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
【詞目】箍桶
【拼音】gūtǒng
【解釋】[truss] 用箍將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為所需形狀和確保接縫嚴實。
特點
箍桶匠的擔子與其他 手藝人的擔子相比有著明顯的特點,就是擔子的一頭有一個橢圓形的木桶,高度在40公分左右,桶蓋一半是固定,另一半是活動的,可以自由開啟,它的作用一是桶內用來放置各類工具,二是當作凳子使用,幹活時就坐在上面。使用的工具除了木匠正常使用的刨子、鋸子以外,還有許多特殊的工具,如外圓刨、板凳刨、削刀、刮刨、腳刨、內圓刨、斜鑿等等。外圓刨是“革字頭”的形狀,用於刨桶的外面;板凳刨,顧名思義形如板凳,只不過板凳有4條腿,而它確只有2條腿,長約60公分左右,寬15公分左右,刨鐵安裝在凳面的中央,使用時無腿的一頭擱在橢圓木桶上面,作用是刨桶幫板的兩個小面;內圓刨呈半圓形,用於鏟桶的裡面;削刀用來進行圓桶外的第一次加工;刮刨用來修飾桶口與桶底的平整;腳刨用來進行桶底安裝開槽之用;斜鑿主要用於一般工具加工不到的地方。還有許多小型的測量工具,如搭尺,圓尺,作用是用來控制桶的大小。另外必不可少的還有麻絲和油膩子,這兩樣東西是用來防漏的,製作油膩子可是箍桶匠的一項技術活,它是用桐油和石灰膏按一定比例,經過較長時間揉拌而成,其成分比例完全靠木匠自己憑感覺和經驗掌握,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
製作木桶在寧波起源很早,但具體時間已經無從考究。古時候,人們洗臉、洗澡都鍾愛木桶,木桶憑藉著自身堅固耐用、工藝精製、物美價廉的特點,成為尋常百姓家中必備的家居用品。
完整的箍桶製作遵循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步驟流程,共有四十多道工序。製作茶盤這樣的小件,一般的箍桶匠需要半天左右時間,而腳桶、浴桶這樣的大件,需要更久。在製作要求上,成品器具表面必須平整、木料光滑緊實,這才算得上基本合格。
過去,使用什麼樣的桶箍可以從中反映出這戶人家的 生活水平。桶箍分成 三六九等,最好的是銅箍,鐵箍次之,最差的要算竹箍。
技藝
箍,是箍桶匠的手藝精髓。箍,實則“捆”也。章炳麟《新方言•釋器》雲“《廣雅》:今人以繩束物曰捆,以金束物曰鍋(俗稱箍)。箍桶亦其一矣。”箍桶,就是用竹篾圈或鉛絲圈將破漏或爆散的木桶重新束緊修復,其技藝主要在於“箍”而不在於“制”。
當木桶出現如下幾種情況之一時就必須請箍桶師傅了:
第一種是鉛絲圈腐爛脫落致木桶爆散;
第二種是桶壁出現裂縫而泄漏及鉛絲圈老化;
第三種是桶底泄漏或坍塌。
送修的木桶除了第三種情況可以只更換桶底外,其餘的木桶,箍桶匠均按如下方法修復:
一是清除木桶內壁的附著物及檢查木板腐蝕狀況,如果桶壁或桶底有個別木板腐爛則應依樣仿製補上(木料由顧客提供);
二是根據木桶外壁上中下周長用適中鉛線製作2至3個3股螺紋狀鉛絲圈;
三是拆除廢舊鉛絲圈並將已散開的木板重新組合恢復木桶原狀,然後用新鉛線圈緊緊箍住木桶的外壁;
四是套入一塊圓木板(即桶底)並擠壓至底部,令桶壁與桶底吻合,再用木屑碎填塞其縫隙,以防泄漏。懂行的人都曉得,第三道工序是難度大、技術性強的關鍵環節,也是箍桶匠最得心應手的好工課。當然,給箍桶師傅一堆木塊,箍桶匠照樣能做一隻新的桶,這是箍桶匠最起碼的本領,若是連新桶也箍不起來,要想補好人家的舊桶破桶又談何容易呢。
箍桶的小技術不是一般的木工所能做得,奧妙就在於用土法計算圓周率,還要加上經驗靈活操作,才能箍得牢,不漏水。尤其是箍馬桶、提桶等中間呈圓鼓形的桶,更需精確用料精心計算。可是他們的地位卻很低,原因不是他們的技術簡單,而是所修的木桶並不高貴,何況還有尿桶糞桶,世俗的眼光和匠人操作對像的貴賤總是那樣密不可分。他們挑著一副帶有斧、鑿、刨、鋸等常用工具的擔頭,走出家門,爬山涉水,日曬雨淋,四鄉六里尋覓活兒乾,賺取微薄工錢,以維持生計,確也非易事。而且要求很高,盆、桶散了,少了一兩塊“牆”,要與原來的長短、厚薄、直弧一個樣,多一分少一分就“箍”不攏,拼不成。多費了功夫不說,浪費了木材,主人家就不高興,弄得不好,還要扣工錢,聽話頭。鐵絲年長日久多數鏽蝕了,稍一不慎弄斷了,就要用自帶的淬過火的鐵皮幫他箍好,用鉚釘鉚住。就這樣風雨兼程,東奔西走,各式各樣的難活尷尬活都得承接,如一天只有一兩筆生意,那就苦了。老話有“箍桶箍只桶,到頭還是窮”,說的就是這門行當的辛苦萬分。
趣談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起,箍桶業已在城市銷聲匿跡。留下來的或許是一些讓後輩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概念,譬如南京的箍桶巷,定會讓後人費思量。箍桶巷位於武定橋東南,南起馬道街,北至長樂路,相傳為明初富商沈萬三的箍桶匠居住處,故名。相傳明朝時,這裡居住的是江南首富沈萬三家的箍桶匠。他們手藝精湛,無人能及,慕名前來學藝的人特別多。名師出高徒,在他們的精心傳授下,學徒們的技藝得到了快速提高,都成了技藝高超的箍桶匠,並居住了下來。因此,這一帶就成了南京有名的箍桶行業一條街,人們就稱這裡為“箍桶巷”。箍桶匠們所用的木材、木料幾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加工,人們就給附近那條木匠居住的巷子也取了一個好記的名字“木匠營”。這兩個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不過,箍桶巷如今已經變成了寬闊的大馬路,哪裡還找得到箍桶的影子。
留下來的還有一個用箍桶來命名的新潮的理論:“箍桶理論”。那是春蘭的陶老總提出來的,他有沒有乾過箍桶這門當我們不知道,但他說得有板有眼,他說“一個企業的規劃如何定位,理論界盛行‘水桶理論’,就是量力而行,量體裁衣,有多少能力定多大目標。我們制定規劃的思路不是去研究現在有多少量,而是先假定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再來反覆平衡,置之死地而後生”。陶建幸這種說法被稱為“箍桶理論”,就是將一件有大困難的事,細細劃分為若干階段或部分,這樣,在細化後的每個階段,其困難就被大大縮小,直至縮小到其困難可輕易被克服,縮小到要實現在這個階段的小任務,完全具備客觀的可能,而幾乎沒有任何系統的風險干擾。箍桶匠聽到此說或許會笑落牙齒,不就是箍桶這么簡單的事嗎,用得著浪費這么多口舌嗎?你要讓人理解你的理論,就讓他們學一陣箍桶吧。
這個時代里誰還會去學箍桶,除非箍出來的全是文物珍寶。所以說,要不了幾年,隨著使用老式盆桶的人越來越少,箍桶匠的手藝將注定無人傳承,此行當終將劃上絕跡的句號。一同消失的,自然還有市井生活里那個親切的音符――“箍桶喔,箍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