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善友

童善友,1977年生於河南信陽,中國著名青年畫家。

童善友,中國著名青年畫家.1977年生於河南信陽.自幼喜歡畫畫,早年隨畫梅大師高雲霄教授學畫,深得梅花箇中之韻味。1998年畢業於吉林大學。2002年加入亞洲美術家協會.2002年9月在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共同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16次全國代表大會<振興中華書畫作品展>中,其作品被特邀入展.2003年在由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舉辦的新春書畫展中榮獲優秀獎.並當選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河南分會副會長.2005年加入鄭州市美協.5月,當選為中州教育書畫院副院長;10月在由中國古今文化藝術研究院舉辦的雛鷹杯墍書畫名家作品大賽中榮獲二等獎.11月在由河南省美協舉辦的第三屆河南省書畫大展中榮獲優秀獎.2006年1月當選為中國古今文化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2007年8月其作品在中華民族和諧杯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 被選為中州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2007年12月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在山東成立聖府書畫院,並被選為院長。
梅花乃四君子之首,梅開五福,香滿乾坤。從古至今,梅花都是文人墨客喜愛和歌詠的對象。傳統的梅花多以瘦以稀為美,以表達梅花的清高雅韻。而今的時代,是到處生機勃勃、繁花似錦。藝術家就是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去表現時代,謳歌時代,並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藝術。善友就是這樣,他以時代為筆,用心去描述這個時代。
童善友用如椽之筆,上攬唐宋之風韻,下擷眾家之博採。筆力著重突出梅花主幹,弱化了文人畫中的那種清高、淡雅、洗鍊之韻,代之而出的是古樸、凝重、華滋和蒼健,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透過那堅硬、粗狂、迂曲、誇張的梅乾,使人感到從梅的傲然、苦澀、野趣中所折射出的大自然頑強生命力的主題,也反映了善友對勃發盎然、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的追求。
欣賞善友的從小如絹扇到長達幾丈的梅花作品,就會注意到,他·在布局造陣上有一股雄風豪氣,而他在追求渾厚磅礴、鐵骨丹心的同時,又十分注意作品中的清新、明快、熱烈而抒情的筆墨情緒。他章法款式講究,中國畫的皴擦勾勒技巧純熟,對梅花主幹行龍走蛇般的著意性刻畫及對以簇簇梅花飄逸灑脫的點染,使他的作品不同反響,提高了花鳥畫的審美情趣。
與傳統花鳥畫構圖不同的是,善友的花鳥畫留白的空間很小,畫面比較滿,這也是當代水墨畫的一個審美特點。現代人願意把作品畫的滿一些,不僅要表現畫面內在形的物象,還要使畫意延伸,造成一種“畫有盡而意無窮 ”之感。
善友擅長畫巨幅梅花,奇筆縱橫,氣勢磅礴,創意獨出.忽而春日翹望,忽而雪中聞香;忽而風梅勁盤旋,忽而天外飛玉枝;忽而淡綠凝潔玉,忽而紅珊綴雪海.總之,張明的梅花不同於揚無咎"折枝梅花"的清淡嫻雅;突破汪士慎"欲與寒梅友,還同野鶴行"的空疏落寞.她的梅花別開生面.雅俗共賞,鮮明生動,始終洋溢著時代氣息,給人一種"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理想精神、高遠的藝術世界.浩然正氣、快哉之風,在這裡一體運化、迴蕩,給人以魂魄的震撼.心靈的感染,喚起觀賞者從精神上自我超越的意志和激情.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這是江澤民同志的兩句詩。梅花鐵乾幽香,道勁崢嶸。這是巧奪天工的自然造化。然而要畫出她的魂魄精神,卻要付出艱辛的努力。無疑,善友這樣做了,他還將繼續做下去。讓我們祝福他在藝術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他的梅花是屬於這個生機盎然的時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