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界亞運會

中國615141 泰國154 敘利亞111

日期:1982.11.19-12.4(為期16天)
參賽國家及地區:中國、韓國、日本、朝鮮、印度、泰國、菲律賓、緬甸、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馬來西亞、香港、蒙古、科威特、伊拉克、巴林、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黎巴嫩、敘利亞、阿聯、卡達、孟加拉、阿富汗、北葉門、南葉門、阿曼、寮國、伊朗、越南、馬爾地夫(共33個)
參賽人數:4500名
比賽項目:田徑、游泳、足球、籃球、舉重、摔跤、拳擊、射擊、排球、曲棍球、腳踏車、羽毛球、網球、體操、桌球、射箭、帆船帆板、手球、高爾夫、馬術、賽艇(共21個)
花絮:
1、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正式成立,全權負責大會事務
2、中國獲得獎牌榜首位
3、平1項射箭世界紀錄,創1項田徑當年世界最好成績
1982年11月19日——12月4日
本屆亞運會由印度承辦。印度是亞運會的主要發起國。亞運會聖火首先在新德里國家體育場上點燃,事隔30年印度再次承辦時,著實下了功夫,用18個月建成全部體育設施和有800棟印式小樓房的亞運村。全部工程幾乎都靠人工,尤其是靠印度婦女用頭頂運土來完成,因此被譽為印度婦女“用頭頂起的亞運會工程”。
來自亞洲33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亞運會22個大項的比賽,決出了199枚金牌。馬術、高爾夫球、手球、賽艇4項第一次被列入亞運會競賽項目。歷時16天的比賽中,有16個隊獲得了金牌,23個隊獲得了獎牌。獲得獎牌的國家和地區隊是歷屆亞運會中最多的一次。我國派遣了444人組成的龐大體育代表團,在參賽的18個項目中共奪得61枚金牌、51枚銀牌和41枚銅牌,在金牌總數上超過了歷屆亞運會第一名日本隊,躍舉亞洲首位。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和轉折。從此,中國作為亞洲體育強國展現於世界。日本隊獲57枚金牌、52枚銀牌和44枚銅牌,占第二位。獲得金牌總數第3至第6名的隊是:韓國(28)、朝鮮(17)、印度(13)、印尼(4)。
據不完全統計,在本屆比賽中各國選手共平1項射箭世界紀錄,創1項田徑當年世界最好成績,打破了一批亞洲紀錄,刷新了90多項亞運會紀錄。中國跳高運動員朱建華由於在男子跳高比賽中以2.33米的優異成績創造了當年世界跳高最好成績,被評為本屆亞運會唯一的最佳運動員。朝鮮運動員許吉山獨獲7枚金牌,成為本屆比賽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
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中國 61 51 41
日本 57 52 44
韓國 28 28 37
朝鮮 17 19 20
印度 13 19 25
印度尼西亞 4 4 7
伊朗 4 4 4
巴基斯坦 3 3 5
蒙古 3 3 1
菲律賓 2 3 9
伊拉克 2 3 4
泰國 1 5 4
科威特 1 3 3
敘利亞 1 1 1
馬來西亞 1 0 3
新加坡 1 0 2
阿富汗 0 1 0
黎巴嫩 0 1 0
巴林 0 0 1
香港 0 0 1
卡達 0 0 1
越南 0 0 1
沙烏地阿拉伯 0 0 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