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空中作戰,1914年8月大戰爆發時,幾乎所有大國都有軍事航空部隊,飛機總數約有1000架。大戰初期主要執行偵察、通信、炮校等輔助性任務,後擴大為執行空戰、對地攻擊、遠程轟炸多項任務。由單機發展到編隊活動。空中作戰規模擴大,亞眠戰役第1天,德軍被擊落飛機62架,協約國投入聖米耶爾戰役的飛機達1500架。大戰期間,雙方投入作戰的飛機約10萬架次。航空兵發展成一個戰鬥兵種,英國首先建立獨立空軍。
相關詞條
-
101空中突擊師
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 由於其臂章上有一個正在嚎叫的鷹頭,又被稱為“鷹師”、“尖叫鷹”、“呼嘯之鷹”(嘯鷹)。第101空中突擊師由最初的第101空降師改...
雛鷹離巢 名揚戰場 侵越干將 大漠鷹揚 師編制 -
反空降作戰
反空降作戰是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樣式,對穩定戰局、鞏固後方和保障正面作戰的勝利,具有重大作用。
歷史回顧 特點分析 戰法透視 參考資料 -
作戰環節
作戰指揮、作戰準備、作戰部署、作戰協同和作戰保障都是軍隊作戰的主要環節,每個環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充分了解這幾個環節的組成及其所負擔的任務...
作戰指揮 作戰準備 作戰協同 作戰部署 作戰保障 -
空降作戰
空降作戰是諸軍種、兵種契約作戰的組成部分,是現代戰爭中的一種重要作戰樣式。指作戰部隊從空中突然降落到預定地域對敵實施攻擊的行動。空降作戰分為傘兵與機降步...
歷史沿革 作戰特點 任務類別 由來 實戰檢驗 -
轟炸機[航空兵實施空中突擊的主要飛機]
轟炸機是一座空中堡壘,除了投常規炸彈外,它還能投擲核彈、核巡航飛彈或發射空對地飛彈。轟炸機可以分為戰術轟炸機、戰役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三種類型。戰術轟炸機...
分類方法 發展歷史 各國轟炸機 未來發展 發展方向 -
非接觸作戰
所謂非接觸作戰,現在主要被定義為交戰雙方兵力在不直接接觸條件下的作戰,在戰爭中強調使用高技術遠程火力對敵方軍隊的間接打擊作用,在脫離和避免與敵軍直接短兵...
歷史淵源 海灣戰爭 步入輝煌 分析 局限 -
坦克[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
坦克,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
簡介 名稱由來 發展史 現代坦克分類 發展現狀 -
反潛作戰
反潛作戰(Anti-Submarine Warfare,ASW)泛指以各種手段與裝備進行搜尋,偵測,驅趕,攻擊與摧毀水面下潛艇的軍事行動或是任務類型。
簡介 作戰平台 偵測裝置 武器 -
空中戰爭大全
《空中戰爭大全》是1979年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 克里斯托弗·錢特。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