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程
樂萍中國黃山山水畫家,一九四五年生於黃山。自幼喜歡繪畫,有一種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他的畫既非油畫、水彩,也非國畫、版畫,卻兼容了各個畫種的優點。
程樂萍的父親是當年黃山一帶惟一一位從南開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才子,但他既不願去做國民黨的縣黨部書記,解放後,也拒絕了安徽省軍分區司令劉奎請他出山任職的任命,卻只喜歡拿著兩桿獵槍,四處打獵。而在五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中排行老四的程樂萍身上也有父親的影子。徽州師範畢業後的程樂萍被分配到國小當老師,尚不足月,他就放棄了吃皇糧的鐵飯碗,跑回家去做起了漆匠、篾匠、印刷工。他開了黃山地區第一家私營照相館、印刷廠,有一段時期,黃山公園的油漆和眾多景區門票都是由他做的。但他最喜歡做的事卻是帶著來黃山採風的潘天壽、傅抱石、亞明等畫家上山。畫家們也很欣賞這個熱情又充滿靈氣的小伙子。閒時,程樂萍就把自己關在家裡臨摹黃賓虹的畫,竟一度達到了難辨真偽的境界。但生性崇尚以誠待人的程樂萍不喜歡破壞人家的聲譽,他堅信,真正的藝術不是對傳統的模仿與占有,而是在標新立異上發展與完善。他開始著手嘗試把東西方油畫、水彩、木刻融會在一起,不拘泥於陳法,兼收並蓄,博採東西方之長,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以他生於斯長於斯的黃山為對象,探索尋找一種獨特的繪畫手法。由於沒錢買紙,他就把家裡的玻璃窗卸下來,畫了擦,擦了畫,反覆研究、揣摩,並幾度斷筆摔碗,一手反畫絕技和素描基本功便是這樣練就的。他記了幾大本日記來研究松石的肌理、溫度,把偶然性的瞬間都記錄下來,然後,邊回憶邊摸索。就這樣,經過幾十年筆耕不輟,苦苦求索,最終,天道酬勤,程樂萍在繪畫材質的研究上有了重大發現,使得他筆下的山石松林肌理自成一體,達到了一種非常的藝術境界。他的畫也從當年2元一幅的玻璃畫,飆升到了今天一幅幻彩畫百萬元以上的天價。 他深居淺出,卻獨創畫壇奇蹟;他沒上過一天專業學校,卻有著堅實的美術造型基礎,並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授業解惑;他生活在文房四寶之鄉,卻棄用筆墨紙硯,另闢蹊徑。他走過苦難,卻無怨無悔,依舊從容面對一切。他經營企業,卻沒有俗氣。他鍾情藝術,卻沒有酸氣。
重要成果
1995年,在北京、深圳分別舉辦的程樂萍畫展
2000年,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為期三個月的程樂萍黃山幻彩畫巡展
2010年,安徽省博物館程樂萍黃山幻彩畫巡展
客觀分析:1995年,在北京、深圳分別舉辦的程樂萍畫展使他一舉成名,屹立於中國畫壇。2000年,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洛山磯為期三個月的程樂萍黃山幻彩畫巡展,海外媒體的競相報導則使他從此享譽世界。紐約美藉華人、九十四歲的王已千老先生看過他的畫連道有份量,並題書:“返璞歸真”四字相贈。一時間,中國科學院貴賓廳掛上了由程樂萍創作的大型膠合亞光壁畫《日月同輝》;民革大廳、總參謀部、長城賓館及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也紛紛垂青於他。
外界評論
著名美籍華人畫家侯北人先生曾多次到過黃山,他稱程樂萍為“畫壇奇才”並書贈“河山真宰”四字。紐約美籍華人、九十四歲老人王已千,看過他的畫連道有份量,並題書:“返璞歸真”四字相贈。一些到過黃山的人都感慨:程樂萍筆下的黃山比真實的黃山更美!人們驚詫於這位畫家竟用如此玄妙奇特的手法把脈黃山恢弘的氣勢,以至淋漓盡致,盪氣迴腸。專家們稱他為“程氏黃山”、“神筆樂萍”,並且,他們一致認為是程樂萍創造了中國膠合畫,他找到了壁畫的最佳選擇,他的畫是一種“驚奇藝術”,是“黃山奇中奇”。
二000年八月下旬,程樂萍帶著一批新作去了美國,相繼在舊金山、洛杉機、紐約三大城市作巡迴展覽,引起美國觀眾極大興趣,絡繹不絕的觀眾對他的高超技藝讚不絕口,轟到了美國藝術界。舊金山市副市長還親自向程樂萍先生頒發了榮譽證書,表彰了他對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世界日報》《國際時報》《星島時報》《僑報》作了專題報導,在美國人眼裡,程樂萍的畫是那么的撲朔迷離,分不清他的畫是油畫還是水彩,是版畫還是國畫。
《世界日報》載文報導說:“程樂萍筆下的黃山充分再現天地間恢宏博大的氣勢,又吸納了山川秀麗的明潤風采。他作畫最大特點是將具體與抽象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把真實黃山中的峰、松、石、雲、泉統一到蒼蒼茫茫的畫卷之中。使之虛實相間,明淨而靈秀。”難怪一些到過黃山的人們稱讚樂萍筆下的黃山比真實的黃山更美。海外報社記者著文時生動地描述道:“感覺他是從中國畫壇走出來的一位神秘人物。他的手中幾乎掌握著一種繪畫的秘密武器。”在如詩如畫的作品面前,人們感到如痴如醉,他的畫藝是那么的嫻熟,色彩是那么的豐富,畫面是那么的淋漓,手法是那么的多變,不僅一般觀眾,就連行家也看不明、道不清他的畫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實在是妙極了。
中國中央書畫院院長楊守爐在《程樂萍畫集》後記中指出:古今往來,強者不在平坦道,奇才偏出崎嶇路,程樂萍先生,其淋漓歲月,往事不堪回首,正因為曲折生美感,起伏出激情……,“程樂萍的畫就是黃山的美神,其作品在東南亞及西歐國家多次巡覽,無不令人嘆為觀止,驚喜之餘,紛紛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