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基礎
當今IT界最大的熱門無疑就是虛擬化,眾多IT企業都想把自己的產品跟虛擬化掛上鉤,以期賺足用戶的眼球。於是,網路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硬體虛擬化(也稱伺服器虛擬化)、軟體虛擬化(包括桌面虛擬化、套用虛擬化)撲面而來,而目前大部分有關虛擬化的討論都是指硬體虛擬化,並直指概念紅得發紫的 “雲計算”。不幸的是,“雲計算”卻被各個廠家詮釋的五花八門,包括Google、IBM、Microsoft、Amazon等都加入到這場混戰,使得這個概念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讓人一頭霧水。而實際上,這些大牌廠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並結合自己的產品線,企圖闡述和領導未來的計算模式。 這些大廠商的願望是美好的,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就是先實現套用虛擬化。遞推而來,當前的重點仍然是套用虛擬化,這也是雲計算的基礎。
主導力量
目前,雖然虛擬化的概念很多,但對企業用戶來說,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且性價比較高的虛擬化技術主要是硬體虛擬化和軟體虛擬化,它們是虛擬化的主導力量。
硬體虛擬化
硬體虛擬化完美詮釋了HAAS(硬體即是服務)的理念。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台物理計算機(主要是指伺服器)上安裝一個虛擬機管理軟體系統,由此系統按用戶要求的參數生成若干個軟體模擬出來的計算機,其使用特性就像一台真正的物理計算機,稱之為虛擬機。這帶來的好處主要有3點: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和綠色環保。
提高資源利用率
目前,全球有10億台計算機,年平均計算負荷在90%以上的計算機不足千分之一,而對於個人計算機而言,99%的計算機年平均計算負荷低於1%,這種IT業特有的極度奢侈和浪費足以讓傳統行業瞠目結舌。
這樣現象的原因,一是隨著IT技術的蓬勃發展,各個企業為提高競爭力,不斷加強IT的投入;二是IT的服務特性必須滿足最大需求。例如:某網站每天5點至6點的平均訪問用戶數為100人次,僅需1台伺服器就可以滿足要求;而到了19點至20點,平均訪問用戶數上升到10萬人次,則需要10台伺服器才能滿足要求。為了不失去用戶,該網站不得不購買10台伺服器,即使每天5點至6點有9台伺服器在空運行。
使用虛擬機後,管理員可以將繁忙的伺服器和空閒的伺服器交叉部署在同一台物理伺服器上,並能實時監控和動態遷移,充分提高物理伺服器的資源利用率,減少企業IT投入成本。
降低管理成本
對於系統維護人員,由於使用虛擬機技術,減少了計算機的數量,勢必減輕需要臨機操作的維護工作量。使得更少的人可以維護更多的計算機,降低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同時,系統維護人員只需在一台計算機上操作,就可以維護數台甚至數十台在虛擬機上運行的伺服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綠色環保
這應該是對全人類最大的貢獻。由於減少了計算機的數量,由此減少了製造業、電力供應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在當今全球減排的大形勢下,虛擬化無疑迎得了權力機構的青睞,這也是歐巴馬政府拿出710億美元支持虛擬化產業的政治原因。
目前,硬體虛擬化的產品很多,其中最大、最全的是VMware的系列產品線,但也不乏後起之秀的出現,其中Sun的VirtualBox在運行性能上已超過VMware,儘管還不夠完善。
硬體虛擬化雖然好處眾多,但卻被廠家吹得玄乎其玄,擺出一副大一統的架勢,媒體無法拒絕廠家的誘惑或者缺乏炒作的題材,也跟著推波助瀾。
其實,只要經過仔細推敲,就能發現硬體虛擬化降低成本的局限性。首先最大的贏家無疑是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提供機房租賃服務的企業。使用硬體虛擬化技術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更多的伺服器租賃給用戶,不僅僅節約了成本,還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其次是計算機伺服器超過10至20台範圍的大型企業,節省的成本是很可觀的。但是對於計算機伺服器低於10至20台範圍的中小型企業而言,硬體虛擬化帶來的效益可能和部署硬體虛擬化帶來的成本持平,甚至倒掛。所以,這種技術的受益者是少數主流,而不是大多數的非主流。根據長尾理論,大多數的非主流市場總和要遠遠大於少數主流市場總和。所以,硬體虛擬化的影響力仍顯不足,在未來計算模式中,它只能是錦上添的花,而不能成為錦。
軟體虛擬化
軟體虛擬化完美詮釋了SAAS(軟體即是服務)的理念。其基本原理是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個虛擬化軟體客戶端,虛擬化軟體服務端和大量套用軟體安裝在伺服器上,虛擬化軟體客戶端把用戶的輸入操作(如鍵盤操作、滑鼠操作、插入隨身碟等)傳送到伺服器上的虛擬化軟體服務端,由其在套用軟體上模擬執行用戶的操作,並將套用軟體輸出的操作結果(顯示器的顯示內容、印表機的列印內容、檔案存儲等)反饋到虛擬化軟體客戶端,再由其在用戶計算機上模擬輸出。整個過程稍顯複雜,但這么折騰一定是有價值的,看看我們得到了什麼:
降低部署和維護成本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企業的生產能力也不斷擴大,導致企業必須提高對信息的處理和控制能力。於是,各個企業的職員在計算機上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套用系統,以便滿足企業對信息的處理和控制要求。他們除了在套用軟體上處理業務問題外,還要花時間處理套用軟體本身的問題,即使你不是專業的IT人員。部署和維護這些複雜的套用系統,消耗了企業職員大量的精力。
使用軟體虛擬化技術後,可以由少量的IT專業人員將所有的套用軟體一次性集中部署在伺服器或伺服器集群上,所有的企業職員僅需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個虛擬化軟體客戶端即可。IT專業人員會根據用戶的屬性(部門、級別等信息)分配合理的許可權,使企業職員可以通過虛擬化軟體客戶端訪問所有授權的套用軟體。由於本地計算機上並沒有安裝那些複雜的套用系統,所以也不需要維護,而IT專業人員也只需維護伺服器或伺服器集群上的套用系統即可。其節省的成本,隨著套用規模的增加而呈指數級別的放大。
提高安全性
企業的普通職員一般並不是IT專業人員,其計算機不免受困於病毒、木馬的騷擾,企業關鍵數據的安全性是無法保證的。
使用軟體虛擬化技術後,由於集中部署和集中使用,企業關鍵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了IT專業人員的加強。
低成本擴展使用範圍
企業的套用系統一般分為C/S(客戶端/伺服器)模式和B/S(瀏覽器/伺服器)模式。C/S模式是早期企業套用系統的標準模式,B/S模式是近年來的發展趨勢。B/S模式中的瀏覽器技術的設計初衷只是為了能夠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瀏覽網際網路網站,並不是為了套用操作而產生的,所以B/S模式的套用軟體在外設(印表機、讀卡器等)操作、回響速度等用戶體驗上仍然比不上C/S模式的套用軟體。其唯一的優勢就是使用了3層架構模型,使其具備單點部署,全網訪問的能力,這點對大型跨地域企業尤為重要。C/S模式的套用軟體一般為2層架構模型,使其在網際網路上訪問先天不足,這就是B/S模式發展起來的原因。
使用軟體虛擬化技術後,企業原有的C/S模式套用軟體無需修改任何代碼,即可升級為A/S(套用/服務)模式套用軟體,而後者是具備全網訪問能力的,問題迎刃而解。看來,企業套用系統的C/S模式和B/S模式之爭,又要重新洗牌了。
其實,軟體虛擬化的套用範圍不僅僅針對企業,對於個人用戶而言,其仍然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只是軟體虛擬化廠商和運營商現在還顧不上這塊領域。
簡便易用
無疑是最吸引個人用戶的優勢。這是由人性的弱點決定的,任何人都不願意“要喝牛奶就要養頭牛”。
看看現在的人要完成上網聊天的步驟:
了解什麼是作業系統,對中國人來說還要學習輸入法,並學習滑鼠左鍵單擊、雙擊和右鍵單擊的作用;
了解什麼是瀏覽器,並學習如何從網站下載檔案;
了解硬碟、分區、目錄、檔案與房子、大立櫃、大立櫃裡的上層抽屜、下層抽屜和裡面的衣物的對照關係,以便你能找到下載的檔案;
了解下載的軟體和安裝的軟體有什麼區別,以便你不會出現下載後就可以使用的天真想法;
安裝軟體後,還需了解執行檔和數據檔案的區別,還有它們與檔案關聯之間的鉤稽關係,以便你能正確的啟動程式;
啟動程式後系統崩潰,從朋友那裡了解到網上病毒、木馬肆虐,上網前必須先安裝反病毒軟體和防火牆軟體,否則後果很嚴重;
再來一遍,戴上口罩,抱著滅火器,雙眼噙著淚水看著螢幕,“不就聊個天嘛,至於嗎?”
作為IT專業人員真是汗顏呀,我們做得實在是太少了!軟體虛擬化就可以把那些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個人用戶解脫出來。網路運營商可以把虛擬化軟體客戶端和聯網軟體集成在一起,當用戶上網後,就可以引導用戶連線到已經裝好大量套用軟體的伺服器上,用戶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了解那么多計算機基礎知識,也不必受病毒、木馬的困擾。當然,用戶既然可以認同喝牛奶需要付費,就可以認同使用信息技術服務也需要付費,這就是軟體租賃服務的商業模式基礎。
目前,軟體虛擬化的老大是Citrix,再加上2007年收購了硬體虛擬化廠商XenSource,使得Citrix的產品線全面覆蓋,前途不可估量。就連Microsoft也與Citrix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為Windows 7開發了新一代支持本地渲染的RDP協定。不過,Microsoft可能另有打算,收購Citrix,才可能在未來打敗Google。
綜上所述,軟體虛擬化不僅能夠授益於企業,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甚至還能讓個人用戶受益。主流市場和非主流市場的全覆蓋,必使軟體虛擬化成為未來的主要影響力,這是一塊真正的錦!
雲計算的實質
軟體虛擬化的實質是集中式計算,強調的是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而終端的計算能力基本可以忽略,這也是目前Thin Client(瘦客戶端)概念的基礎。此概念的靈感應該追溯至上個世紀90年代初,Sun公司為了推廣他們的小型機,提出了NC(網路計算機)概念。如果 Sun公司活到現在,可以正好成為弄潮兒,可惜Sun已經被Oracle收購,他們的理念已被歷史塵封,灰飛煙滅。
集中式計算導致數據中心必須使用NLB(網路負載均衡)技術系統來回響成百萬、上千萬的用戶計算請求,NLB依據一定的策略為某個用戶的計算請求分配一個伺服器作為計算資源,但用戶永遠也不會知道他會被分配到哪個伺服器上。事實上,他也不需要知道,因為他也不關心,只要能夠使用就行,甚至他都不需要知道技術原理。
這可能是雲計算概念的一個靈感來源,對普通用戶而言,反正有一堆伺服器為我提供計算服務,而我也不想知道那堆伺服器是怎么協同工作的,那堆伺服器對我來說就像浮雲,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關我什麼事,我只要看見它存在就行。
對IT專業人員而言,在畫系統結構圖時,經常使用一個雲形圖示代表Internet,而公共數據中心就是部署在Internet,所以雲計算概念很快就被IT專業人員理解。就像魯迅先生所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雲計算概念在IT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我認為正宗的雲計算概念實質是集中式計算。這是將來的計算模式嗎?讓我們來剖析一下雲計算的優缺點。
雲計算的技術基礎是軟體虛擬化,物質基礎是數據中心,而數據中心的技術基礎是硬體虛擬化,所以雲計算將同時具備軟體虛擬化和硬體虛擬化的優勢。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事物一定具有兩面性,其優勢和劣勢必定同時存在,而且其劣勢往往是優勢造成的。
安全問題
安全性一直是雲計算的熱門話題。“求人不如求己”、“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等言論不斷抨擊雲計算的安全問題,但仔細推理,這樣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安全性問題主要是指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問題,如果用戶認為把數據集中存儲在數據中心中不安全,那么存儲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就安全了嗎?數據中心都是由職業化的IT專業人員維護的,其安全性肯定遠遠高於某企業的伺服器集群或個人計算機。
再說,安全性問題的實質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安全性和易用性從來都是一個博弈關係,安全性越高的系統越難以使用,越容易使用的系統越不安全,這取決於用戶需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的折衷點在哪裡。不幸的是,很少有用戶能理解這種哲學關係,他們往往需要又安全又易用的系統,所以這個折衷點最後都是由廠商的市場策略決定的。
舉個例子:Linux/Unix作業系統和Windows作業系統的安全性之爭。絕大多數支持Linux/Unix作業系統的人認為安全性是Windows作業系統最大的問題。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不得不提及一下當前Windows作業系統的前身Windows NT作業系統的總設計師David Cutler(達瓦·庫特勒)。他在被Bill Gate挖角之前,是DEC公司(1998年被Compaq收購,後者由於消化不良,在2001年又被HP收購,江湖險惡呀。)VAX小型機作業系統 VMS的總設計師。VAX小型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橫掃全球,1987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職員超過12萬,IBM都黯然失色。所以這樣的人設計的作業系統會出現重大問題嗎?
回到問題本身,系統安全性來自於系統安全策略,而安全策略往往取決於商業策略或市場策略,而商業策略或市場策略往往取決於廠商決策者的理念。 Bill Gate的理念是讓大多數人都能夠使用Windows,所以Windows作業系統的安全策略是個樂觀型策略,其前提是假設使用者都是好人,每個用戶必須明確指出系統不能做什麼,否則系統默認什麼都能做;而Linux/Unix作業系統的用戶大多數是企業用戶,對安全問題敏感,所以其安全策略是個悲觀型策略,其前提是假設使用者都是壞人,每個用戶必須明確指出系統能做什麼,否則系統默認什麼都不能做。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配置安全選項,把Windows作業系統變的和Linux/Unix作業系統一樣安全,也可以把Linux/Unix作業系統變的比Windows作業系統還不安全,這都取決於人,而不是技術本身。
隱私問題
這個才是雲計算的致命問題。用戶將數據存儲在數據中心,難免擔心重要數據的信息泄漏,尤其是大型企業。雖然可以通過法律形式,讓數據中心承諾不獲取屬於用戶的數據,但這種協定只能防君子而不防小人,因為數據這種特殊商品,可被多次使用而不留痕跡,而且法律取證困難;即使數據中心不通過直接獲取數據本身,而是通過統計學辦法仍然能獲得有價值的情報,而用戶是沒有理由不讓數據中心進行統計的,因為這是數據中心正常的工作內容;還有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有可能被利益驅使,鋌而走險,而實際風險相當低。
所以,現在雲計算(集中式計算)又出現了兩個概念分支:私有雲計算(私有集中式計算)和公共雲計算(公共集中式計算)。私有雲計算專門為大型企業或秘密權力機構所擁有和使用,而公共雲計算為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服務,但它們的計算模式和技術基礎都是一樣的,僅僅是作用範圍不同。
這就是全部了嗎?顯然,中小型企業和個人用戶是不甘心自己的隱私沒人關心的,但他們又沒有足夠的實力建立自己的私有雲計算(私有集中式計算)。所以他們會使用其它辦法來保護自己看似沒人關心的隱私,他們可以把檔案使用多種加密手段保存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或者把數據拷貝到隨身碟上,然後放到自己的口袋裡或者銀行的保險柜中,這種隱私保護措施是數據中心自嘆弗如的。所以,未來脫離雲計算模式的本地計算模式仍然在大範圍記憶體在。
本地計算模式的大量存在,必定引發如何利用這些本地計算模式的剩餘計算資源的思考。答案就是分散式計算。
分散式計算
1997年6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在國會的聽證會上證明,以現在的計算機能力破解一個56位DES算法需要數百年的時間。1998年 1月,distributed網站通過向數千名計算機愛好者分發程式的方式破解56位DES加密算法,39天后“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這句話被破譯出來。這是分散式計算模式的一次偉大勝利,讓世界看到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分散式計算的成就不亞於雲計算,但其一直不溫不火,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這是一個沒有商業盈利模式的計算模式,目前分散式計算主要用於公益事業或純理論科學研究,參與的用戶都是計算機Fans,所有的人都是義務勞動,甚至還要捐款給分發程式的組織,以便能夠維持運作。這是一塊烏托邦式的淨土,廠商還沒找到插手的突破口。
其次,這個計算模式要求用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甚至包括計算內容的相關知識,這就把大量普通用戶拒之門外。
要想把分散式計算模式作為本地計算模式下剩餘計算資源的利用方式,必須要解決以上兩個問題。
首先必須要有一個贏利性組織負責收集可以付費的計算任務,然後派發計算任務給組織內成員,並付給一定的報酬。這個商業邏輯是無可厚非的,只是由於沒有硬體設備交易,低利潤額讓高回報成為習慣的IT企業看不上。
要解決第二個問題,我們要先看看大名鼎鼎的P2P下載,使用這項技術的套用有:迅雷、PPLive等。P2P下載是分散式計算模式的又一個成功案例,其成功之處在於對用戶禁止了複雜技術,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執行了P2P下載的成功理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經意間符合了和諧社會的需要)。絕大多數人仍然不知道,自己即是下載服務的消費者也是下載服務的提供者,但用戶不關心這個問題,他們關心的只是下載速度。技術之美在於它並不存在!
分散式計算要想和雲計算(集中式計算)一起成為主流,必須要把分散式計算終端做的像P2P一樣簡單易用,這樣才能大範圍覆蓋個人計算機用戶,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贏利性組織進入這個領域,因為現代企業可以忍受低利潤額,但不能忍受低市場規模,畢竟現在是規模經濟時代。
集中式計算有一個非常浪漫的非技術性名字——雲計算,分散式計算要想商業化,也必須要有一個非技術性名字。這使我想起了Clay Shirky(克萊·舍基)的《Here Comes Everybody》,中文譯名《未來是濕的》。雖然書中大量引用了Wet這個單詞,但作者的意境是指雨水經過江河湖泊最後匯為大海,體現無組織的組織力量,而分散式計算正是在IT界完美詮釋了這一觀點。作者之所以選擇這個單詞,我猜測是因為Wet與Net(網)只差一個字母,更像一個IT辭彙,且意義接近雨水。所以咱們也可以附庸風雅一次,就把分散式計算叫雨計算吧。
好了,我們已解決了所有的浪費,現在讓我們看看未來的世界。
4. “ 百花齊放 ”—— 空計算
在進行大膽推斷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工業革命史,以古鑒今。
1781年瓦特製造了蒸汽機,正式拉開了人類工業革命的序幕。
1878年大發明家愛迪生,開始謀劃如何使用當時很時髦的電賺錢,他的計畫是生產電力設備,然後賣給需要的工廠,但大多數工廠的動力來源都是使用蒸汽機或水車,他把目標轉向民用領域。在隨後的3年時間裡,愛迪生的研發團隊先後設計了發電機、電纜、電量表和電燈(愛迪生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了什麼是系統全面解決方案,真是佩服),又花了1年的時間進行部署。1882年,世界上第一個發電廠正式運營,它可為周圍1平方英里範圍內的建築物提供照明電力服務。當時,家庭照明都是使用煤氣燈,煤氣本身有害、不安全且燃燒後會產生黑灰。顯然,愛迪生的這套系統發明相當成功。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今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身)靠賣發電機、電纜、電量表和電燈及其附屬檔案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很像Microsoft,靠賣作業系統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愛迪生認為將來的用電模式就是這樣:每個城市的每個街區都有一個發電廠,為周圍1平方英里(由於當時使用直流電,無法遠距離傳輸)範圍內的建築物供電,工廠如果對街區電廠不放心,自己也可以建一個發電廠,共同驅動工廠的電力設備。但愛迪生的大管家英薩爾卻不這樣想,他認為電力必將成為一種社會公共基礎資源,運營發電廠(賣電)、提供電力服務是未來的用電模式(真是天才,一百多年前就有了服務的理念)。
1890年塞爾維亞發明家Nikola Tesla(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得到了普及,開始出現了交流發電機,交流電的傳輸距離幾乎無限且輸電損耗很小,英薩爾感覺到電力技術的最後障礙已經清除。
1892年英薩爾開始了他的偉大商業之路,他通過不斷併購周圍的小電廠來擴大自己的規模,那個時候他就已經知道規模經濟會使單位發電成本更低的道理。當他的電價已經低於工廠自備電廠的發電成本時,工廠徹底崩潰了,紛紛投降,轉向使用英薩爾的中央電廠提供的電力服務。到了1930年,美國90%的工廠都在使用各種電力運營商提供的電力服務。
2003年,Nicholas G. Carr(尼古拉斯·卡爾)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IT Doesn’t Matter》(中文譯名“IT不再重要”),其在文章中指出“IT信息技術必將成為一種普遍廉價的社會公共基礎資源,而不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 IT不再重要”。前一句,我認為絕對是未來的趨勢,但後面一句我認為有些偏激,打擊範圍太廣。現在電力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共基礎資源,但它仍然很重要,很難想像沒電的日子該怎么過。只是由於它的普遍性、廉價性,早已淡出我們這代人的視野。我們去商場購買家用電器時決不會考慮家裡的電力系統會不會因此而崩潰,但我想19世紀末的人們一定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當時電力系統還不成熟,還沒有成為一種普遍廉價的社會公共基礎資源。也許,《IT Doesn’t Matter》的作者原意是指IT不再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上個世紀,依靠第二次工業革命和信息產業革命完成了家庭電氣化,這個世紀前葉,在IT信息技術必將成為一種普遍廉價的社會公共基礎資源的大趨勢下應該完成家庭信息化。每個家庭使用信息技術就像使用電力一樣方便,僅需把插頭插到插座上,打開計算機即可。
要完成這個夢想,雲計算(集中式計算)和雨計算(分散式計算)的終端必將集成在一起,未來的計算模式就是一番雲雨計算,集中與分布的辯證統一。
這個終極終端會連線到數據中心,提供給用戶已付費使用的套用軟體;如果有企業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運算,數據中心會選擇已連線的終極終端,根據用戶設定的資源外租占用率分配計算任務,此任務在計算完成後,會自動回收計算結果並將企業支付的租賃費計入用戶賬戶,用戶無需任何人工干預;如果有某個用戶自己開發了一個小套用也可在本計算機上發布本地租賃,價格比數據中心便宜,可能會有其他用戶可以使用本機發布的應用程式,數據中心會對其他用戶賬戶進行轉賬操作,將租賃費計入該用戶賬戶。
這種混合計算模式,完全支持了數據中心到用戶、用戶到數據中心、用戶到用戶之間的商業模式。所有的用戶計算機都既是服務消費者也是服務提供者,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計算像空氣一樣瀰漫,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樣的計算模式,英文名字很容易:Anyone Anywhere Anytime Calculate,縮寫AAAC。但中文名字有點長,如果縮寫就是三無計算,很容易被國家工商局歸類為三無產品。既然到處都有,按照佛學的境界,就是什麼都沒有,兩個極端其實不是距離,而是重疊,這就是空計算概念。
那么,空計算模式除了節約了人類的財富,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肯定會收穫頗豐,現在能隱約看見的是人工智慧。
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蓬勃發展的人工神經元網路套用系統已趨於成熟,其原理是通過收集大量信息,讓系統不斷學習,當學習達到一定程度時,系統開始具備像人類一樣的邏輯判斷水平。在空計算模式中,終極終端可以隨時記錄用戶的所有操作行為,這些行為都會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的碎片,這些碎片信息會被類似於人工神經元網路的套用系統所收集和處理,不斷學習,在海量信息的催化中,必然會出現一個能了解人類喜好、人類行為並能像人類一樣思考的智慧型套用系統,只是它的存在形式可能不是一個機器,更不是一個機器人,它的大腦散布在整個空計算網路中,每個用戶就是它的神經突觸。
感覺像《終結者》中的“天網”智慧型計算機系統,又像《黑客帝國》中的Matrix(母體),是福是禍,取決於它的所有者如何使用,技術本身沒有好和壞,只有先進與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