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人不同於禽獸,毋庸置疑;人是一種大型哺乳類動物,亦毋庸置疑。
根據現代遺傳學研究,我們與另外兩種黑猩猩的基因組,有98%是相同的。若有從外太空來的動物學家,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將人歸類成“第三種黑猩猩”。我們對人類並不陌生,但是,人類是怎樣演化成今天的模樣的?人之所以為人,又是哪些關鍵因素的傑作?
對於人類的興亡史,我會分成五個部分討論。第一部涵蓋幾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直到一萬年前農業興起前夕打住。第二部則討論人類生命循環中的變化,那些變化與骨架的變化一樣,對語言和藝術的發展,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在聚焦於我們文化表現的生物基礎之後,第三部接著討論那些我們認為使“人異乎禽獸”的文化特徵。我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語言、藝術、農業這些引以為豪的文明標識。不過,使“人異乎禽獸”的文化特徵,也包括我總結為人類自然史記錄上的污點,例如吸毒。
除了吸毒,我們的陰暗特徵中,還有兩個可能引領我們走上毀滅的道路。第四部討論其中的一個:我們仇殺外族的潛能。另一個人類的陰暗特徵是:對環境日漸加速地破壞。這個行為其實也有不折不扣的動物原型,不幸的是,許多人仍然懷抱盧梭式的幻想,以為我們破壞環境的行為是工業革命以來的新鮮事。在第五部,我會細說人類經營環境失當的歷史,以戳穿那個幻象。
人類從動物界興起,同時,我們自毀的能力也加速成長。我們面臨的問題,的確發軔於動物根源。那些問題跟隨著我們,與逐漸增長的力量和人口一起成長,如今更是以驚人的速度膨脹得厲害。
要不是我感到迫切的危機,是不會寫這本書的;如果我相信我們毀滅的命運已經注定,也不會寫這本書。其實,我們缺的就是必要的政治意志。我在本書追溯人類的物種史,就是為了協助凝聚那個意志。
作者介紹
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當代少數幾位探究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美國地理學會伯爾獎、泰勒環境貢獻獎、日本國際環境和諧獎和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基金。
《第三種黑猩猩》是戴蒙德教授第一本為知識大眾寫的書,也是他首次獲得英國科普圖書獎的作品。書中的一些重要論點,在其後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中做了更完整的鋪陳,被合稱為“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作品目錄
譯者序 究天人之際
緒論
第一部 不過是另一種大型哺乳類罷了
第一章 三種黑猩猩
第二章 大躍進第二部 奇異的生命循環
第三章 人類性行為的演化
第四章 婚外情的邏輯
第五章 擇偶的邏輯
第六章 性的選擇與人類起源
第七章 死亡與老化的奧秘第三部 人為萬物之靈
第八章 語言的演化
第九章 藝術的自然史
第十章 農業:福兮禍之倚
第十一章 為什麼麻醉自己——煙、酒與毒品
第十二章 深邃的寂寞第四部 世界征服者
第十三章 人類史的新面貌:世界村
第十四章 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
第十五章 印歐語系擴張的故事
第十六章 “原住民”問題:族群衝突第五部 日中則仄
第十七章 天人合一的迷思與理念
第十八章 哺乳類大滅絕:新世界的故事
第十九章 更大的危機:生態跋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擴充閱讀賈雷德·戴蒙德:從一名野鳥觀察者成長為一位出色的生物地理學家
書評
本書是戴蒙德的第一本科普書,在簡介中被與《槍炮、細菌和鋼鐵》、《崩潰》合稱為戴蒙德的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不過這三部曲的說法頗為生硬,因為三本書之間並非遞進或承接關係。實際上,《槍炮、細菌和鋼鐵》的要點在本書第四部“世界征服者”中得到了初步的闡述,《崩潰》一書的底子是本書第五部“日中則仄”。戴蒙德的另一部科普書《性趣何來》,則從本書第二部的“奇異的生命循環”脫胎而來。考慮到戴蒙德寫此書時已經55歲,或許更恰當的說法是,本書是他半生思考成果的總綱。當他試探性地將此總綱出版並獲取好評之後,又進一步填充實例和論證,將各項成果分開詳述,因此才有了後面那幾部書。至於戴蒙德在他這半生中思考了什麼?說起來是一個最宏大、最基本的話題,也就是:“人類從哪裡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人類“是什麼,本書第一部”不過是另一種大型哺乳類“就在探討此事。其標題已經顯示的很清楚了,戴蒙德並不贊成那種把人類與動物絕對割裂、令其高高在上的分類法,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的分類在他看來基本是一廂情願、無據可依。而他“人類是一種哺乳動物”的論據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差異極小,小於黑猩猩和其他任何動物的差異;二、一切所謂人類獨有的特徵(語言、使用工具、務農、吸毒、種族殘殺等等)都可在某些動物種群中找到,差別僅在程度、規模不同而已。這種在其他物種中找相同點的模式為本書定下了基調,後續篇章中我們可以時時看到作者引用動物的情況對比和論證人類的情況。但作者並非要將人類比附成動物,他真正想探討的是,為何這樣一種並非那么特別的哺乳動物,卻統治了並改變著地球,完成了任何其他動物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構成了本書的主體。在第二部分,戴蒙德主要討論了人類在崛起過程中的生理機制演化。戴蒙德的觀點是,由於現代人的崛起只占地理年代中的一瞬間,因此環境選擇對其演化的作用相對較小,而性選擇成為了塑造現代人類的主要動力。性選擇使得我們發展出隱性排卵、隱性交媾、閉經等一系列罕見特徵,並形成了與之對應的交配、生育和婚外情機制等。這種種機制的最終指向,是令人類成為一種高度協作、分工複雜的社會化動物,並極為難得地實現了隔代個體(爺孫)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傳遞,為技術的積累和革新提供了生理基礎。
相比而言,第三部顯得比較散,也是唯一沒在後來敷衍成書的主要章節。戴蒙德在本章分別講述若干人類顯著特徵的演化過程。人類為什麼會產生語言、藝術、農業和吸毒史?其實這裡的每一個問題都足以展開為單獨的著作。以這么小的篇幅當然不能涵蓋每一項特質演化的方方面面,但戴蒙德在每一章都說明了兩點:一、任何特質都不是人類所獨有的,猴子會說話、大象會畫畫、螞蟻種蘑菇;二、每種特質的初期演化都源於它給種群帶來的競爭優勢(雖然對個體不一定是好事,比如農業;雖然後期可能變為劣勢,比如吸毒)。本部的最後一章提到了為何有能力開展星際旅行的智慧生命如此罕見,還順帶提到了人類與外星生物的關係,其觀點和大劉的”黑暗森林理論“簡直如出一轍。
第四部的內容應該是很多讀者最熟悉,畢竟《槍炮、細菌和鋼鐵》是戴蒙德的著作里最早引進中國、銷量也最大的。這部分描述了族群差異化消失的現狀、過程和原因。在一萬年前,印第安人以相當驚人的速度入侵了美洲,每年推進十幾公里。但大海航時代以後,這種入侵速度得到了上百倍的提高。人類社會中再也沒有較大的、獨立生活的族群,人類的行為模式和風俗習慣也在迅速趨同,在上萬年演化中出現的文化差異可說是瞬間消失了。戴蒙德認為“原始部落”的“現代化”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他並非是文化獵奇者,他所惋惜的是在“現代化”過程中來不及記錄就已經喪失的那些獨特的人類行為準則。趨同文化的人類對特定社會問題可能缺乏有效的解決手段(就像愛爾蘭大饑荒時期,單一的土豆品種無法抵抗晚疫病的襲擊)。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靈丹妙藥,或許就隱藏在尚未被人類所正視的“原始部落”習俗中。出於以上考慮,戴蒙德極力呼籲人類學家去記錄紐幾內亞的文化,世界上最後的、正在消亡的人類多樣性區域。(舉例而言,如今那裡仍存在的語種有1000種,占世界語種數量的1/5或1/6。)族群差異化的消失往往還伴隨著出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殘酷殺戮,這也是“黑暗森林理論”的現實基礎。從這個角度,戴蒙德又視“趨同”為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他期望逐步達成共識以後的人類可以不會互擲核彈。不過對這個觀點我持保留意見,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殺戮可是發生在那些早已認識、多有交往的族群之間的。
第五部和第四部恰成對照,戴蒙德試圖描述那些崛起的人類在得到更多空間和更多資源、散布更多子裔的同時,又失去了什麼?簡言之,快速崛起的人類族群肯定會侵入並破壞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有些時候雖然會付出重大代價,人們能在破壞之後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但有些時候,由於所能利用的增量資源不足,族群會和環境一起垮塌。前者的例子如滅絕恐鳥的毛利人,後者的例子如復活節島人。說起來,當今人類每年所消耗的能量已經超過了太陽給予地球能量的10%,這個數字看似還小,卻已在過去20年間增加了40%。再考慮到我們使用的多是難以再生的一次性能源(石油,煤),而生物多樣性等其他資源指標也在迅速降低,其實全體人類離發展的天花板也不是那么遙遠了。那我們能否在撞到頭之前找到新的平衡點呢?對這個問題戴蒙德並無答案,但他非常期望人類能夠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
這就是“從哪裡來”捎帶出的另一個問題:“往哪裡去?”戴蒙德對此著墨頗多,顯示出其思考不僅僅是為了好玩或挑戰智力,而是基於對現實的深厚關懷。在跋的部分,他特意對“以史為鏡“的觀點提出強調,希望人類社會能夠學會審慎、周全地處理當前的嚴重問題。他年底要出的新書《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顯然會對這一主題再做深入的探討。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