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交響曲[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貝多芬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是貝多芬於1812年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全曲歡快、明亮、積極,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華格納譽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其第二樂章多被用於影視作品中(最近的一部為多項奧斯卡獎得主王者之聲),因而廣為人知。 還包括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馬勒第七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降e大調第七交響曲》。

參見詞條 A大調第七交響曲

當貝多芬創作他的第七交響曲時,人們正注視著歐洲的版圖被鮮血重新繪製。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這部作品在6月間完成,此時拿破崙戰事已進入最後的高潮,大舉侵犯俄國,旦夕之間潰不成軍。當這部交響曲第一次上演時,拿破崙帝國已到達了分崩離析的最後階段。

《第七交響曲》即《A大調第七交響曲》,是無副標題的作品,人們通常喜歡把它稱之為“舞蹈性的交響曲”、“舞蹈的頌讚”。在貝多芬所有沒有副標題的交響曲當中,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歡迎的。它擁有貝多芬所寫出的最著名的慢版樂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樂章,它的地位終究是九大交響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

它具有英雄性的性格,但它並不像第三第五交響曲那樣,有一個通過人民民眾的各種歡樂場面來表達一種富於活力的英雄形象。整個第一樂章自始至終貫穿著一種力度的運動,它以6/8拍子帶有附點節奏的舞蹈性主題作為基礎。在這個樂章有不少力度的變化,也有不少緊張性的高潮;但是它們並不是由於對立形象戲劇性的衝突所造成的,而是整個樂章的音樂就像一股巨大的浪潮一樣,不停地在起伏,造成了充滿激情和充滿激情的力量。第二樂章與整個交響樂形成鮮明的對比,是一首富於歌唱性的葬禮進行曲。音樂非常動聽,而且十分深情。交響曲的終曲又回到第一樂章的愉快、明朗、生氣勃勃的氣氛中來,甚至比第一樂章更強烈,更富於力量。這裡在舞蹈性音樂中又加入了進行曲的因素。終曲的音樂,也是以各種不同的三種節奏型的交替作為基礎的。所以,整個《第七交響樂》最鮮明的特點是它具有多樣性的節奏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