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有效地利用模糊的信息對複雜事物進行模糊度量、模糊識別、模糊推理、模糊學習、模糊檢索、模糊控制以及模糊決策等,從而可以更好地模擬人腦的思維活動,特別是人腦思維的模糊性。換言之,模糊系統是模擬人類思維、執行智慧型信息處理的有效工具。
系統語法
以人類語言學和社會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語法系統。系統語法是 1961年語法學家 M.A.K.哈立迪首次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將語言看成是具有多種功能並由若干分系統組成的複雜系統。在系統語法中,語言被劃分為句子、子句、詞組、詞、詞素五種具有不同層次結構的單元,每一單元由一個或幾個低層次單元組成。
按照系統語法理論,一切語言具有形成觀念、表明意向和使前後語連貫等功能。設計現代自然語言處理系統的基本趨向是將語法、語義、語用諸因素有機結合,統籌考慮。
T.維諾格拉德模擬機器人與人對話的SHRDLU系統就採用了系統語法。
原子系統
原子時系統-1967年第13屆國際計量委員會大會決定:“秒是相當於銫原子133在兩個基態的超精細結構的能級躍遷輻射的電磁振盪多周所經歷的時間。”這樣定義的時間系統稱為原子時系統,英文簡稱AT。
原子時起點定在1958年1月1日0時0分0秒(世界時UT),即規定在這一瞬間原子時時刻與世界時刻重合。但 事後發現,在該瞬間原子時與世界時的時刻之差為0.0039秒。這一差值就作為歷史事實而保留下來。在確定原子時起點之後,由於地球自轉速度不均勻,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的時差便逐年積累。
根據原子時秒的定義,任何原子鐘在確定起始曆元後,都可以提供原子時。由各實驗室用足夠精確的銫原子鐘導出的原子時稱為地方原子時。全世界大約有20多個國家的不同實驗室分別建立了各自獨立的地方原子時。
因果系統
因果系統是指若且唯若輸入信號激勵系統時,才會出現輸出(回響)的系統。也就是說,因果系統的(回響)不會出現在輸入信號激勵系統的以前時刻。系統的這種特性稱為因果特性。符合因果性的系統稱為因果系統(非超前系統)。
判定方法:若連續時間系統的衝激回響函式h(t)在0時刻前為0,則此系統為因果系統;若離散時間系統的單位回響函式h(n)在0時刻前為0,則此系統為因果系統。
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是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位置看起來非常靠近。
雙星有多種。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稱為物理雙星;兩顆恆星看起來靠的很近,但是實際距離卻非常遠,這稱為光學雙星。一般所說的雙星,沒有特別指明的話,都是指物理雙星。
飛彈防禦系統
(Ballistics Missile Defense System 簡稱BMDS,包括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和NMD 國家飛彈防禦系統,我軍稱之為兩MD系統) 就是攔截向我方進攻的飛彈的系統,包括衛星探測,雷達預警,系統鎖定,地面指揮,陸基攔截及校正等程式,是由海陸空天精密合作,快速反應的一種防禦系統。
哲學定義
概念淺析
系統就是若干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要素結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並處在一定環境下的有機整體。
世界觀和本體論意義上的系統應該是一個全面體現系統本質和特徵的具體(辯證)概念。系統哲學引論--一種當代思想的新範式
第一節物理系統(原子)原子:整體性--原子:秩序--"微觀物理控制論"的定義--原子:適應性自穩--原子:適應性自組--原子:系統內的等級體系--原子:系統間的等級體系。
第二節 生物系統(有機體)有機體:整體性--有機體:秩序--"生物控制論"的定義--有機體:適應性自穩--有機體:適應性自組--有機體;系統內的等級體系--有機體:系統間的等級體系。
第三節社會系統(人類社會)社會:整體性--社會:秩序--"社會控制論"的定義--社會:適應性自穩--社會:適應性自組--社會:系統內的等級體系--社會:系統間的等級體系。
要素與聯繫
當不考慮聯繫(包括內部與外部),對事物進行孤立考察時,該物便是元素;當元素通過外部聯繫與環境物(其他元素)結為體系時,元素相對於這一體系便成了要素;當元素的內部聯繫被揭示出來時,元素相對於內部成分便成了系統。
元素在外部聯繫中成為要素;元素在內在聯繫中成為系統。
完備條件
要素:系統是由要素構成的。
相互聯繫:要素要具備特定的關係,形成一定的結構(相互作用)。
功能:一定的結構使得系統具備特定功能的整體。
環境:系統總是處在一定的環境背景中,與環境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質量、能量、信息的交換。
多樣性
以尺度規模和範圍為標準分為:脹觀系統、宇觀系統、巨觀系統、微觀系統、渺觀系統。
以要素間的相互關係為標準分為:線性系統、非線性系。
以與環境間交換的內容差異為標準分為:孤立系統、封閉系統、開放系統。
以是否具有靜止質量為標準分為:實物系統和場態系統。
以相對靜或動的關係為標準可分為:運動系統和靜止系統。
以運動模式穩定性程度分為:平衡系統和非平衡系統。
以運動方式的複雜程度分為:機械系統、物理系統、化學系統、生物系統、社會系統。
以人的加工改造程度分為:自然系統、人工系統、自然與人工的複合系統。
以存在的大領域為標準:自然系統、社會系統、思維系統。
以認識程度為標準:白系統、黑系統、灰系統。
以主客觀的關係為標準:客觀系統、主觀系統。
以系統熵指大小為標準:平衡態系統、近平衡態系統、遠離平衡態系統。
整體性
整體性是系統最基本與本質的特徵。系統是多方面複雜因素的綜合。
系統與要素的雙向構建性。系統與要素間的相互規定的相互作用,使得它們都獲得了整體意義上的全新規定性。
整體規律性。系統整體的存在方式具有一定的規律性。
層次結構性。系統的結構是由不同層次的子系統(要素)組成,並且各層次間有互相制約和影響。
結構決定功能
系統的組成成分即要素種類、數量不同,其功能也不同。
系統要素的時序性不同、空間結構不同,如石墨與金剛石,其功能也不同。
本質特徵
1.群體性特徵:系統是由系統內的個體集合構成的。
2.個體性特徵:系統內的個體是構成系統的元素,沒有個體就沒有系統。
3.關聯性特徵:系統內的個體是相互關聯的。
4.結構性特徵:系統內相互關聯的個體是按一定的結構框架存在的。
5.層次性特徵:系統與系統內的個體之關聯信息的傳遞路徑是分層次的。
6.模組性特徵:系統母體內部是可以分成若干子塊的。
7.獨立性特徵: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是相對獨立的。
8.開放性特徵: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又會與其它系統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9.發展性特徵:系統是隨時演變的。
10.自然性特徵:系統必遵循自然的、科學的規律存在。
11.實用性特徵:系統是可以被研究、最佳化和利用的。
12.模糊性特徵:系統與系統內的個體之關聯信息及系統的自有特徵通常是模糊的。
13.模型性特徵:系統是可以通過建立模型進行研究的。
14.因果性特徵:系統與系統內的個體是具有因果關係的。
15.整體性特徵: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超越於系統內個體之上的整體性特徵。
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資源,控制其他程式運行並為用戶提供互動操作界面的系統軟體的集合。
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負責管理與配置記憶體、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檔案系統等基本任務。
醫學定義
系統是生物機體內能夠完成共同生理功能而組成的多個器官的總稱。按照分法不同可以將人體分為八大系統,十大系統和十一大系統。
八大系統
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十大系統
皮膚系統(integumentary system)、骨骼系統(skeletal system)、肌肉系統(muscle system)、呼吸系統 (respiratory system)、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消化系統(digestive system)、泌尿系統(urinary system)、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內分泌系統(endocrine system)、生殖系統(reproductive system)。
十一大系統
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淋巴和免疫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功能
運動系統:運動系統由骨、軟骨、關節和骨骼肌等構成。起支架、保護和運動的作用。
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由神經元組成,是由中樞神經系統和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系統而組成。在體內起主導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調節個器官、系統的活動;另一方面通過神經系統的分析與綜合,使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達到人體環境的統一。
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由多種腺體組成。通過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島素、腎上腺素)對整個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和生殖起到調節作用。
循環系統: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淋巴管組成。它將消化系統的吸收的營養物質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組織和細胞,同時將他們的代謝產物及CO2運送到腎、肺、皮膚排出體外。以保證人體的新陳代謝不斷。
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吸入新鮮空氣,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使血液得到氧並排除Co2。
消化系統:有口腔、咽、食管、小腸、大腸等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供人體所需要的食物和能量。
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組成。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及代謝產物或毒素。
生殖系統:產生生殖細胞,繁殖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