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筒棕
端午節吃筒棕,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筒棕,又叫“角黍”、“粽子”。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相關詞條
-
吹火筒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狹葉繡線菊的全株。 【採集】全年可采,以夏、秋花葉茂盛時採為佳。 【功用主治】通經,通便,利尿。
植物介紹 植物形態 另類解釋 科屬介紹 相關連線 -
棕脈花楸
棕脈花楸(學名:Sorbus dunnii)為薔薇科花楸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的安徽、貴州、福建、廣西、浙江、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600...
形態特性 本種提示 藥用用途 其他屬性 -
空筒筒蟲
空筒筒蟲多呈半環狀,全長5-6mm,直徑5-6mm。全體黑褐色,具50餘個環節,每個環節具一棕色環,步肢多脫落。體輕,質脆,易斷,斷面中空。氣微,味淡,有毒。
別名 來源 原形態 生境分布 藥理作用 -
香樟筒天牛
幼蟲初孵幼蟲體長2~2.1mm,微黃白色,頭部棕黃色,上顎黑褐色;前胸背面淡黃色,密生棕褐色麻點。 老熟幼蟲體長14~21mm,黃色頭殼具光澤,前胸背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發生規律 防治方法 -
酸筒桿
酸筒桿 ,中藥名虎杖。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乾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
習性及特徵 藥用價值 -
咖喱雞丁棕
咖喱雞丁棕是一道美食,是由咖喱雞丁棕是以雞脯肉、土豆、咖喱 、粽葉 、糯米等食材製作而成。
簡介 製作 -
棕須天牛
編號:17275拉丁目名:COLEOPTERA中文目名:鞘翅目中文科名:天牛科拉丁科名:Cerambycidae中文亞科:溝脛天牛亞科拉丁亞科:Lami...
-
棕粑葉
棕粑葉,是一種常用來包粽子的葉子。
原 植 物 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來 源 英文簡述 -
長筒馬先蒿
長筒馬先蒿為玄參科植物長筒馬先蒿的全草或花。 生於高山、草甸及溪流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