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航空兵第一師

1951年9月27日,空4師10團3大隊大隊長鄒炎(後任空軍副司令員)擊落1架F-86飛機。 1952年4月23日,空4師10團擊落、擊傷各1架F-86飛機。 1962年12月23日,空1師3團56式飛機發生一等事故,空中停車。

藍天雄鷹第一師-空軍航空兵第一師
一、 組建初期
經中央軍委1950年5月9日批准,空軍第4混成旅於6月19日在南京大校場機場以空軍航校第一批速成班畢業學員為主,由殲擊、轟炸、強擊(開始稱衝擊)航空兵團組成,旅部以原第3野戰軍30軍90師師部為基礎成立。該旅是空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旅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供應處和航空工程處,共308人。旅長聶鳳智,政委李世安,副旅長周長勝、劉善本,參謀長王香雄,政治部主任謝錫玉。下轄第10團、11團、12團、13團,每團配屬一個相當於團一級的供應大隊。之所以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四混成旅,其用意是要繼承和發揚毛主席在井岡山創建紅四軍的光榮傳統,把人民空軍建設好。
第4混成旅成立不久,即於1950年8月8日,旅部移駐上海。從8月16日開始,部隊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進行3個月的突擊訓練。10月17日,接收了蘇聯空軍巴基斯基部隊的裝備。10月19日,正式擔任上海地區的防空任務。
步兵第90師前身是1948年7月組建的華野12縱隊36旅,歷史短,基礎好,進步快。先後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凇滬警備,在1949年4月的西梁山戰鬥中表現英勇頑強。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軍委將剛組建不久,正在上海擔負防空值班任務的原空軍第4混成旅旅部機關和所屬驅逐第10團緊急調往東北遼陽地區。10月底至11月初,由混4旅政委李世安率領,部隊分批開往東北集結。旅部10月27日由上海出發,31日抵達遼陽,10團團部和28大隊於10月30日由上海出發,11月1日抵達遼陽,29、30大隊隨後於11月27日抵達遼陽。按照中央軍委指示,將空軍部隊的編制由每旅三團制改為兩團制,將原屬於空3旅的驅逐第7團劃歸空軍第4旅建制(11月16日撥歸建制)。
1950年10月31日,與原空軍第4混成旅旅部和第10團合編為驅逐第4旅,同時任命調空3旅旅長方子翼任旅長(後任廣空副司令員),李世安任政委(後任民航總局政委),原混4旅參謀長王香雄任旅參謀長(後任濟空副司令員),原混4旅政治部主任謝錫玉任旅政治部主任(後任福空副政委)。
驅逐第4旅下轄驅逐第10團、12團(原3旅7團)。
第4混成旅番號的變化:1950年10月28日,空軍首長下達調整組編命令,空軍第4混成旅於當日在遼陽改編為空軍殲擊第4旅。同日,空軍領導向軍委報告,建議空軍部隊現行的番號前面不冠機種名稱。10月30日,空軍領導又建議將空軍旅改為師。毛澤東主席10月31日批准以上建議。11月2日,空軍首長下達命令,規定將空軍旅改為師;今後空軍部隊的新番號只稱空軍第幾師、空軍第幾團。部隊番號前不冠機種名稱。新番號於11月10日啟用。
空軍第4師首任師長為方子翼,政委李世安、副師長袁彬(後任南空司令員),師參謀長王香雄、政治部主任謝錫玉。下轄空第10、12兩個團,2個供應大隊、1個警衛營,全師共1983人。
空10團(現空一團)前身是:1950年6月9日,在徐州以39軍116師348團團部為基礎在徐州組成空軍第四混成旅第十團,團長夏伯勛,政委王學武,轄:第28,29,30等3個飛行大隊和1個直屬中隊。7月接收第三、六航校速成班30名畢業學員,全團共有38名飛行員。7月25日,從徐州移住上海龍華機場後移住虹橋機場,大場機場改裝米格--15戰機。10月17日,接收蘇軍巴基斯基中將所部裝備,成為人民空軍第一個噴氣式戰鬥機團,同時也是我軍最早組建的航空兵團。並於10月19日裡零時擔負上海市防空任務。
空12團(現空三團)的前身是: 1950年10月,以華北軍區獨立步兵第209師第625團(以察哈爾軍區警備2團、獨立7團於1949年4月合編而成)改編為空軍驅逐第3旅7團。不久改編為空軍第4旅第12團。
在遼陽集結待命期間11月5日--24日,空4師接收了蘇聯空軍駐遼陽的第151空軍師(又稱別洛夫師)裝備並進行改裝訓練和作戰準備。按照編制,空4師轄第10、12兩個團,全師共有人員2000餘人,其中飛行員63名,裝備米格-15噴氣式驅逐機60架、雅克-12通信飛機2架。第10團團長為阮濟舟(後任空6軍副軍長)、政委許樂夫(後任空軍副政委);第12團團長趙大海、政委白惠民。
二、抗美援朝中成長
1950年11月10日,空軍第4師師長方子翼率師司令部指揮室10人到蘇空軍安東前進指揮所實地學習空戰指揮。
1950年11月30日,朱德總司令在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的陪同下在遼陽機場檢閱了空軍第4師,觀看了飛行表演,他對空4師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並勉勵飛行員說:你們飛得好,你們的任務很光榮,前方的部隊正盼望著你們,希望你們早日參加戰鬥。
1950年12月4日,空軍正式向空4師下達了參加抗美援朝的作戰命令,要求空4師以大隊為單位輪番進駐安東(丹東)參加實戰鍛鍊。21日,師長方子翼率領10團28大隊大隊長李漢、副大隊長李憲剛、中隊長趙明、飛行員張洪清、孫悅昆、宋亞民、褚福田、吳奇、趙志財、魏夢雲等同志帶10架米格-15由遼陽轉場至安東浪頭機場,在蘇聯空軍的帶領下進行實戰練習。這是空軍最早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的大隊。
首次參戰的這10名英雄:大隊長李漢(後任第4航校副參謀長)、副大隊長李憲剛(去世前任空12軍副軍長)、中隊長趙明(後任空2軍副軍長)、飛行員張洪清(後任空3軍軍長)、孫悅昆、宋亞民(後任空11軍參謀長)、褚福田(後任北空副司令員)、吳奇(1951年10月16日,在空戰中犧牲)、趙志財(1951年1月21日,在人民空軍第一次空戰中犧牲)、魏夢雲(1951年10月2日,在空戰中犧牲)。
1950年12月26日--1951年1月2日,10團28大隊由遼陽進駐安東浪頭機場,進行實戰練習,八天中只出動4次,其中26日,10團28大隊第一次戰區航行,當天28大隊趁敵機活動的間隙,分兩批出動(第一批4架,第二批6架),經朝鮮安州,熙川返回安東,順利完成了熟悉戰區地形的航行任務。28日,正式開始戰鬥值班,28大隊第一次戰鬥出動,出動4架米格--15飛機為中間分隊,蘇空軍8架分為前後分隊,一起編為大隊梯隊隊形出戰。起飛、集合動作迅速,出航隊形整齊。但當在接敵時,由於我飛行員對空中戰鬥動作不熟練,講左轉誤為右轉,加之雲層影響,而脫離了編隊。友軍同敵機進行了空戰,該大隊則未發現敵機而返航。
1951年1月17日,空4師第10團29、30大隊由團長阮濟舟、政委許樂夫率領由遼陽進駐安東浪頭機場參加實戰練習。
1951年1月21日,空4師10團28大隊在空戰中擊傷美軍F--84飛機1架,由大隊長李漢擊傷,但是6號機飛行員趙志財在定州附近被敵偷襲擊傷,知道無法保持高度離地面200米時跳傘,結果開傘不及而犧牲。此戰為人民空軍第一次空戰。
1951年1月23日,美軍33架F--84飛機由大丘機場起飛,偷襲新義州機場,28大隊隨同蘇空軍1個團起飛反擊敵人,空戰30分鐘,雖未擊落敵機,但積極支援了蘇空軍保護了新義州機場。
1951年1月29日,大隊長李漢空戰中擊落擊傷各一架F--84戰鬥機,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首次擊落敵機。
1951年2月2日,空10團完成實戰練習任務撤回遼陽。截止到1月 29日,該團每個飛行員平均戰鬥起飛3-4次。
1951年2月3日,空12團進駐安東參加實戰練習,該團由團長趙大海、政委高德襄(後任武空副政委)率領,全團飛行員28名,米格--15飛機26架,飛行員總飛行時間平均80小時,在噴氣式飛機上飛行時間平均13小時02分鐘。
1951年2月10日,空12團戰鬥出動發生迷航迫降事故。當天該團戰鬥出動4架飛機返航時,飛行員紀正清掉隊,因對戰區地形不熟悉和不會使用歸航台而迷航迫降,人機俱損。
1951年2月12日,空12團再次發生戰鬥事故。當天戰鬥起飛時,在爬高過程中4號機飛行員賈斌仁技術不熟練又疏忽大意,與1號機副大隊長曲廣文相撞,人機俱損,2號機吳振海失去長機後迷航迫降於鞍山大石橋附近,亦人機俱損,損失慘重。結果犧牲3名飛行員,損失3架飛機。3號機夏殿臣回場降落,人機安全。
短短的三天時間內空12團發生兩次一等事故,犧牲4名飛行員、損失4架飛機,還未作戰就自己報銷了一個中隊。
1951年3月2日全師完成實戰練習全部返回遼陽。
1950年12月21日--1951年3月2日的72天中,全師戰術出動28批145架次,其中4批24架次與美空軍進行了空戰,6人開炮,全師擊落一架、擊傷兩架,我被擊落1架,犧牲一名飛行員,另戰鬥失事4架,犧牲4名飛行員。
1951年6月10日,遵照空軍指示,全師更換各大隊番號,10團28、29、30大隊依次改番號為1、2、3大隊,12團34、35、36大隊依次改番號為1、2、3大隊。
1951年7月5日,空12團重新返回安東浪頭機場實戰練習。
1951年7月9日,空4師首次與敵聯合機群作戰,12團團長趙大海攻擊B--29時因攻擊方法不當攻擊後不能迅速脫離,被敵火力擊中跳傘墜海犧牲。
趙大海同志2724部隊團長(空12團),生於1926年,系山東省泰安縣人。畢業於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第十五期,原國民黨空軍第三飛行大隊飛行員,中共地下黨員。
1951年8月4日,空12團返回遼陽進行休整。
1951年9月12日,空4師56名飛行員、55架米格-15飛機,由遼陽開赴浪頭機場參戰。
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團編隊出動,共出動16架,保衛平壤以北交通線。
1951年9月25日,空4師12團首次參加與敵方100多架飛機的大空戰,12團副團長李文模(後任東海艦隊副司令員)率16架飛機協調友軍進行反擊,1大隊大隊長李永泰(後任空軍副司令員)座機中彈30餘發,負傷56處,仍頑強沉著安全返航,被戰友們譽為"空中坦克"6號機劉涌新為掩護大隊長李永泰,單機與6架F-86戰鬥機奮戰,首創擊落1架F--86戰鬥機,後來自己也被擊落,跳傘時犧牲。這是抗美援朝作戰中首次擊落F-86飛機。
1951年9月27日,空4師10團3大隊大隊長鄒炎(後任空軍副司令員)擊落1架F-86飛機。
1951年10月2日,空4師全師出動40架,空戰中鄭剛、吉世堂各擊落F-80飛機1架,申炳煜擊傷1架敵機,該師被擊落2架,這是志願軍空軍第一次以師的規模出動作戰。
1951年10月5日,空4師10團出動20架飛機,空戰中李憲剛、候書軍(後任成空司令員)、褚福田各擊落1架F-80飛機、擊傷2架的戰果。該師被擊落飛機1架,飛行員孫悅昆跳傘成功。
1951年10月10日,空4師12團掩護10團作戰,取得了擊落4架F-80飛機、擊傷1架F-80飛機,自己無一損失的戰果。其中華龍毅(後任民航廣州管理局副局長)擊落2架、鄭剛(後任成指副主任)和逯松亭(後任沈空副參謀長)各擊落1架。
1951年10月16日,空4師一天兩次空戰,上午空4師出動36架,擊落F-86飛機1架,被敵擊落1架,下午空4師出動34架飛機,擊落F-86飛機6架,米特爾飛機1架。由於情況判斷錯誤,空中缺乏統一指揮,編隊不好等原因,我被擊落7架。12團3大隊飛行員劉春生擊落1架F-86後被擊落,跳傘生還,華龍毅、趙一鳴、權萬太被擊落跳傘生還,吳奇、岳明昌被擊落犧牲。
1951年10月20日,該師轉回瀋陽休整,該師第二次參戰從9月 12日至10月19日的三十八天中,單獨和協同友軍戰鬥出動29次,508架次,共空戰8次,擊落20架、擊傷10架,空4師被擊落14架,擊傷4架,犧牲飛行員4名。
1952年1月16日,該師開始由遼陽進駐安東浪頭機場第三次參戰。並開始帶領空15師實戰。
1952年2月5日,空4師出動42架飛機參加大規模空戰,擊落擊傷各1架F-86飛機,該師在空戰中有3架飛機空中停車,其中1架安全著陸,2架迫降時機毀人亡。
1952年2月10日,空12團3大隊長張積慧(後任空軍副司令員)擊落兩架F-86,其中一架為美國空軍第4聯隊334中隊長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少校(戴維斯有3000多小時飛行經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戰鬥飛行266次,被美國空軍當局譽為"百戰不倦"、"特別勇敢善戰"的"空中英雄",據《韓戰中的美國空軍》記載,他參加韓戰,已執行過60次戰鬥任務,擊落了11架米格飛機,3架杜-2轟炸機,是當時朝鮮戰場上戰績最高的噴氣機王牌飛行員),為掩護張積慧,僚機單子玉被敵機擊中犧牲,張積慧自己也被擊落跳傘。該師被擊落5架。王德裕被擊落犧牲,王澤平、翟自清被擊落跳傘生還。
1952年4月1日,空4師12團起飛12架飛機反敵封鎖於偵察安東地區機場,空戰中擊落1架F-86飛機,但由於疏於戒備和無線電中斷指揮,自己被擊落4架。
1952年4月23日,空4師10團擊落、擊傷各1架F-86飛機。
1952年4月30日,空12團返回遼陽休整。
該師師部率10團5月30日由安東返回遼陽休整。此次參戰共作戰17次,擊落擊傷敵機26架,其中擊落17架。空4師被擊落擊傷18架,其中被擊落16架。.至年底該師換裝57架米格-15比斯飛機。
1953年3月21日,空4師10團夜航大隊米格-15比斯夜航大隊8架,8名飛行員(副團長侯書軍,團領航主任宋亞民,副大隊長張洪清,中隊長林基貴(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空司令員)、夏殿臣、胡樹和,飛行員崔恆福、翟自清),由遼陽轉至大東溝機場參戰,歸空17師指揮,4月16日,擔負夜間戰鬥值班。
1953年3月31日,空4師由遼陽進駐大孤山機場第四次參戰。
1953年4月17日,空10團出動8架飛機,副大隊長何有珍擊落1架敵機後被擊落犧牲。飛行員吳克明(中國第一個噴氣式殲擊機試飛員)擊落1架敵機後被擊落跳傘生還。
1953年5月17日,空10團飛行員陶偉剛首創近戰123米擊落敵機範例。
1953年5月26日,空12團長陳亮和新飛行員任峰在空戰中被擊中犧牲。
1953年5月30日,空10團副團長候書軍首創夜戰擊落敵F-94戰鬥機範例,,機上2名飛行員斃命。
1953年6月29日,空10團出動12架飛機,在空戰中團長鄒炎擊落3架F-86飛機,飛行員周紹桐擊落1架F-86飛機。空10團被擊落3架,飛行員周維權、卞進江墜地犧牲,周紹桐下落不明。
1953年7月19日,空4師參戰抗美援朝戰爭中最後一次空戰,10團褚福田擊傷1架F-86飛機。
第五次參戰共作戰29次,擊落25架、擊傷3架,空4師被擊落21架、被擊傷17架,9月9日返回瀋陽。
在整個抗美援朝作戰中空4師表現異常神勇,在前後兩年零8個月的戰鬥中,該師先後4次參戰,戰鬥出動650批,4058架次,與敵機空戰68批914架次,有43名飛行員獲得戰果,總共擊落敵機64架,擊傷敵機24架,全師1424人立功受獎。其中有擊落敵機4架、擊斃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榮立特等功、獲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張積慧;首創空戰勝利,擊落擊傷敵機4架、榮立一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的李漢,擊落擊傷6架敵機,兩次榮立一等功、獲二線戰鬥英雄稱號的鄒炎;擊落擊傷3架敵機、榮立一等功,獲二級模範稱號的耀先;擊落敵機4架,榮立一等功、獲二級工作模範的李永泰,4名特等功、19名一等功。全師被擊落擊傷74架。犧牲了團長趙大海、陳亮以及曲廣文、何有珍、趙志財、紀正清、賈炳仁、吳振海、劉涌新、魏夢雲、岳明昌、吳奇、單子玉、王德裕、肖作祿、劉春生、李俊德、陳書蘭、任峰、宋振慶、周紹桐、周維權、卞進江等23名飛行員。
通過抗美援朝戰爭的錘鍊,人民空軍增添了一支打擊敵人,保衛領空的英雄部隊,一支敢打惡仗、大仗的過得硬的空中勁旅。
三、國土防空作戰
1954年5-7月,全師整編,新組建空11團。7月,空10團調防唐山機場,執行保衛中央首長在北戴河會議的安全任務。
1954年9月6日,空10團調北京通縣基地,保衛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首都國慶活動,10月,空10團成為空軍第一個全天候噴氣式殲機團,10月21日,師率空10團、空12團進駐廣州沙堤機場,保衛毛主席視察廣州安全。
1955年2月,完成這一光榮任務,返回鞍山。
1955年9-11月,空10團參加遼東半島抗登入戰役演習,出色地完成了掩護轟炸機實施對"敵"轟炸的任務。
1956年3月30日,空軍統一全軍編制序列,鑒於"空四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戰功卓著,又曾是解放軍空軍的第一支部隊,空軍黨委決定,將空軍第4師番號改為空軍第1師,所轄空10、11、12團改為空1、2、3團。至此,"空一師"番號在空缺6年後,終於有了該屬於它的部隊。
1956年9月,空1團中隊長徐璋在1萬五千七百米高空首次擊落高空偵察氣球1具。
空1、3團先後於1958年7月27日、8月4日緊急入閩,進駐福建連城基地,參加奪取福建、粵東地區沿海制空權的鬥爭;歷時69天,戰鬥出動127次,630架次。
1958年10月,從蘇聯進口米格--19飛機46架裝備空1師。空1師移駐北京通縣進行改裝。
1959年10月1日,建國十周年大慶,3團3大隊配屬第11航校3大隊,駕駛25架米格-19飛機組成受閱梯隊,編成5個5機中隊,在梯隊長機3團團長張洪清帶領下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在此期間,1團2、3大隊執行保衛首都和國慶大典受閱安全。國慶受閱任務完成後,3團和1團3大隊隨師轉駐鞍山。
1959年10月7日,空1團3大隊中隊長高明在河北滄縣上空擊傷1架國民黨RB-57D偵察機。
1960年3月,空2團調歸空30師建制。8月,重新組建空2團。3團3大隊調1團1大隊,3團重建3大隊。1團1大隊改為師直屬夜航大隊,次年6月,改為師獨立大隊。
1960年12月17日,師夜航大隊中隊長張福禎戰鬥飛行攻擊入侵的P-2V偵察機,發生一等事故,墜海犧牲。
1964年10月13日空1師駐遂溪機場作戰分隊1大隊副大隊長鄒廣如駕駛"五九式"飛機在打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時因炮彈打完,兩次撞擊敵機,未能撞上敵機,反而使自己飛機進入螺鏇,只好跳傘。
1964年11月15日,該師2大隊5中隊長徐開通駕駛經過改裝的殲-6飛機,在廣東遂溪地區上空由雷達9團水東雷達站406雷達發現該目標,首次擊落了入侵的美軍BQM-147G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創造了戰鬥機首次在平流層擊落飛機的紀錄。而我人民空軍也在美軍高空無人偵察機第13次入侵時成功將其擊落。隨後,該師1大隊副中隊長張懷連(第一次擊落敵機後升為中隊長)又分別於1965年1月2日和4月18日,兩次在廣西寧明和雲南蒙自地區上空擊落美軍無人偵察機。張本人1974年12月-1980年1月出任空1師師長。
空一師在國土防空作戰共擊落 、擊傷4架敵機。
1964年10月17日至1965年6月,全師先後三次轉至陝西武功和甘肅武威機場,完成了保衛核基地安全,保衛第一、二次核試驗任務。
1966年8月5日,空1師獨立大隊中隊長楊德章駕駛殲擊6乙進行空空飛彈科研試飛時發生二等事故,霹靂一號飛彈發射瞬間爆炸,炸壞飛機,機身著火,跳傘生還。
1966年至1970年,全師發生5起嚴重飛行事故,犧牲飛行員3名,損失飛機5架。
1968年8月10日,空1師2大隊由鞍山機場進駐赤峰機場,3大隊由於洪屯機場調駐鞍山機場。
1969年9月14日,師獨立大隊進駐赤峰機場,與空2大隊一起擔負晝夜保衛首都安全。
1970年5月,根據空軍命令,空軍第一師改稱為空軍航空兵第一師。空軍第1、2、3大隊依次改稱為空軍航空兵第1、2、3團。
四、新時期新風采
1979年至1982年,空1、3團分別改裝了殲-7和殲-8飛機。
從1981年5月至1986年6月,空1師奉命率1團先後3次飛赴南寧、寧明、蒙自地區執行作戰任務,戰鬥起飛240批500架次,有效配合了陸軍的自衛還擊作戰。
1981年5月31日空1師1團殲--7小分隊到吳圩輪戰,1982年4月15日歸建。
1983年6月10日空1師1團殲--7小分隊開赴寧明機場輪戰,1984年3月21日歸建。
1985年9月18日 空1團開赴雲南蒙自輪戰,1986年6月18日歸建。
1983年7月,首批8架殲-8戰鬥機裝備航空兵部隊--鞍山空1師,11月24日空1師首批5名飛行員完成改裝任務。
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閱兵,空1師師長魏光修(後任蘭空副司令員)帶隊率領由空1師、空3師共35架殲-7飛機組成的7個五機箭隊,作為空中受閱第4梯隊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
1989年9月 15日,空1師3架殲-7戰鬥機在瀋大高速公路進行試飛成功。
1992年初,空1團開始裝備殲-8B型戰鬥機。
1994年,空2團開始裝備J-7E戰鬥機。
跨入新世紀以來,作為空軍重點建設部隊的空一師先後換裝兩型三代戰機,成為目前我空軍裝備最為精良的作戰師之一。近年來,這支部隊先後出色完成了科研試飛、入藏駐訓、入閩輪戰和奧運安保等重大軍事行動。
空軍航空兵第一師組建六十年以來,轉戰南北,飛越祖國29個省、市、自治區,先後擔負保衛上海、抗美授朝、保衛全國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參加遼東半島登入演習。入關作戰、入桂、入滇轉戰、保衛首都10年大慶、赴西北保衛核試驗、參加國防科研試飛、參加了國慶1、10、35、50、60周年總計5次受閱等重大任務60多次。在抗美授朝和國土防空作戰中,共擊落擊傷敵機92架,擊落敵高空偵察氣球9具的輝煌戰績,取得了我軍空戰史上"五個首創",湧現出3名馳名全國的戰鬥英雄。他們是擊斃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的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張積慧;第一次擊落美F-84型戰鬥機的二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李漢,擊落6架敵機的二線戰鬥英雄、一等功臣鄒炎.還有兩名二級模範和上千名功臣及許多先進集體。培養造就了90多位共和國將軍,有"將軍搖籃"的美譽。
在六十年的征程中,還有不少空1師的烈士並沒有犧牲在硝煙瀰漫的戰場,而是犧牲在訓練中,血灑藍天:
1951年1月8日,空4師10團米格-15飛機發生一等事故,發動機工作不正常,處置不當,失速墜毀。
1960年2月13日,空1師3團56式飛機發生二等事故,失去操縱。
1962年12月23日,空1師3團56式飛機發生一等事故,空中停車。
1966年11月9日,空1師發生二等事故。
1968年7月24日,空2團飛行員趙鳳桐駕駛殲-6飛機訓練時操作失誤,墜毀於居民點,居民死亡7人,傷3人,造成一等事故。
1969年11月22日,空1師1團殲擊6發生一等事故,人為原因。
空軍航空兵第一師黨委班子發揚優良傳統,多年來經受住了各種考驗。 1977年11月6日,中央軍委下發了"1977"14號檔案向全軍通報表揚了空1師黨委是"一個艱苦奮鬥,堅持繼續*的好班子"。並號召全軍向空軍航空兵第一師學習。他們的事跡被概括為"學習走在前、工作拚命乾、生活不特殊、遵紀作模範。"1978年5月,空軍航空兵第一師黨委與雷鋒、"硬骨頭六連"一起成為全軍"三學"的先進典型。
1953年7月27日,志願軍給空4師10團3大隊記集體一等功。
1955年2月,中南軍區授予空4師10團1大隊"二級安全飛行模範大隊"。
1985年2月4日,空軍給空1師1團機務大隊記集體一等功。
1999年11月2日,空軍給空1師1團1大隊記集體一等功。
2003年10月 24日,空軍給空1師2團機務大隊記集體一等功。
1964年9月29日,授予空軍空軍鞍山基地工程機務大隊一中隊機械師夏北浩"機械師尖兵"榮譽稱號。他所總結創造的"夏北浩檢查法"聞名全空軍,成為空軍機務維護工作的一面旗幟。曾先後擔任過空1師1團機務大隊長、機務副團長、師機務處主任,1988年1月因病在鞍山去世。
1982年8月 1日,空軍授予空1師3團1大隊中隊長李國堯(後任大連指揮所副司令員)"熱愛飛行事業的好飛行員"稱號。
1995年 12月7日,空軍授予空1師1團副參謀長陳加亮"模範飛行員"榮譽稱號。
2006年12月26日,空1師空1團副團長張勤國獲得第4屆"空軍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9年10月,空軍授予空1師3團探傷技師竇樹軍"愛崗敬業模範士官"榮譽稱號。
空軍航空兵第一師先後受到500多位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毛澤東主席1951年10月2日在閱罷空1師戰報後,欣然揮筆批示"空四師奮勇作戰 甚好甚慰";1978年3月5日,鄧小平同志在接見空1師政委趙永煥時親切勉勵:"你們這面旗幟不要倒";1990年10月27日,江澤民同志到空1師檢閱部隊並寫下光輝題詞:"發揚奮勇作戰光榮傳統,建設無堅不摧英雄部隊";2006年1月12日,胡錦濤主席親切接見空1師駐連城輪戰部隊官兵並親切勉勵:"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準備完成黨中央、中央軍委交給的各項任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