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花牆,又名《楊二舍化緣》。兩夾弦傳統劇目。菏澤縣兩夾劇團1954年參加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1960年劇本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山東省卷》。柳腔整理本《月牆》(秋潮、李川執筆)也參加山東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1954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寫楊二舍自幼與王洪之女美蓉訂婚,投親路上,僕人張寬奪其衣物,冒名先進王府。待二舍趕到,岳父不認,只得在關王廟充當道童。一日,化緣路過王府花園,大罵王洪無義。美蓉聽到,遂上花牆盤問,二舍訴說前情,夫妻相認。美蓉折斷金釵贈二舍作為表記,二舍亦回贈素珠,相約三更在花園會面。至時,美蓉贈銀助二舍進京趕考,後二捨得中,夫妻團聚。呂劇、五音戲、茂腔、柳腔、柳琴戲、四平調、四根弦、哈哈腔等均有此劇目。
相關詞條
-
花牆會
天沔花鼓戲電影《花牆會》根據傳統劇目《站花牆》改編,1980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湖北省天門縣天沔花鼓團演出。該片由溫小蓓、邵詩忠、胡想英主演。劇情講述...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
桐鄉高鐵站
17:50 21:10 21:20
基本信息 公共運輸 -
梨樹溝村[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梨樹溝村]
梨樹溝村位於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南部的半山區。面積十餘華里,人口634人。適於發展畜牧業和養蠶業。
1、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梨樹溝村 2、北京市密雲縣石城鎮梨樹溝村 -
八岔戲
·張德和休妻》)、《站花牆》、《吳三寶遊春》、《賈金蓮趕船》、《白扇記...,安康市漢劇團將八岔戲《站花牆》、《吳三寶遊春》搬上了大舞台,對劇本...》和《站花牆》出了專輯,使八岔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上世紀80年代中期...
釋義 基本內容 常演的劇目有: 歷史淵源 基本特徵 -
天沔花鼓戲
茶樓酒肆,演出了站花牆,柳林寫狀,三官堂等節目,為期兩月而不掉座,譽滿三鎮...
劇種介紹 發展溯源 劇團來歷 藝術特色 歷史沿革 -
時空少年
看出),和夏雨的關係不錯,在花牆處與庫亞第一次相遇,應該是成功勸住了夏雨和...目的不擇手段(為研製躍遷技術不惜違法出賣了許多技術成果)首次出場:《花牆...
劇情簡介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有名字) 次要人物(無名字) 龍 -
二夾弦
]、[過序子]等。經常演出的劇目,除《休丁香》外,還有《站花牆》、《梁祝下山...》、《站花牆》、《換親》、《梁祝下山》、《呂蒙正趕齋》、《抱靈牌》等。至此,兩...光思又收下討飯人黃二潤之妻張秀香(東明縣人)授藝,張秀香由演《站花牆...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傳統劇目 傳承保護 -
荊州花鼓戲
劇種起源 荊州花鼓戲《站花牆》仙桃市沔陽花鼓劇團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三大劇種(與楚劇、漢劇齊名)之一,國家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於沔陽東荊河一帶,形鬧年的花鼓、採蓮船、蓮花落、敲碟子等民間歌舞與“一人唱,眾人和...
劇種起源 發展簡史 戲曲音樂 表演藝術 傳統劇目 -
丁丁腔
劇團,但民間仍多有藝人保留曲藝的地攤形式。傳統曲(劇)目有《站花牆... 傳統曲(劇)目有《站花牆》、《梁山伯下山》等。光緒年間為“丁丁腔”發展的鼎盛時期,較有名氣的劇目有《降香》、《送茶》、《站花牆》、《下山...
簡介 藝術特點 源頭 瀕臨失傳 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