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二戰末期,德國首先在飛機上安裝了噴氣發動機。二戰結束,冷戰開始。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各國的戰鬥機發生了很大的改觀。噴氣發動機的套用改進了飛行特性。機載雷達的套用使飛行的視野大大提高。飛彈的出現改變了戰鬥的方式。電子戰設備的使用使戰鬥變得撲朔迷離。
事實多次證明:誰的戰鬥機更先進,誰將更有把握掌握現代戰爭的制空權。在韓戰初期,美國占據絕對空中優勢。然而,它沒有料到中國空軍幾乎在一夜之間擁有與之抗衡的能力。在空戰中,中國年輕的飛行員擊落敵機330架。其中包括有豐富經驗的王牌飛行員。輝煌的戰績既要歸功於中國飛行員的機智和勇敢,又要歸功於當時由蘇聯提供的全世界最先進的米格-15戰鬥機。
1994年2月28日,4架波赫塞族的“海鷗”戰鬥機飛入“禁飛區”轟炸穆斯林族目標。兩架北約F-16戰鬥機趕來驅逐。“海鷗”對F-16的多次警告置之不理。於是,F-16發射了三枚“響尾蛇”AIM-9空空飛彈和一枚AIM-120中距空空飛彈。除一枚飛彈觸地爆炸外,其他三枚飛彈均命中目標。不久,最後一架“海鷗”被趕來參戰的另一架F-16用飛彈擊落。空戰結果4:0,耗時5分鐘。
在現代戰爭中,隨著躲避和削弱雷達搜尋技術的套用,隱形飛機出現在戰場上。隱形飛機一般採用三種主要的隱形措施:第一,改變外形,減小雷達回波;第二,採用吸收雷達波的複合材料製造飛機;第三,使用塗料吸收雷達波。著名的F-117A隱形戰鬥機就具有良好的隱身能力。在海灣戰爭中,它神出鬼沒,圓滿地完成了戰鬥任務。
動作
基本動作
轉彎
最常用且最實用的機動。
適用情況:擺脫敵機的跟蹤或保持自己在纏鬥中的優勢。
桿操作:向左或向右壓桿,控制飛機滾轉,根據需要拉桿調整轉彎半徑。
戰術運用:在轉彎時飛機的機翼與地面所成的角度越大,轉彎半徑就越小,對自己就越有利。但同時飛機和飛行員所要承受的G力就越大。所以在與敵機纏鬥之前最好拋棄除對空武器以外的所有的外掛,以使戰機能發揮最大的潛力。戰機的水平機動性(轉彎能力)與空速,推力,外界氣壓(海拔高度)等參數有關,由上述參數可以連續地繪製一系列圖線,即戰機的飛行包線。要在水平纏鬥中獲得優勢,就應當將自機保持在自機包線性能最佳的區域,同時嘗試將敵方壓縮至敵機飛行包線不適合機動的區域。對於一般氣動外形的戰機,最適合纏鬥的高度4000英尺(1200米)左右。
爬升
用來改變自機與目標的高度差
適用情況:攻擊比自己高度高的敵機,獲取高度優勢
桿操作:向身邊方向拉桿,控制飛機俯仰。
戰術運用:在0-90度(梯度指示器上有顯示)的範圍內機頭與地面所成的角度越大,爬升的速度就越快(假定發動機推力不變)。在爬升的過程中飛機速度會不斷減慢,機頭與地面的角度越大減速就越快所以爬升也可以作為一種制動的方法。當敵機鎖尾時,把機頭拉起對著太陽爬升,敵人就只能盲射。筋斗和眼鏡蛇都是以大角度爬升為前奏。
俯衝
改變自機與目標的高度差。對地攻擊的基本動作 。
適用情況:攻擊比自己高度低的敵機,從較慢的敵機處脫離,獲取更好的靈活性
戰術運用:爬升是把飛機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的過程,與爬升正好相反俯衝是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俯衝時機尾與地面的角度越大,俯衝的速度就越快。同時自己本身的速度也變大,飛行高度降低了,飛機更加靈活了。利用俯衝的速度優勢也可以用來逃過敵機的追蹤。要強調的是俯衝的角度最好不要超過40度否則很難再將飛機改平。
基本戰術機動
基本戰術機動是套用一系列基本動作的組合達到戰術目的的機動形式。
桶滾
保持速度的同時減小接近率的機動形式
適用情況:航速過快即將錯過目標時或規避在尾部近距離的敵機
桿操作:一邊向後拉桿一邊向左或向右壓桿,同時輸入俯仰和滾轉的控制量就能形成桶滾。桶滾的半徑和前進方向與兩種輸入量的比例有關。
戰術運用:桶滾機動指飛機沿著虛構的中心線做螺線形運動。如果執行得當,桶滾過程中飛機的真速不發生大的改變,但飛行距離延長,從而在前進方向上的速度降低。
在格鬥當中如果你的航速比敵機快而且即將錯過敵機,你可以試著用桶滾動作來減慢前進方向上的速度,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攻擊位置。桶滾同樣可以用來防禦。當敵機處於你的6點鐘位置而且距離很近時,你可以用桶滾使敵機錯過你。當敵我雙方同時採用桶滾機動以占領有利射擊位置或防止敵進入有利射擊位置時,雙方進入桶滾剪刀機動(滾剪機動)。
筋斗/殷麥曼機動
用速度換取高度
適用情況:迎頭攻擊後再次捕捉目標時。
桿操作:根據需要,淺俯衝增加速度。將節流閥開到最大,向後拉桿以達到想要的或可能的轉向率。當飛機到達最高點時,滾轉180°由倒飛改為平飛。如果拉桿之前加一定的滾轉,筋斗就不在垂直平面上進行,這樣頂點速度損失會減小,更加靈活可控。
戰術運用:這個動作能使你突然改變飛行方向攻擊處於身後的敵機,但你完成筋斗後由於高度增加了許多,你的機動性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在做完筋斗後儘可能邊俯衝邊捕捉目標,這樣可以補回你失去的動能。此機動最好在低空進行,否則飛機很容易進入失速狀態。
在纏鬥條件下,尾追的敵人通常會跟隨防守方進行筋斗。此時進攻方如果速度不足或推重比不大,就更容易先於防守方失速,被迫退出筋斗機動,導致攻防轉換;反之如果防守方先失速或在筋斗頂端速度不足,就容易淪為固定靶。
下半筋斗/破S機動
用高度換取速度
適用情況:反擊處於後方的敵人時,脫離剪刀或滾剪機動時。
桿操作:滾轉180°改為倒飛,向後拉桿到需要或可能的轉向率,當飛機沿著向下的圓弧到達最低點時就變為平飛。
戰術運用:如果敵方反應稍有鬆懈,下半筋斗可以幫助自機迅速脫離敵機下視角,造成敵機暫時看不見自機;或者造成敵機急於跟進,用負G機動(壓桿)對抗我正G機動。因為戰機設計和人體極限的負G承受力總是小於正G(紅視比黑視更容易出現,戰機負G時油路通常會出故障,綜合這些考慮,一般戰機的設計極限是+9G~-3G),下半筋斗可以帶來戰術上的優勢。即使敵方也用下半筋斗跟進,筋斗底部額外的速度使得防守方能做出更多機動動作。
在滾剪機動中,如果我方在低空,對方在高空,及時進行破S機動能迅速拉開雙機距離,極大可能能夠安全退出戰鬥。這是下半筋斗機動被稱為“滾剪分離機動(Split-S)”的原因。
高Yo-Yo
適用情況:減小離軸角,防止過沖
桿操作:高Yo-Yo機動一般是我機從敵機斜後方(4點~8點位置)以較快速度接近時所用。稍微拉桿爬升,這樣能略微增大敵機在左右方向上離我機的距離,同時保存能量。待衝過敵機中心線後滾轉使升力線對準敵機,拉桿瞄準敵機,這樣我機就在敵機高6點的位置
低Yo-Yo
適用情況:快速減小離軸角
桿操作:低Yo-Yo機動一般是我機從敵機側方以與敵機相近的速度接近時採用。從側追改為尾追需要一個90°以上的轉彎。稍微壓桿俯衝,增加速度,衝過敵機中心線後滾轉使升力線對準敵機,拉桿將敵機置入瞄準。俯衝帶來的速度提升使得轉彎機動更加容易。
上升轉彎
強度不高但比較實用
適用情況:從俯衝攻擊中改出
戰術運用:在釋放武器之後拉桿爬升(角度不超過50),幾秒後讓飛機改平,最後做小半徑轉彎返回以前的飛行路線。這時你又回到了目標附近可以對其進行第二次攻擊。這種機動對低空目標(直升機等)和地面目標很有威脅(可以反覆實施攻擊)但它的運行時間較長,不適合攻擊比較靈活的目標(戰鬥機)。
超機動
所謂超機動,是現代戰鬥機利用高升力,矢量推力等高新技術做出的常規戰鬥機無法做出的機動形式。這種機動形式特點通常是快速改變速度和/或機頭指向,以便在中近距離空戰條件下快速捕捉目標,發射飛彈攻擊,或改變自身占位以獲得優勢。
眼鏡蛇機動
•存在爭議較多的機動動作
適用情況:當敵機離你很近並準備攻擊時
戰術運用:眼鏡蛇機動主要用於擺脫與你處於相同高度近距離尾部的敵機(相當於突然制動使敵機錯過你)。它就好像是一個沒有做完的筋斗,與筋斗不同的是要在拉桿到40度左右的時候將油門置於0位置,繼續拉桿利使飛機與地面的夾角達到120度保持。當所有的動能全部轉轉為勢能時飛機即將會在空中靜止2-3秒,然後飛機將會進入失速狀態機頭猛地下墜,這時打開加力恢復動力重新捕捉目標,機動結束。
眼鏡蛇機動時在攻角最大條件下可以使用方向舵在平面上改變機頭的指向,
分離S機動
非常實用的機動
適用情況:反擊在尾部敵機
戰術運用:分離S能突然改變你的航向並使你獲得極高的機動性能,快速的反擊敵人。做分離S之前首先確定你要有充足的高度(距地8000-10000米)還要有一架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否則還沒等你轉過一半你就over了。具體做法是這樣的:保持中等航速,翻轉,使機腹向上(如果航速過快可以先做幾個滾筒)。然後向下拉桿到底保持,這時飛機將會向下做筋斗,不要改變航速。當機身再次與地面平行的時候放開操縱桿檢查高度然後轉彎重新捕捉目標。機動結束。分離S對處於你6點方向並正在用機炮攻擊你的敵機極為有效(成功率90%)但千萬別用它來規避飛彈(飛彈的seeker範圍很寬)。
戰術
剪刀機動
剪刀機動是格鬥空戰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其一般是從敵對雙方戰機迎頭擦過,雙方向同一方向轉彎作為開始。因為雙方都在爭取瞄準對方,雙方在空間中會形成類似正弦曲線的波狀行進軌跡。不同戰機在不同飛行狀態下形成的軌跡“波長”不同,最終會導致運動形式從雙機對頭交匯(“反相”)變為一機在另一機正後方(“同相”)。在軌跡交點處雙機會不斷發生高速擦過,因此極富戲劇性和刺激性,所以多數空戰格鬥藝術作品都樂於描繪剪刀機動空戰的場景。
雙機雙向夾擊
攻擊方的雙機編隊迎頭發現目標後即在適當距離左右分開。僚機從目標左側進入,在目視發現前即實施超視距攻擊。而長機則從目標右側進入,高度略高,到目視發現距離發射格鬥飛彈攻擊。當然兩者的攻擊方法也可以互換。如在尾後發現目標,雙機也可以轉頭攻擊對方,反之亦然,成互相掩護態勢。
徉動夾擊
這是一種誘餌戰術,適於雙機或四機編隊。當該編隊在遠距離發現目標後,在適當距離長機或長機組向目標機容易發現的正前方徉動。而僚機或僚機組稍遲一些向目標側後轉過去。當長機快速通過目標前方(以正側方對著目標,即航向差90度,對方飛彈在正側方攻擊快速目標一般較難),僚機組已稍稍對著目標的腹部(如它在轉彎攻擊長機)或尾後,並立即用飛彈攻擊。長機通過目標前方後,立即轉過頭來夾擊目標。此戰術由美海軍航空隊薩奇中士(John S. Thach)發揚光大,得名薩奇剪刀。
磨盤式攻擊
對於有多目標攻擊能力的飛機可以使用這種戰術,在遠距離迎頭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同時向多目標連續發射中距飛彈,然後立即急盤鏇下降以防止或甩掉對方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發射的飛彈,並相機再次上升攻擊。 另附:在現代空戰中,迎頭攻擊的機率高達45%左右,尾後攻擊約45%,側方攻擊約10%。另外用計算機模擬空戰表明,在正前方偏10度左右攻擊(用紅外製導格鬥飛彈,離軸40度)命中機率高達71%,若偏20度,為52.2%,而正側方攻擊命中機率19.3%,尾後左右45度攻擊,命中機率只有12.5%。由此可見,最有利的進攻方向是目標正前方偏+/-20度左右。因此今後的空戰不一定從目標後方進入。
實例
不列顛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空戰戰爭,證明了戰略性的大規模空襲將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顯示出制空權在現代化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並證明了防空的戰略意義。由於不列顛戰役的勝利,英國得以保存下來,而英國的堅持抗戰,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而且成為日後英美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使德軍陷入了兩面作戰的困境。
在1940年7月至10月不列顛之戰的最關鍵階段中,德軍出動飛機共約4.6萬架次,投彈約6萬噸,被擊落各型飛機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空勤人員約6000人。
英國空軍損失飛機915架,飛行員414人,英德雙方飛機損失比0.527:1,飛行員損失比0.069:1。在空襲中英國被炸毀的房屋超過100萬幢,無辜平民死傷達14.7萬,占英國在戰爭中死傷人數的20%。至1941年5月,德軍在對英國空襲作戰中,損失的飛機更是超過2000架。英軍損失飛機共995架。
在這樣激烈的空戰中,自然湧現出了一批王牌飛行員,英國空軍前五位王牌是:並列第一名是第85中隊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隊的萊西少尉,戰績都是23架;第三名是第32中隊的克羅斯利少校,戰績是21架;並列第四名是第41中隊的麥凱拉少校和洛克少尉,戰績都是20架。英國海軍航空兵借調到空軍的68名飛行員中也湧現出了三位王牌,他們是擊落敵機7架的波爾中尉、擊落6架的布萊克中尉和擊落敵機5架的柯克中校。參加不列顛之戰的外籍飛行員中,捷克的佛蘭切賽克以擊落17架的戰績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