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縮

節縮。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辟“節縮”一節,定義曰:“節短語言文字,叫做節;縮合語言文字,叫做縮。節縮都是音形上的方便手段,於意義並沒有什麼增減。”並指出節縮有湊就對偶音節或者形成錯綜的效果。陳先生所說的節縮是廣義的節縮,包括語音上的“合音字”,如“不可”縮為“叵”,“何不”縮為“盍”,“之於”縮為“諸”。這一類縮合現象,今天通常看作是辭彙現象,稱之為“兼詞”。作為古漢語特殊修辭的節縮,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名的節縮。王勃《滕王閣序》:“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楊意”即楊得意的節縮,“鍾期”即鍾子期的節縮。二是成語的節縮。如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轉側床頭,惟思自盡。”“轉側”乃“輾轉反側”的節縮。“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搶呼”乃“呼天搶地”的節縮。梁啓超《潭嗣同》:“榮賊並非推心待慰帥者。”“推心”即成語“推心置腹”的省寫。

【定義】

節縮也叫“簡縮”,就是為了使語句簡明、節拍協調或其他修辭目的,把一些音節過多的詞語加以刪節或合併,而其意義並不增減或改變的一種修辭方法。
【要素】
①把一些音節過多的詞語刪節或合併。②意義並不改變。這是節縮修辭格的兩個基本要素。
【例文】
①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②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
(《論語·公冶長》)
③寶玉笑道:“明兒你閒了,只管來找我,別和他們鬼鬼祟祟的。這會子我不得閒兒;明日你到書房裡來,我和你說一天話兒,我帶你園裡玩去。”說著,扳鞍上馬,眾小廝隨往賈赦這邊來。
(清·曹雪芹《紅樓夢》)
④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孟子·梁惠王下》)
⑤“啊呀,我的書記大人,你是不是吃了炮藥了,肚子裡哪兒來這么大的火兒呀?”張老疙瘩哭喪著臉,顯出很委屈,“你是不是對我們這個破爛大家還有些留戀?我看出來了,是有點。要說呢,我也留戀。……話又說回來,鍋里的飯不夠吃,總不能大家守著它挨餓呀!你說我說的對不對?”見鞏大明不吱聲,張老疙瘩又說下去,“咱哥倆一個鍋掄馬勺這么多年,你肚子裡的心思我能不知道?”
“你知道個屁!”鞏大明仍然沒好氣。
“甭管屁不屁,你聽我說。”張老疙瘩也不生氣,“你就像老爺子看著兒子們分家——老爺子總希望大家在一起過,紅紅火火,兒孫滿堂。可是不行噢……”
(金河《不僅僅是留戀》)
【解析】
例①譯文: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以你的力量,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奈何不了,還說什麼太行、王屋呢?況且這挖出來的土、石放到哪裡去呢?”大伙兒七嘴八舌地說:“把它搬到渤海邊上和隱土的北邊去。”
這段古文說的是“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後一句中的“諸”是“之於”的意思,這裡將它合併成一個字,其意義不改變,這就是節縮手法。
例②的譯文為:顏淵和子路陪從孔子。孔子說:“何不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意拿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襖跟朋友一起使用,用壞了也沒有什麼不滿和遺憾。”顏淵說:“我願不誇耀優點,不表白功勞。”“盍各言爾志”的“盍”字是由“何不”二字急讀而成的合音字,其意思不變。
例③“別和他們鬼鬼祟祟的”中的“別”由“不要”這兩個字縮合而成,它們的意思一樣,並沒有改變。在這裡,使用“別”可以讓語言顯得更活潑。
例④譯文:有一天,孟子去見齊王說:“大王曾經把喜歡音樂的事情告訴莊子,有這件事情嗎?”齊王變了臉色說:“我並不是愛好古代的嚴肅音樂,只是愛好現在的流行樂曲罷了。”這是孟子勸齊王與民同樂,實行自己主張的仁政,最後達到“王天下”的目的。文中“有諸”的意思是“有之乎”,即“有這件事嗎?”作者將“之乎”兩字縮合成一個單音節字“諸”,使話語簡明。
例⑤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張家溝大隊實行生產隊統一管理的包乾到戶責任制,大伙兒都非常高興,只有大隊黨支部書記鞏大明想不通,老貧農張老疙瘩正在勸他。對話中的“甭管屁不屁”中的“甭”,是“不用”的意思,也是這兩個字的合音字。

【種類】

節縮可以分為節短和縮合兩種類型。
【特徵】
1.節短
節短是把較長、較多的語言文字刪節、壓縮為較短的又保存原有含義的語言文字,一般用於地名、人名、書篇名、日期、機構名、官職名、物品名、事物名稱等。
(1)用於節短地名的。如:
①夫燕亦勃碣之間——都會也。
(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傳》)
勃碣,是渤海和碣石的節縮。
②陝甘寧。
這是陝西、甘肅、寧夏三個省份的節縮。
(2)用於節短人名的。如:
①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
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唐·王勃《滕王閣序》)
楊意,是由“楊得意”節縮而成;鍾期,是由“鍾子期”節縮而成。其節縮的目的,是為了合乎四六駢文的要求。
②熊慶來慧眼識羅庚,華羅庚睿目識景潤。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
羅庚,指華羅庚;景潤指陳景潤。
(3)用於節短書篇名的。如:
①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太史公自序》)
不韋指呂不韋;《呂氏春秋》這本書篇名內含六論、八覽、十二紀,《呂覽》是它的節短書名。
②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作者就這篇文章將它節短為孔子話中開頭的兩個字,以《學而》為篇名。
(4)用於節短日期的。如:
①“三一八”慘案。
這是指1926年3月18日,北京十餘萬民眾集會抗議,示威遊行,向段祺瑞執政府請願,要求拒絕八國聯軍通牒。段祺瑞執政府竟令衛隊開槍鎮壓,民眾死傷無數。“三一八”慘案就是“三月十八日”發生的慘案的日期節縮。
②五四青年節。
這是國家法令規定的節日,是中國人民為了紀念標誌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五四運動,“五四”就是日期“五月四日”的節短。
(5)用於節短機構名的。如:
①人大。
這是由“人民代表大會”節縮而成的。
②左聯。
這是由“左翼作家聯盟”節短而成的。
(6)用於節短官職名的。如:
①杜預復薦之於常,宜補黃散
(《晉書·陳壽傳》)
黃散,是古代官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的節短。
②政委。
這是“政治委員”的節短之稱。
(7)用於節短物品名的。如:
①彩電。
這是“彩色電視機”的節短之稱。
②空調。
這是“空氣調節器”的節短之稱。
(8)用於節短事物名稱的。如:
①軍訓。
這是“軍事訓練”的節短之稱。
②高考。
這是由“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節縮而成的。
2.縮合
縮合是把複音詞壓縮糅合為單音詞,而其原有意義不改變的節縮手法。常見的有“諸”、“別”、“甭”、“廿”、“卅”、“孬”、“盍”、“叵”等。如:
①成述其異,宰不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這段文字中的“諸”是“之於”的縮合,其古文大意是:“成名向縣官講述了這隻蟋蟀的奇特本領,縣官不信。於是讓它與別的蟋蟀搏鬥,全都被它擊敗。又讓它試著和雞斗,果然和成名說的一樣,連雞也鬥不過它。於是縣官獎賞了成名,又將它獻給了巡撫。巡撫大人十分喜歡,用金籠子裝著把它獻給了皇帝,並且詳細介紹了它的本領。”所以這種將複音詞“之於”壓縮成“諸”就是縮合手法。
②二人你一句,我一句,正鬧著,只見有個老嬤嬤進來,傳鳳姐的話說:“明日有人帶花兒匠來種樹,叫你們嚴緊些,衣裳裙子,別混曬混晾的。那土山上都攔著圍幕,可別混跑。”
(清·曹雪芹《紅樓夢》)
文中的“別混曬混晾的”、“可別混跑”兩句話中的“別”字是單音字,它是複音詞“不要”的縮合,也是“不要”的意思。兩者意思並沒有變動,所以是節縮中的縮合手法。
③她男人其實沒死。“在押”期間,孫桂貞和小叔子去見過他一次。男人說:“你們甭擔心,我沒做什麼犯法的事兒,是因為軍長吃慣了咱們館子的菜,就把我接來了,怕往後吃不著嘍。”
(霍達《紅塵》)
“你們甭擔心”中的“甭”也是由複音詞縮合而成的單音字,它的相同意思的複音詞就是“不用”這兩個字。
④今古文《春秋》二十、三十皆作艹、卅,唐《石經》猶然。孔穎達撰《正義》,始改舊文。
(清·惠棟《讀說文記》)
這是一段資料文字,在《讀說文記》中提到的“二十”、“三十”分別可以說成“艹”、“卅”。這雖然是古代的資料,說明在古代經常用到。這種用法現在我們也是可以看見的,比如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中的“卅”便是由“三十”縮合而成的。這種由複音詞壓縮成單音字的手法便是節縮中的縮合修辭格。
⑤老木匠懶洋洋地伸了伸胳膊腿兒,迷迷糊糊過去了。像是睡著了,又像是沒有睡著,腦子裡老是轉著幾十年前、幾十年後的事兒。……俺黃家子子孫孫在世為人、下地為鬼,沒出過一個孬種!舊社會也好,新社會也罷,提起黃家溝老黃家的木匠,哪州不知,哪縣不曉!
(王潤滋《魯班的子孫》)
“沒出過一個孬種”中的“孬”上面部分是“不”,下面部分是“好”,其實“孬”字就是由這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不好”。這不但是意思上的相同,而且是字形上的合併,所以也屬於縮合手法。

【比較】

節短與省略
節縮格與省略格這兩種修辭手法都是為了使語言簡明,而將詞語刪除。尤其是節短,它刪減了將較多的詞語,比較難辨認。不過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節縮是把原來較長的、音節較多的詞語刪節為音節較少的詞語;省略則是憑藉一定的語言環境而將話語中可以省略的成分省去,這些省略的成分可以明確補充出來。如:
①所論事大,垂之萬葉。宜並集中、秘群儒,人人別議。
(《魏書·禮志》)
這句話運用的是節縮修辭格。“宜並集中、秘群儒”中的“中”、“秘”是古代官府“中書省”、“秘書省”的刪節。它們屬於節縮中的機構節短手法,是將音節比較多的詞語刪節為音節較少的詞語。
②那樣的鄉村教育,我們既然絕對排斥,哪裡可以讓一個濫竽的人擔當其事?
(葉聖陶《倪煥之》)
這句話運用的也是節縮修辭格。“哪裡可以讓一個濫竽的人擔當其事”中的“濫竽”是由成語“濫竽充數”刪節而成的。因為這個成語有四個字,音節比較多,所以作者便用節縮手法,將“濫竽充數”刪節成“濫竽”,其含意不變。這和省略手法很相似,但省略一般是句子成分的省略,所以這個句子還是屬於節縮手法。
③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見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魯迅《祝福》)
這裡運用的是省略手法。段各句省略的主語是“我”,它是承接上文中的主語而下的,可以明確地補充出來,在這裡也完全可以省略,所以是省略修辭格。
④趙老丁四呢?
四嫂他挖溝去了。
趙老好小子!他算有了進步!
四嫂有了進步?哼!您等著瞧!他在外面受了累回來,我的罪過可大啦!他橫挑鼻子豎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馬功勞,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對!
趙老就對付著點吧!你受點委屈,將就將就他。不管怎么說,他現在總是為人民服務哪,還真賣力氣,也怪難為他的!
(老舍《龍鬚溝》)
這段對話運用的是省略修辭格。趙老問四嫂“丁四呢”完整的意思應該是“丁四到哪裡去了?”四嫂回答“有了進步”,省略了一個主語“丁四”。這些省略的句子成分都可以明確地補充出來,所以這是省略手法。

【避忌】

1.忌隨意濫用。
運用節縮要適合一定的內容和情境,先要看內容是否可以節縮,然後再看節縮後是否會使含義模糊,或是更加簡潔有力,而不能隨意濫用,以免弄巧成拙,貽笑大方。
好的例子如:
①正當德子媳婦動人的敘述吊住了大伙兒的胃口,幾十雙耳朵急等著聽“下回分解”的時候,斜刺里殺出個程咬金。德子在屋裡坐不住了,“噌”地下了床,站在房門口說:“得了,得了,陳芝麻爛穀子的,甭抖落了!”
(霍達《紅塵》)
這段文字中最後一句話“甭抖落了!”的“甭”是“不用”的意思,用在這裡,既沒有改變它的意思,也沒有什麼地方含糊不清,相反還使語言簡潔活潑、乾脆有力。
②統戰。
這是“民族統一戰線”的縮合,它雖然將本來是六個字的詞語縮合成兩個字,但其含義清楚,意思也沒有變。
病例分析:
我愛中解軍。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含義模糊,讓人捉摸不定,是“我愛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解軍”是一個人的名字呢?所以運用節縮手法,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能用則用,不能用就不要硬用,以免不倫不類,貽笑大方。
2.忌混淆於省略格。運用節縮,一定要避免將節短和省略混淆。詳見【比較】。
【作用】
1.運用節縮修辭格,可以使說話簡短,書寫簡便,或形成錯綜變化的效果。如:
①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孟子·梁惠王下》)
這兩句古文的意思是:齊宣王問孟子說:“商湯把夏桀流放了,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嗎?”
孟子回答說:“史書上記載著這些事。”
文中“有諸”是“有之乎”、“有這些事嗎”的意思,運用的是節縮手法。通過節縮,使說話簡短又清楚,而且書寫方便。
②前面賈母一片聲找寶玉。眾人回說:“在林姑娘房裡。”賈母聽說道:“好,好!讓他姐妹們一處玩玩兒罷。才他老子拘了他這半天,讓他松泛一會子罷。——只別叫他們拌嘴。”
“只別叫他們拌嘴”中的“別”在前面已提到過,是“不要”的意思。通過這種縮合手法,使得語句簡短,也使聽話的人覺得簡潔、親切一些。
③遼吉黑。
遼寧、吉林、黑龍江簡稱為遼吉黑,原本七個字通過節縮馬上便變成了三個字,給我們的書寫和說話帶來很大的方便,不用記一大堆繁複的字眼。特別是在速寫的時候,更讓人感到很簡便。
2.運用節縮修辭格,可以調整音律,使聲韻和諧。如:
①叵耐靈鵲多滿語,
(唐·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二)》)
這四句詩是摘引全詩的最後部分,“那作商人婦”一句中的“那”字,是“奈何”這兩個字的縮合,意思上並沒有增減。“那作商人婦”如果寫作“奈何作商人婦”,整首詩就顯得不協調了。所以使用節縮手法,可以調整音律,使音韻和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