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虛的雲

空虛的雲

《空虛的雲》是1990年由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馮馮。書籍主要講述了中國傳統的佛教文化。

內容介紹

空虛的雲空虛的雲

歷史是揮刀斬不斷的長流,虛雲長老的時代,實在並未結束,今天的歷史,正是昨日的長流的延伸。在這歷史長流當中,人類文化又發生了幾許世界性的巨大變動,中國人又遭受了多少更加巨大慘痛的災難!中國人所經歷的浩劫,交流的血淚,為甚么沒有人向全世界申訴?文學作品難道就只是描寫風花雪月羅曼史嗎?

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民族個每一種宗教都有反映他們的思想與苦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以色列民族的申訴,永無間斷,見諸文學與電影,比比皆是,使全人類都知道以色列的苦難;基督徒對於基督教所遭受的迫害與痛苦掙扎,也有充分的反映,也更能運用文學與音樂藝術電影電視來表現基督教的偉大博愛精神!反觀我們中國人與中國佛教呢?能不慚愧?我自不量力地寫了《空虛的雲》,如今又再予以修正及補寫,可說是出於我的宗教熱誠與藝術良心,加上個人的民族感受!

作者介紹

簡介

馮馮本名馮培德(字士雄)的馮馮,在一九六四年以小說「微曦四部曲」轟動一時,並榮獲第一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皇冠出版創辦人平鑫濤推崇馮馮為「天才、奇才、鬼才」。馮馮一生神秘而傳奇,連最早出版他作品的平鑫濤都只知他叫「馮馮」,不知全名叫馮士雄。2003年,馮馮的回憶錄「霧航」(文史哲)出版,讀者才可窺知他的曲折生平。
出生於廣州的馮馮,隨海軍輾轉來台,由於他常寄信給母親,竟被誤認為間諜,監禁了四、五年,馮馮後來被以精神失常開除軍籍。獲得自由後,馮馮自力更生,在火車站、公園、街頭流浪,做苦工、做擦鞋童,在如此顛沛的生活里,馮馮勤於自修英文,曾考取編譯人員中的榜首。馮馮用布袋背了好幾疊厚厚的稿紙,內容就是百萬字小說「微曦四部曲」,送到平鑫濤家,希望能出版,想不到出版後意外暢銷,後來還陸續推出「昨夜星辰」、「紫色北極光」、「紫楓」(皆為皇冠)、「空虛的雲」(天華)。
精通九國語言馮馮因緣際會移民加拿大,從此潛心向佛,信眾敬稱他為「馮馮居士」。在「霧航」一書里,馮馮形容自己「一生都像在濃霧中航行」。
「百善孝為先」,居士至孝,終生陪伴張老夫人,縱使張老夫人往生,居士仍將其骨灰帶在身旁,晨昏定省,直到2006年末將老夫人遺骨安奉於台南法王講堂法界寶塔為止,為自己預購塔位於張老夫人旁。素往一般人思及居士,常以神通談論居士或以此嚮往,然居士卻謙虛以對,謂實非其個人之力,而是觀世音菩薩加被。果如此,若非居士慈悲,與觀世音菩薩相應,菩薩又怎會經居士之手,濟拔眾苦。從居士著作可見受居士之惠者遍及世界各國,然居士明知必須代受因果,依然克盡己力,無怨無悔。居士為人樂觀、幽默、謙虛、親切;多才多藝,著作甚多,對於後進諸多啟發。居士認為「佛法基本精神是大慈大悲、平等普渡眾生出苦脫厄。」居士在《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尋》寫到「尤欽觀音菩薩之大慈大悲,因此,一方面以科學知識印證佛法,一方面以文學接引眾生學佛,亦以音樂接引,同時用微末的超感功力來幫助苦難疾病之人。」正是此一精神的實踐。
例如以空虛的雲、夜半鐘聲、太空科學核物理學與佛理的印證、禪定天眼通之實驗、天眼慧眼法眼的追尋、巴西的小孩、健康長壽釋疑等膾炙人口的書籍,吸引熱情、好奇、關懷的年輕人閱讀,使之得有機緣接觸佛法,「非自炫神通。」居士一生奉獻,縱使舍報,亦立遺囑將海外遺產作為研究基金捐給大學,將存款新台幣兩百萬元捐出成立基金會,將版稅捐做基金,繼續遺愛人間。
馮馮於二零零七年四月十八日於台北過世,享年七十六歲。五月九日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馮馮的親友五月九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師大禮居」舉行音樂追思會,播放馮馮創作的音樂曲目,悼念這位長者。
馮馮馮馮

生平

1935年出生於廣州市 。3歲時,日軍轟炸廣州,隨母避難香港。6歲時,就讀桂林市省立模範國小,跳級念4年級,半年後,日軍猛攻桂林,又再上路逃難。 9歲時,就讀曲江市黃埔中正幼年軍校,10歲時,就讀龍南中學,跳級念上初二春季。1945年,考入龍川中學高中一年級。1948年9月1日,升上培正中學高三,趁高三上學期舉行畢業旅行,與兩百名同學坐火車到杭州西湖與上海。

1949年,高三畢業,考上嶺南大學醫學院。同年10月1日,虛報19歲,進入海軍軍官學校,11月1日乘「崑崙號」抵達台灣。12月初,在左營海軍軍官學校被捕,罪名是寫信給大陸母親,涉嫌「通匪」「泄秘軍機」,被押交海軍情報處囚禁於鳳山等地前後共達將五年之久。

1955年12月,流浪台北火車站,在新公園路邊小食攤乞求殘食,正值20歲。1955年,當起擦鞋童,露宿街頭。其後棲身中和鄉農場,養豬幹活。1957年3月10日,離開中和鄉農場,再度流浪台北火車站當擦鞋童。同年,考取國防部外事編譯榜首,任期三年編譯預備軍官少尉。

1959年1月,海軍軍官學校補發除名證書,除名原因:「神經失常」。同年,取得身份證戶口薄,申請母親赴台,安家租戶於台北中和鄉農場豬舍竹棚。 1960年,國防部下召集令,延長役期,進入總統府替蔣介石、蔣經國作法語翻譯。

1961年,馮馮英譯墨人(張萬熙)短篇小說【馬腳】,膺選奧大利「世界最佳怪異小說選集」。文壇名將與新晉作家, 遂成畢生莫逆之交。

1962年,以法文撰寫「水牛的故事」,膺選奧大利「世界最佳動物小說選集」。

1963年,以「苦待」一篇,榮獲《自由談》雜誌徵文獎第一名。並以英文撰寫「苦待」,膺選奧大利「世界最佳愛情小說選集」。同年,獲得國防部頒發「國軍模範」榮譽獎狀和「景風獎章」與「續學獎章」。亦獲頒國際青年商會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文學著作成就獎。

1964年,退役為後備軍人,任職美國軍事顧問團海軍組譯員。5月3日,以《微曦》一書,榮獲嘉新文化基金會首屆優良文學作品獎 。應石美瑜校長聘請為東吳大學英文系二年級的代課教授。

1965年,申請母親返香港瑪麗醫院復檢開刀傷口,5月拍攝電影「美目王子」。12月遭政治逼迫潛離台灣,逃亡到加拿大溫哥華。

1970年代,任職溫哥華「大漢公報」總編輯。

1990年10月,捐獻尼泊爾法王所贈佛陀舍利子十顆,與班禪喇嘛贈予後藏日喀則喇嘛宮的法寶之一「佛骨瓔珞」108顆,為慈濟醫院籌款。

1991年,應邀在美國洛杉磯市柏沙典那大學劇院登台義演獻唱,為慈濟醫院籌募基金。

1994年6月,重返睽別近三十載的台灣,參與慈濟義演籌款,捐獻「再生舍利」,與虛雲高僧輾轉贈予,泰王所賜「緬甸菩提玉石手串」。

1997年10月,攜母抵達莫斯科,在大使與文化部長陪同下,進入克姆林皇宮,謁見俄羅斯總統姚幸與夫人。6日與7日,出席由俄羅斯聯邦交響樂團與莫斯科芭蕾舞團聯合演出的「水仙少年」與「雪蓮仙子」首演,獲頒烏克蘭國家音樂學院榮譽作曲博士學位證書。

1999年10月,因古典作曲的成就而獲得美國贈予公民身份。

2001年10月,攜母乘搭火車頭等房艙,橫越加拿大東西兩岸,前往蒙特里爾市的美國大使館領取母親移民簽證。

2002年,遞呈台北「平反會」,申請平反海軍情報處非法刑求及囚禁冤獄,編號為6581號。

2003年7月,馮母張鳳儀女士逝世於溫哥華寓所,享年九十八。

2004年,馮馮攜母骨灰定居夏威夷。3月,赴台更新身份證戶口簿。11月,在台南林鳳營小住一個月,重遊當年被囚之地。同年,平反申請被拒絕,理由是「查無實證」「所報日期不確」「無任何數據可以證明」「不予補償」。

2005年赴台。2006年3月,腹痛赴台檢查病況,先後經數家醫生診斷,及照各種儀器,診斷是由憂鬱與緊張引起的腸胃潰瘍。10月,經夏威夷醫生診斷患胰臟癌 ,告之僅餘6個月生命。11月,再度赴台診斷,3 次切片檢查不出癌細胞,疑是胰臟炎(或胰臟腫瘤)。2007年4月18日逝世於台北新店慈濟醫院。5月9日追悼火化。5月10日骨灰安置在台南關廟鄉法王講堂的「法界寶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