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奪者戰爭

篡奪者戰爭

篡奪者戰爭,喬治·馬丁所著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中的著名內亂。篡奪者戰爭是一場為了推翻舊王朝坦格利安王朝而發起的戰爭。

概述

喬治·馬丁所著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中的著名內亂。

篡奪者戰爭是一場為了推翻舊王朝坦格利安王朝而發起的戰爭,又稱為 勞勃的反叛。參戰勢力波及全七大王國。這次起義主要由艾德·史塔克、瓊恩·艾林以及勞勃·拜拉席恩(因此得名勞勃的反叛)領導。它持續了整整兩年。

伏筆

在戰爭爆發之前,伊里斯二世的統治十分殘暴,故被稱為“瘋王”,同時在一場比武大賽中伊里斯的長子:雷加·坦格利安在選擇愛與美的王后之時,雷加越過了他的妻子,多恩的伊莉亞公主,把冬雪玫瑰的桂冠給了北境的貴族小姐萊安娜·史塔克,使得比武場上的觀眾大為吃驚。後來雷加與萊安娜突然離去,這被許多人,包括萊安娜的家人以及深愛萊安娜的未婚夫勞勃·拜拉席恩視為誘拐。雷加與萊安娜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還不得而知,不過雷加的行為所激起的義憤最終導致了篡奪者戰爭。

相關事件可以參見錯誤的春天。

導火索

已經與勞勃·拜拉席恩訂婚的萊安娜·史塔克名義上是被雷加王子綁架,其實是二人相愛而私奔(各大家族並不知道真實情況)。雖然霍斯特·徒利一再懇求耐心對待,但萊安娜的哥哥布蘭登·史塔克(臨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之兄)仍然無法忍受怒火,動身前往君臨欲討說法。他完全忘記了禮數,竟然逕自衝進紅堡,叫囂著要雷加王子出來領死。國王伊里斯二世當然無法容忍這等無理行徑,以威脅、密謀謀殺王子的罪名,逮捕了布蘭登和其陪同人員(他的侍從伊森·葛洛佛、喬佛里·梅利斯特、凱勒·羅伊斯以及鷹巢城公爵瓊恩·艾林的侄子兼繼承人艾伯特·艾林)。

國王伊里斯二世,自暮谷城之亂中被囚禁數月後,脾氣越發的古怪。他很可能擁有三眼烏鴉和綠先知的能力,看到一些令他瘋狂的景象,所以口中反覆咆哮著“燒死他們,燒光所有人!”,他的精神狀態每況日下。面對此時的情況,下令所有犯人的父親都必須南下回應對他們的兒子們所犯罪行的指控。當父親們趕到君臨時,「瘋王」下令不經審判、立即將父親與兒子們一併處決。伊森·葛洛佛是唯一的倖存者。瑞卡德·史塔克公爵(臨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之父)要求比武審判,卻被活活燒烤致死。他的大兒子布蘭登之後被綁在特別訂製的刑具之上,目睹父親被火燒烤。在為了營救父親的奮力掙扎中,被刑具上的機關勒死。

之後,“瘋王”伊里斯二世又要求瓊恩·艾林交出兩位養子勞勃·拜拉席恩與艾德·史塔克的頭顱,艾林拒絕了命令並率先在東境舉起了反叛大旗。繼承了臨冬城公爵爵位的奈德,也在北境發起了反叛。篡奪者戰爭正式爆發。

戰初形勢

交戰雙方 交戰雙方

一方是坦格利安家族、提利爾家族、馬泰爾家族,主要將領為雷加·坦格利安、“紅毒蛇”奧柏倫·馬泰爾,占有君臨、多恩、高庭等,包括有七國中的河灣王國、多恩王國及君臨的皇室封地以及其它王國中擁護皇室的領主封地。

一方是史塔克家族、拜拉席恩家族、艾林家族、徒利家族,主要領主是艾德·史塔克、勞勃·拜拉席恩、瓊恩·艾林、霍斯特·徒利,占有臨冬城、鷹巢城、奔流城、風息堡等,包括有北境王國、谷地王國、河間地王國、風暴王國。

當瓊恩·艾林公爵大舉義旗時,他的許多封臣站在了國王這邊。其中最主要的有格拉夫森伯爵,他召集了其他保皇派,幫助他阻擋義軍進入港口海鷗鎮。艾德·史塔克決定自行北上經由五指半島返回北境。而勞勃·拜拉席恩則跟隨義軍攻陷了海鷗鎮。勞勃乘船重返風息堡。就這樣,艾德與勞勃召集了各自的封臣,義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艾德與凱特琳、瓊恩·艾林與萊莎的雙雙結合,標誌著史塔克家族、徒利家族與艾林家族的聯合,徒利家族就此加入義軍的陣營。然而,與谷地類似的情況也在河間地上演,並不是所有徒利家的封臣都願意跟隨封君、舉起反旗。萊格家族、戴瑞家族與慕頓家族依舊忠誠於坦格利安王室,而佛雷家族在局勢明朗化之前一直保持著曖昧的態度,瓦德·佛雷率領的軍隊直到三叉戟河之役中反叛軍獲得勝利後才趕到戰場。從此以後,他的封君霍斯特·徒利就稱他為「 遲到的佛雷侯爵」。

在所有起義勢力聚首後,一致決定勞勃成為起義領袖。因為他的祖母是伊耿五世之女雷拉·坦格利安。除了「瘋王」伊里斯二世、他的孩子和孫子以外,勞勃是最有力的王位繼承人。

作為回應,伊里斯二世召集他自己的封臣。所有坦格利安家族的封臣一致回應表示忠誠。提利爾家族和馬泰爾家族與各自的封臣都表示願意忠於鐵王座,其中包括雷德溫家族與海塔爾家族。然而,新近辭去國王之手之職的泰溫·蘭尼斯特公爵與其領導的蘭尼斯特家族,卻公然無視坦格利安王室的召喚。鐵群島的葛雷喬伊家族在戰火中一直保持著中立。

主要戰役

盛夏廳之戰

篡奪者戰爭形勢圖 篡奪者戰爭形勢圖

此戰役實際指的是一日內的三次戰鬥。那一日,勞勃於盛夏廳的廢墟先後擊敗卡伏倫伯爵和格蘭德森伯爵,擊殺費爾伯爵(這些貴族均為風暴地忠於王室的力量),三奏凱歌。戰後,格蘭德森伯爵、卡伏倫伯爵與費爾伯爵的兒子「銀斧」加入了勞勃的起義軍。

勞勃在得勝後,帶領俘虜返回了風息堡(史坦尼斯回憶在風息堡內看到勞勃和這些俘虜把酒言歡)。據分析,勞勃返迴風息堡可能是希望在自己擊敗了風暴地的保王黨後,能集結更多的軍隊(特別是那些牆頭草貴族)。隨後,他率領部隊西進到達與河灣地的邊界,根據分析,他的這一行動可能是為了迎擊河灣地貴族(以高庭為首,忠於王室)的攻擊,保障風暴地的安全。勞勃離開後,給風暴地和風息堡只留下了少量部隊,由勞勃的二弟史坦尼斯統領,小弟藍禮年幼也留在風息堡。

白楊灘之戰

在風暴地的領主們團結一心、跟隨勞勃·拜拉席恩舉起義旗後,勞勃將他的弟弟史坦尼斯·拜拉席恩留在指揮防務,自己則向西挺進白楊攤。河灣地的白楊灘,效忠於高庭並是一座忠於坦格利安家族的堡壘。勞勃可能想通過奪取白楊灘,確保風暴地軍隊的西面側翼不受提利爾家族的部隊威脅(提利爾可以召集王國範圍內數量最多的部隊)。否則,他可能被藍道·塔利擊敗。

在藍道·塔利伯爵的指揮下,提利爾軍隊的先鋒對勞勃·拜拉席恩的軍隊發起衝擊,戰鬥開始。塔利的部隊擊潰了勞勃的部隊,勞勃被迫趕在提利爾的主力加入戰局前提前脫離戰場。

之前效忠坦格利安家族的卡伏倫伯爵,在盛夏廳之戰被俘後加入了義軍。在白楊灘為勞勃戰鬥時被藍道·塔利伯爵砍倒。藍道伯爵將他的頭呈給了伊里斯二世。河灣地方面,一條傷亡記錄提及,梅斯·提利爾公爵的侄子昆丁·提利爾爵士在戰鬥中陣亡了。

提利昂·蘭尼斯特評述這場戰鬥的結果是非決定性質的,因此很有可能這場戰鬥規模並不是很大,勞勃的軍隊並沒有蒙受太多的損傷。然而,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提利爾主力軍隊,勞勃無可奈何,只得將部隊抽離風暴地,北上尋求與他的盟友聯合。為此,他向河間地急速進軍。另一方面,勞勃將部隊帶離風暴地,使得勝利的提利爾軍隊能夠入侵風暴地,並包圍了由勞勃弟弟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把守的風息堡。

鳴鐘之役

白楊灘之戰失利之後,勞勃·拜拉席恩從風暴地與河灣地交界處揮師北向。他很可能希望與他的同盟史塔克軍丶徒利軍和艾林軍會合。從白楊灘到石聖堂間發生的事尚未可知,但在途中勞勃受傷,戰鬥發生前他正在聖堂處躲避搜查者。

瓊恩·柯林頓控制了小鎮之後,他派出士兵搜查勞勃·拜拉席恩。可徒利史塔克聯軍到達石聖堂時,他們仍未能找到他。雙方開始激烈的交火。瓊恩·柯林頓重傷了霍斯特·徒利並殺死了瓊恩·艾林的繼承人及侄子丹尼斯·艾林。 這時勞勃現身並(很有可能與他的追隨者一起)發起了反攻。雖然勞勃在事後堅持說是艾德·史塔克奠定了這場勝利,但反攻的確逆轉了戰役的走向。瓊恩·柯林頓意識到戰敗已無法避免,便指揮餘部撤退。
鑒於激烈的戰鬥及戰鬥發生的位置(城鎮,巷戰),瓊恩·柯林頓能將部隊集結在一切並指揮撤退堪稱英勇。儘管如此,國王伊里斯二世並不這么認為。由於對起義軍鎮壓的失敗,國王剝奪了他的封地,並驅逐了他。此次敗局讓國王伊里斯認識到勞勃叛亂並非一個不法領主的一時興起,而是繼戴蒙·黑火後對坦格利安家族統治最大的威脅。

三叉戟河之役

三叉戟河之戰可說是篡奪者戰役中的逆轉之一,在鳴鐘之役被打敗後,國王伊里斯二世最終意識到,起義軍才是坦格利安家族的主要威脅,也許是自從戴蒙·黑火之後對王朝最大的威脅。起義軍在綠叉河的東岸集結,當史塔克拜拉席恩聯軍與徒利艾林聯軍會合之後,他們的力量已足以威脅君臨城。在勞勃·拜拉席恩的指揮下,他們沿著國王大道向南行軍,來到渡過三叉戟河的主要渡口。

於此同時,雷加·坦格利安王儲重新出現並掌握了保皇軍的指揮權。國王伊里斯有失風度地提醒馬泰爾家族伊莉亞公主在他們的手裡,並派遣她的叔叔——御林鐵衛成員勒文·馬泰爾率領一萬多恩軍隊沿國王大道北上,在三叉戟河與雷加的保皇軍會師。同時巴利斯坦·賽爾彌爵士和喬諾索·戴瑞爵士被派出去把瓊恩·柯林頓的四散的軍隊集合起來,也加入雷加的保皇軍。而且,雷加已經勸服他的父親尋求泰溫·蘭尼斯特的幫助。儘管保皇派貴族梅斯·提利爾和派克斯特·雷德溫正率領海陸兩軍圍攻風息堡,南方的軍隊卻沒有一支被要求北上。最後,雷加率領下的四萬保皇軍沿著國王大道北上來到三叉戟河的主要渡口,這正是起義軍最有可能的行軍線。

戰鬥發生在三叉戟河的綠叉河上,後世稱為紅寶石灘的渡口處。勒文·馬泰爾親王率領的多恩軍隊對陣勞勃的左翼。林恩·科布瑞爵士在父親受傷之後拾起了他的劍,發動衝鋒衝破了多恩軍隊。在這場猛攻中,林恩爵士遇到已經受傷的勒文親王,隨後經過一番打鬥,他殺死了勒文親王。在這場戰鬥中,“無畏的巴利斯坦”殺死數名敵人,勞勃本人也親臨戰鬥,並與雷加展開了一對一的決戰。

雖然有很多偉大的貴族和騎士在這場戰鬥中或殞命沙場,或青史留名,然而決定這場戰鬥的勝負的,是勞勃用戰錘一擊殺死雷加的那一刻。這一擊力道之大,使得雷加盔甲上用來裝飾的紅寶石都紛紛碎裂,掉入河中,這也是紅寶石灘名字的由來(敵我雙方的士兵同時停止戰鬥,去撿雷加的紅寶石)。群龍無首的保皇軍潰不成軍,四散奔逃。

這場戰鬥的勝利確定了戰爭的勝負。起義軍打通了通往君臨的道路。保皇軍僅存的力量已投入到風息堡之圍中,而此時蘭尼斯特家族的援軍也正朝君臨趕來。勞勃在此次戰鬥中負傷,所以艾德·史塔克率軍沿國王大道南下直取首都,爭取在蘭尼斯特援軍到來之前抵達君臨。

奄奄一息的巴利斯坦爵士被帶到勞勃面前。以波頓為首的貴族要求處死巴利斯坦。勞勃因為欣賞巴利斯坦的勇氣,加上塞爾彌家族是風暴地的封臣,不僅免他一死,還讓自己的學士為他療傷。

君臨淪陷

君臨淪陷發生於起義爆發後的一年。之前一直保持中立態度的泰溫·蘭尼斯特公爵揮師君臨,依靠大學士派席爾的幫助詐開城門,並以勞勃的名義在君臨城內洗劫。伊里斯在得知一切後,傳喚他的火術士羅薩特點燃布滿君臨的野火。

伊里斯命令御林鐵衛之一詹姆·蘭尼斯特去殺了他的父親。然而,詹姆卻殺了羅薩特,繼而在鐵王座上謀殺了伊里斯(就是詹姆外號“弒君者”的由來)。泰溫又派格雷果·克里岡及亞摩利·洛奇以極其殘暴的方法清剿了坦格利安王室剩餘的成員:伊莉亞公主、伊耿王子(現已證明可能未死)和雷妮絲公主。艾德不久後到來卻發現詹姆坐在鐵王座之上,之下是伊里斯的屍體。對待坦格利安王室成員的暴行引發了艾德與勞勃的激烈爭執,艾德獨自一人領兵南下,完成最後的戰事。

至此,大的戰事都已結束,坦格利安王朝已經覆滅。

進軍龍石島

風息堡之圍解除之後,史坦尼斯領命率領艦隊攻打坦格利安最後的要塞龍石島。在君臨淪陷前的九個月或更早之前,蕾拉王后就帶著韋賽里斯王子隨著威廉·戴瑞爵士逃往龍石島。在王后誕下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後身亡。與此同時,一場狂烈的風暴摧毀了停泊著的坦格利安王家艦隊。

在史坦尼斯率軍到來前,龍石島的守軍已經動搖打算投降,威廉爵士和少數衛士將韋賽里斯、丹妮莉絲以及她的奶媽偷運到布拉佛斯。在那兒,最後的坦格利安血脈開始了他們的流亡生活。

極樂塔之戰

在三叉戟、君臨和風息堡都不曾見到亞瑟·戴恩爵士、奧斯威爾·河安爵士以及御林鐵衛隊長傑洛·海塔爾爵士的身影。他們奉命守衛著一座名為“極樂塔”的塔樓,它位於多恩的赤紅山脈。雷加王子將萊安娜·史塔克安置其中。艾德在解除風息堡之圍後,與六名屬下(霍蘭·黎德、威廉·達斯丁、伊森·葛洛佛、馬丁·凱索、席奧·渥爾和馬克·萊斯威爾)一同前往極樂塔欲尋回萊安娜。七對三,只有艾德和霍蘭活了下來。萊安娜要艾德遵守一個諾言,並在不久後死去。此後,艾德前往星墜城將亞瑟的佩劍黎明還給他的妹妹亞夏拉·戴恩。然而,不久後,亞夏拉卻跳海身亡。

結局

起義最終取得成功,坦格利安家族被趕下了權力頂端,家族成員也被盡數屠戮,僅有的兩名倖存者韋賽里斯·坦格利安與丹妮莉絲·坦格利安(還有雷加的兒子伊耿)流亡狹海對岸。勞勃·拜拉席恩登上了鐵王座,並任命瓊恩·艾林為他的國王之手。由於萊安娜·史塔克在被雷加·坦格利安“綁架”後喪命,勞勃娶了瑟曦·蘭尼斯特為後。艾林遠赴多恩簽訂停戰協定,七大王國最終在新任國王勞勃一世的名下重歸一統。

影響

七大王國名義上雖重歸一統,但各領主間各懷鬼胎。拜拉席恩王朝雖然建立,但卻未能保持應有的穩定,反而篡奪者戰爭成了之後五王之戰的鋪墊。而因為君臨淪陷時蘭尼斯特家族殺害了伊莉亞公主,因此與馬泰爾家族存在仇恨,勞勃與瑟曦的婚姻也為後來的混亂埋下伏筆。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受封龍石島,心中也存在怨恨。因此拜拉席恩王朝的統治埋藏危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