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米曉燕,綏化學院中文系講師,青年學術骨幹,廣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師從胡大雷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魏晉南北朝方向研究生。曾發表過《高校校報的發展現狀與思考》、《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目的在先秦文學教學中的實現》、《孟子選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左傳精粹解讀》(張慶利、米曉燕、王麗英編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生平
米曉燕,1998年畢業於綏化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200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曾在哈爾濱市松江電機廠子弟中學任語文教師,2000年調入綏化師專,先任《綏化師專報》編輯,後調任中文系教師。現任綏化學院中文系講師、黑龍江省國語省級測試員。2005年,考入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2004年6月,獲得綏化學院第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05年1月,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學者邢海珍先生曰:“米曉燕,是女性中傑出的學者,必當有大造化。”。
米曉燕,《變一個角度去寫換一種心情來讀——正說<漢朝二十四帝>評介》(《綏化學院學報》)中云:“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中,漢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奠定了2000餘年封建社會的制度、規則、模式,而且其朝代之名也被用來命名一個古老的民族(漢族)和她所使用的文字(漢字).因此,漢朝在中國歷史上,往往具有旗幟性的意義.”。
米曉燕,《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的探頤之作——趙東栓<先秦哲學思想與文藝美學觀念>評介》(《綏化學院學報 》2006年06期)云:“美學來源於哲學,是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文藝美學雖然不是直接胎生於哲學,但其觀念卻受著哲學思想多方面的影響.這是趙東栓教授在《先秦哲學思想與文藝美學觀念》一書中立論的基礎,也是該書研究中國古代文藝美學觀念和理論的基本思路.綜合來看,該書探本尋蹤,溯源清流,具有明顯特點.”。
米曉燕,與著名學者張慶利先生合著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目的在先秦文學中的實現》,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目的分階段實現的研究與實踐》科研成果,從課程教學進程、學生思維發展的契合性和方便操作、典型示範的實踐性出發,成為大專院校推廣的標誌性課題成果。
米曉燕,《高校校報的發展現狀與思考》(《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03期):“從全國高校校報開始使用國內統一刊號開始,校報的正規化建設也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三年來,高校校報的發展現狀怎樣?如何加快校報的正規化建設?本文將結合部分高校校報的情況,分析高校校報存在的問題,並探索校報發展的新思路.”。
米曉燕,與鍾平合著《試析尹昌齡的辦善思想》(《文教資料》2006年33期):“尹昌齡作為民國時期的一個傳統士紳.他深受儒家倫理道德、禮儀教化思想的影響,這也反映在他辦善思想上,力圖維持並發揚儒家的倫理價值觀念,這種觀念的形成主要來自於他個人對這種傳統儒家倫理道德的保持發揚和他所接受的傳統教育背景.尹昌齡所生活的大變革時代,從西方的傳來的各種思想正衝擊著當時各階層的民眾,尹昌齡自然也不會置身於這種衝擊之外,尹昌齡的辦善思想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即建立現代社會救濟事業,進行"根本"救濟成為大勢所趨.本文試圖就尹昌齡辦善中所體現的這種矛盾複雜性做一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