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亮最後一次伐魏,經樂城(在今城固縣東)沿小河口道至西江口後,折北行,復循褒斜道北段出斜谷口,進駐五丈原,與司馬懿指揮的魏軍對峙於渭水南北。
斜谷口與褒水上源一段褒斜道位於秦嶺南麓,呈東北西南方向布設。褒斜道為交通幹道,其北側有一些溪谷溝通秦嶺南北,形成谷道。較大谷道有二:一為由今太白縣西南的兩河口北去,循紅岩河(褒水上源)支流七里川上行,越秦嶺,沿馬尾河而下,至槐樹坪出山口,直達渭水岸邊;一為由太白縣東側的塘口街北去,循上河至秦嶺梁頂,越過秦嶺,沿伐魚河而下,至金盆里東側出山,亦達於渭水岸邊。這兩條谷道是通往寶雞(陳倉)、鳳翔的捷徑。馬尾河一線,今已成為寶雞市通往太白縣的公路線。
諸葛亮利用斜谷道伐魏時,指揮部設在五丈原。為了鉗制魏軍,在馬尾河谷和伐魚河谷均駐有小股兵力,進行防守或巡邏。
伐魚河谷道,位於五丈原和馬尾河谷之間,谷形如簸箕,又稱“箕谷”。據學者考證,伐魚河本名“伐魏河”,以諸葛亮曾用以伐魏而得名。由於關中人土音“魚”、“魏”不分,相沿日久,“伐魏河”就訛轉為“伐魚河”了。伐魚河沿岸有棧道壁孔遺蹟多處及“姜太公釣魚台”1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閏三月立有《姜太公釣魚碑記》1塊,記述這條谷道是明代虢川巡檢司經塘口、關堡至寶雞縣的通道。《三國志》中所記“箕谷”,“在縣(今寶雞市)東南六十五里”[171]。《南山谷口考》記:“在寶雞縣東南六十五里,有箕谷水(伐魚河),北入渭。”漢中市博物館館長郭榮章在考察褒斜道時,走訪太白縣地方志辦公室和太白縣文化館的有關人士,均稱,箕谷就是太白縣塘口街北側上河與伐魚河相溝通的秦嶺山中的一條谷道。緣谷道北行至渭水岸邊,東可至眉縣,循斜谷大道北出,亦可徑至眉縣。五丈原居於箕谷和斜谷口之間,諸葛亮布軍於此,對積石原(今蔡家坡)威脅很大,所以,當時魏將司馬懿督軍於渭水北側以待之,蓋為防備諸葛亮由斜谷或箕谷出兵發動攻擊。
諸葛亮寫給其兄諸葛瑾的信謂:“綏陽小谷,山崖絕險,溪水縱橫。”就伐魚河谷道和馬尾河谷道的地形說,都是“山崖絕險,溪水縱橫”,所以,有學者認為箕谷和綏陽穀道是一條谷道。就地理方位說,馬尾河谷臨近陳倉,出此谷道,易於偵察駐陳倉魏軍的動靜,並在心理上給魏軍造成威脅,故另有學者認為諸葛亮所說的綏陽穀道乃馬尾河谷道。1975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魏雍州圖》中,標有綏陽小谷,其位置在古陳倉縣東南,即今太白縣至寶雞市的路線。清末民初的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編制的《歷代輿地圖》,稱馬峪河即古之綏陽小谷。馬峪河今名馬尾河,與褒水上源的支流七里川水隔秦嶺南北分流。褒谷在史籍中常以斜谷概之,故《水經注·渭水》所云“水自斜谷分注綏陽溪”,即此意。
馬尾河谷地勢陡峻,站在河谷側畔的山麓之上,可望見秦川田隴。從軍事作用而言,利用此谷道設觀察哨,易於察看渭水南北動靜。且居高臨下,易於守備。加之谷口靠近古代陳倉,是一理想的軍事巡邏路線。三國魏蜀相爭時,諸葛亮所說的巡邏兵所出的綏陽小谷道,應以今之馬尾河谷道當之。
1600年前的綏陽小谷道,今天發展成為渣油路面的公路,反映了古今選定道路路線有其共同的標準和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