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信息
詞語:符檄拼音:fúxí
注音:ㄈㄨˊㄒㄧˊ
釋義:官符移檄等文書的統稱。晉葛洪《抱朴子·勤求》:“陽敦同志之言,陰挾蜂蠆之毒,此乃天神所共惡,招禍之符檄也。”《宋書·沉懷文傳》:“世祖入討,劭呼之使作符檄,懷文固辭。”清唐孫華《己卯元旦迭韻》之二:“街衢人醉壺飱賤,公府官閒符檄稀。”
語出:晉 葛洪 《抱朴子·勤求》:“陽敦同志之言,陰挾蜂蠆之毒,此乃天神所共惡,招禍之符檄也。”《宋書·沉懷文傳》:“ 世祖 入討, 劭 呼之使作符檄, 懷文 固辭。” 清 唐孫華 《己卯元旦迭韻》之二:“街衢人醉壺飱賤,公府官閒符檄稀。”
2.誓,誓師的文告,如《尚書·甘誓》。 3.符,用以傳達命令或聲討的文書。 4.檄,用以徵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
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是文書載體名稱,指比較長的竹木簡,用於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是文書載體名稱,指比較長的竹木簡,用於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檄(xí習)移》是《文心雕龍》的第二十篇,論述檄、移兩種文體,重點是講檄文。檄文“或稱露布”。“露布”在漢魏六朝期間和檄文基本相同,唐宋以後,檄文就專...
內容提要 原文+譯註檄,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 xí ,是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是文書載體名稱,指比較長的竹木簡,用於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以後用檄書寫的...
註解 字形結構 詳細註解 常用詞組 漢譯英《為袁紹檄豫州文》漢魏時期陳琳作。陳琳(?~217) 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淮安市)人。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
簡介 詳細信息 譯文下符橋鎮位於霍山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與六安市裕安區接壤,素有“霍山北大門”之稱。鎮轄17個村、182個村民組,人口2.1萬,總面積70.2平方公里,...
鄉鎮介紹 優勢特色 人文歷史 經濟建設 旅遊資源司法制度。即上級官司以檄文駁正下級官司斷罪不當的案件。清制,上司對州縣解審的案件,如果認為罪犯招供已符,只是擬罪稍輕,引律稍有不太合適之處,而考察結果確實不是州縣官員徇私枉法、且系軍流以下錯擬者,對州縣官免其參究...
語出:唐 蘇頲 《奉和馬常侍寺中之作》:“河嶽《陰符》啟,星辰暗檄傳。”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