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箏
秦箏:是秦地(今陝西一帶)的一種弦樂器。似瑟,傳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基本信息詞目:秦箏 拼音:qín zhēng
陝西古“秦”,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發源地,箏因是秦人智慧的創造,所以有稱之為“秦箏”。相傳當地有一 個愛彈瑟的人, 他有兩個獨生子也都很喜歡音樂,想將瑟占為已有,父親只好把瑟一劈兩半,兩個兒子一人一半。因為這件新的樂器是兩生的,於是就稱他為箏。這種稱謂最早見於漢人劉向(約公元前77——公元前6年)的《九嘆·憂苦》。這種稱謂綿延了近兩千年,“秦箏”則成了箏的專有名詞。箏發展至‘唐’這一歷史時期出現了“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白居易《鄧舫張徹落第詩》)的繁榮時代。可見箏在此時期發展之鼎盛。箏音箱框線以紅木製,面板以桐木製,呈拱形。據史料記載,漢、晉以前張12根弦,唐、宋以後增為13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15至16根弦。採用絲弦,每弦置一柱(也稱馬或雁足),移動柱位可調節音高。本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流行21弦箏。通長約130厘米,改用鋼弦或尼龍纏鋼弦。近年來也有增至24或26弦的箏。一般都依五聲音階定弦,有時也用七聲音階定弦。 箏的音色悠揚、典雅。彈奏時可左右手並用,也可右手彈奏,左手按揉,產生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豐富。現已成為重要獨奏樂器,也常以歌舞伴奏。代表曲目有《漁舟唱晚》、《寒鴉戲水》、《出水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