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顯卿繼承了良好的家風,在其任元代嘉、松府提舉時,為官清廉,一上任就拒絕饋贈,減少耗費,風度很嚴肅,未過一年,地方上欺騙的言行都沒有了,鹽政的流弊也清除了。至正年(1341-1368)間罷職回到安豐場,隱居新灶鄉,這時鄉間久旱不雨,他掘地鑿井,解決了鄉鄰吃水的困難,並且獨自出資購磚鋪修街道,並開闢了一個花園名“小隱”,晚年居於其間。他在花園內培植茂林修竹,令人十分愛慕。吳顯卿去世後,其墓就在這《小隱》一側,因翠竹成片,故名“竹園”。340年前,吳嘉紀在憑弔吳顯卿墓時,曾賦《竹園》詩一首,以懷念其先祖之高風亮節。詩曰“抽筍思凌雲,結根肯傍海。野霜叢森森,水月碧靄靄,一從種植來,幾遇人代改?蕭瑟天地間,清風四百載”。由此可見竹園村是由七百年前的“竹園”而得名的。
現在的竹園村以後合併為東旭村,據實地考察,發現竹園村的竹園早已經沒有蹤跡,只是當地老者仍有記憶,原本村中有一老宅,四周皆為竹,也許那就是竹園的地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