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叔彪

人物簡介

程叔彪居士
程叔彪,程公(程叔彪居士),號春江病叟,別號解脫長者。上海奉賢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早年曾在前鐵道部任文職工作。程公宿根深厚,一生淡於名利,諦信佛法,通達大乘義理,融會禪、密、淨而歸一心。

人物作品

一、《大佛頂首楞嚴經行法釋要》(三十餘萬字) 二、《無門直指》(五十餘萬字)
三、程公於九十歲時,仍耳聰目明,自曰:『不久人世了。』乃又著述《佛法大意》、《佛法簡述》、《五師回憶錄》、《楞嚴經是真非偽》。四小冊。

人物生平

程公最初修學時,即得親近密宗大德(諾那上師、聖露上師、貢噶上師、督噶上師。詳見《五師回憶錄》。)通達密宗義理,修持實踐,深達法要,證悟心源。後又親近禪宗大德虛雲大師,隨侍多年,蒙師攝受。在大師之殷重教誨,嚴厲棒喝下,契入一心,圓融無疑矣。程公之證悟深得大師印可。大師曾錄寫張拙詩一首上款是叔彪下款是虛雲,以作紀念。是時正值四十年代初期,日寇入侵,國難方殷。虛雲大禪師為使中華民族早日解脫戰難之苦,親自在重慶啟建祈禱和平法會,日夜不停拜大悲懺,四十九天之久。程公一直隨侍大師身邊,形影不離,至心念大悲咒,觀音聖號,念念不斷。自曰:『發心修行,不忘歷劫父母眾生,今日為救民眾,為濟苦難,吾應盡心。』於此可見程公愛國之深,悲心之切也。程公依虛雲大師開示,常端坐無念, 一日,於打坐時,身心脫落,明見自性。出定後,感覺清涼自在,即稟告大師自己證悟之體驗,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不落無記,久久身心脫落,猶如虛空,覺明虛淨。大師當下為之印證:理上明心,事上見性。
程公悲願重重,利生心切,不辭辛勞,不顧年高,勤於著述,以文字般若,指引後學之人,普入佛之正知見也。彼開導後學,耳提面命,契理契機,不厭不倦。如曾於一九八一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對蕭君家雋開示云:『汝修持淨土二十多年了,不必兼修禪宗,應一門深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四臂觀音、破瓦法,是密宗往生西方淨土法門,應修持的。要知彌陀即般若,般若即彌陀。一如不二也。』又對陳君妙麗開示:『禪宗是佛長子,對機者先修禪宗,等破本參以後,應兼修淨土,梁皇懺、大悲懺應常拜,求佛加被,以明悟自心。坐禪時應不思善、不思惡、不落無記,親見本性。破瓦法應兼修。明心後,信願念佛,不禪而禪,不修而修,才是禪淨雙修。禪若要參,愈參愈遠。貼體衣衫不穿上去,不是更好嗎!禪宗那有這么多嚕囌,直下就是!』
程公於一九八一年農曆七月十六日示疾,突患小中風,然神志清醒,目光炯炯,乃關照後事。其時彭慧居士等及家屬隨侍在側。至一九八一年農曆八月初六日上午十時卅分念佛而逝,九小時後頭頂猶溫,卅小時後沐浴更衣,四肢柔軟如生。往生之前一夜,陳君妙麗夢見程公示現圓寂之相,次日往謁程公,果然已往生了。她乃坐遺體旁念佛,聞到陣陣檀香味,久久不散,彭慧居士及程公之兒女等亦同時聞到。程公享壽九十歲。遺體火化後,出現堅固子與舍利花,遵遣囑將骨灰撒入江河,與水族結緣。復旦大學教授應成一老居士挽云:
功行該顯密禪淨之全得大圓滿
著述繼楊歐范江而後放無量光

人物評價

其一,程公一再殷切教誡學人:『我佛世尊之慈悲開導,加持護念,眾生才得聞佛法,修戒定慧,教下如是,禪宗亦不例外。吾人為什麼不可求佛加被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了。』程公此番開導,亦正針對吾人執空之偏見,直下揭示了空有不二、理事一如之中道義諦。程公在一生修學中行解相應,不落二邊,雖已徹悟心源,仍每日禮佛不間斷(十萬大禮拜圓滿),愈到晚年行持愈切。殷重告誠諸多學人:『覺了夢幻,至心念佛,切願生西。』實是悲心之流露也,學人至今難以忘懷。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程公一生修行之宗旨,亦是程公開導後學之寶鑑。
其二,程公一再提示學人,《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復教誡:『修禪行人如有各種境界出現時,萬萬不可貪著,不論樂、明、空等相,均是幻妄。若一有歡喜執著,重則著魔發狂,輕則倒退,不能開悟。定中所見之相,勿向外人說。除非求善知識印證方可說。』程公這一開示,猶如金剛王寶劍,斬斷吾人修行中一切妄執。真是無染無著當體空,邪誘魔撓均無蹤。程公之所以修行成就,由其一法不立,徹悟心源,行解相應 ,回歸淨土。實是吾人末法修行中之楷模與明師,吾慶幸此生有緣得遇,實希有難逢,宜依教奉行,不空過也。《無門直指》手稿,程公原存於彭慧居士處,一九九四年秋,彭慧居士將離滬赴澳洲,將此書殷請上海佛教書局付印。今者,《無門直指》即將出版,因緣殊勝,眾生有福也。願諸讀者大開智慧之門,於此書獲心地法門之啟鑰,程公當在常寂光中含笑如如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