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瓦過壟脊

筒瓦過壟脊

筒瓦過壟脊又叫元寶脊,多用於園山卷棚式屋頂的小式建築。過壟脊比較簡單,它在正脊線處塊折腰瓦和續折腰瓦與前後坡銜接,再用1~3塊羅鍋筒瓦和續羅鍋筒瓦蓋脊,筒瓦面上可採用裹壟(在每壟筒瓦表面再抹一層5~10mm厚的青白麻刀灰灰,並將灰壟上下捋順擼直,抹光壓實,再刷上青灰漿,叫筒瓦裹壟)或捉節夾壟(對每壟筒瓦進行勾縫補隙的全稱叫捉節夾壟。

基本概念

筒瓦過壟脊筒瓦過隴脊是用於筒、板瓦卷棚式屋面的一種“元寶脊”,它的施工方法完全與琉璃瓦或大式黑活屋頂的過壟脊一樣,這一般稱為小式黑活的大式作法。大式黑活筒瓦過壟脊與小式黑活筒瓦過壟脊,它們在瓦材和施工工藝上都是一樣的,它們的區分關鍵是看與其配套的垂脊如何做法,當垂脊做法為大式時,則為大式黑活筒瓦過脊當垂脊做法為小式時,則為小式黑活筒瓦過壟脊。

計算工程量

筒瓦過壟脊既可用於大式屋面也可用於小式屋面。筒瓦過壟以兩端壟外皮間距離以米計算工程量。簡瓦過壟脊以其鋪裝瓦件規格(1號瓦、2號瓦、3號瓦、10號瓦)在不同屋面上(裹、捉節夾壟)的長度設項,筒瓦過整脊按其鋪裝瓦件規格及其屋面上的長度以米計算工程量,套用其相應定額項目。

立馬關帝廟

院落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為關帝廟,中路和西路曾為太監住所。東路院落三進,由山門、前殿、正股和後殿組成。山門為硬山頂,過壟脊筒瓦屋面,鈴鐺排山。檐下施以金龍和彩畫,檐墊板為蘇式彩畫,做法獨特,可能與清末等級制度混亂有關。部分牆體為後期重砌紅磚,檻牆後期抹灰。門窗重修。山牆下鹼為城磚淌白牆,上身青磚消白牆,中部為五進五出抹紅灰軟心,兩側可見石挑。山面可見台基,台階不見。山門殿東西兩側各開旁門一個,筒瓦過壟脊屋面,磚作。現山門殿與東側院門間開隨牆門一個。山門殿東西兩側有隨牆廡房三間,連線一進院東西廂房,筒瓦過壟脊屋面,披水排山,梁架施以旋子彩畫。

立馬關帝廟 立馬關帝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