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周武王死後,兒子年幼,無力主持國政,便有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來攝政當國,史稱“周公攝政”。這種現實,霍叔、管叔、蔡叔(史稱“三監”)深為不滿,他們和被周武王封在原商都朝歌的商紂王之子武庚串通起來,,聯合東方商的舊屬國奄(曲阜一帶)蒲姑(山東博興一帶)和徐夷、淮夷等方國部落,舉兵反叛,兵鋒直指新建立的西周王朝。這時,朝中的召公,姜尚等人,也被敵人的宣傳所蠱惑,懷疑周公真要廢幼主而自立。周公耐心的地向召公、姜公等人表白自己的心跡,然後以成王的名義下令出兵平叛。
這個時期,我之宗君伯符就跟隨著周公一起東征,東征平叛是一場十分艱苦的戰爭,在周公親自指揮下,在伯符等將士齊心協力的勇猛拼打下,經過三年鏖戰,叛亂終於平息。這場戰爭征服了大小方國至少有五十多個,周王朝的勢力擴展到東至黃河下游,南到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周公東征勝利之後,將分封制進一步擴大,他以成王的名義,把周王室的子弟、親戚、少數功臣分封到所有勢力能達到的地方,大約71個國。功臣伯符封到廣平(一說今河北永年一帶,一說在西安附近),謂之程國,並以國為姓。(非顯赫之功臣也不會封國)周公攝政7年,還政於成王,成王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富民政策,他敬老慈少,禮賢下士,採取懷柔政策,修和周郊。這個時候,我之宗君程伯符在修和周郊過程中,是朝中“修和”代表,到全國各地安撫諸侯,並獲“三異之瑞”,他通過周公向周王獻之。“三異之瑞”其中一異為井中之璞(山洞裡的玉石,傳說和氏璧乃此石所做),二異為泰山之車器,(可能是上山用的獨輪車,在當時是較先進的),三異為異畝之禾(是兩個穗的優種玉米)。成王見了大喜,尤其是對雙穗之禾,特別感興趣,特令周公做《嘉禾》篇詞,還把這些寶物分給魯等諸侯,用以推廣發展生產。成王賜伯符蒲璧,在朝中做“程典令”,這使我之始祖在朝野之中很顯赫,很威風。司馬遷的《史記》對程伯符有記載。伯符是重黎之後,重乃為南正官管天,黎乃為北正官管地,重黎為顓頊之後,顓頊為黃帝之後。
相關詞條
-
劉祥[彭城郡劉氏敦睦堂始祖]
劉祥,是敦睦堂劉氏始祖、彭城堂劉氏五十五世、劉氏第127世祖劉祥公,字圖南,又字祖雲,號子先,追諡文忠,官至金吾衛大將(相當於現公安部警衛局長),後封沛...
人物簡介 歷史考證 家族歷史 -
程氏
程姓最早主要發源於今河南、山西兩地。春秋時,程姓主要繁衍於晉國,即今山西省境內。秦漢之際,程氏除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西進一步繁衍外,已有遷入蜀都(今...
姓氏起源: 聚集地(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
劉源明[劉氏始祖]
劉氏得姓始祖:源明公 劉源明,上古時代人物,陶唐氏堯帝之長子。華夏族,姓伊祁,名源明;字監明,號丹朱。陶唐氏族部落首領,禹封劉國國君,以劉為姓,源明公即...
人物介紹 家族功績 後代遷移 歷史記錄 -
劉祥[劉氏入閩始祖、中代始祖、客家始祖]
劉祥,是敦睦堂劉氏始祖、彭城堂劉氏五十五世、劉氏第127世祖劉祥公,字圖南,又字祖雲,號子先,追諡文忠,官至金吾衛大將(相當於現公安部警衛局長),後封沛...
人物生平 歷史考證 家族歷史 -
江夏金墩黃氏始祖黃府陵園
黃府(1130—1210)字大方一字用藏。行火二十一,號東美。黃徹季子,宋隆興元年(1163)癸未科登狀元木待問榜進士。幼敏慧,長勵志,天性純孝,翕和昆...
-
程姓
程姓,中國姓氏,得姓於西周時期。 程氏是重、黎的後裔。關於重、黎的身世,古人有兩種說法。一說重和黎都是顓頊的曾孫。顓頊有個兒子名叫稱,稱有個兒子名叫老童...
程氏起源 遷徙傳播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程[姓氏]
程姓,中國姓氏,得姓於西周時期。 程氏是重、黎的後裔。關於重、黎的身世,古人有兩種說法。一說重和黎都是顓頊的曾孫。顓頊有個兒子名叫稱,稱有個兒子名叫老童...
程氏起源 遷徙傳播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熊氏
熊氏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時期,熊姓歷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個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熊姓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
簡介 姓氏來源 各支始祖 遷徙分布 熊氏名人 -
程姓家譜
程姓家譜是歷代多由程姓族人修撰的譜書,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家族世系是家譜的中心內容,為譜書所必備,程氏譜書就內容而言,和其他姓氏的譜書大體相同,同樣包...
程姓起源 主要內容 文獻目錄 程姓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