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童草雞,花生醬,芝麻醬,蚝油,宴會醬油,雞精,黃酒,鹽,紅油。
製作
將童草雞洗淨待用,鍋里加蔥、姜和水煮沸,加入黃酒,將雞放入燙熟後取出,速浸入預備之冷水中,待冷卻後改刀裝盆,加入調好的調味料,並撒上花生醬、紅油。
歷史資料
一道“缽缽雞”聽名字就覺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運用了疊音詞方式起出的菜名別致而有親切感。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仿古罐中,密密插滿了竹籤,吃起來方便而趣致,浸在清可見底紅湯中的雞塊、藕片、黑木耳被細細地穿在了竹籤上,蘸上店家精心調配的醬料,吃起來果然是別有一番風味,顫巍巍竹籤尖綴著的雞塊在吸飽了湯汁之後,紅亮的湯汁順著雞塊緩緩滑落,芝麻的醇香混合著雞肉的辣味在舌間泛濫,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實的木耳,葷素搭配讓人忍不住一串接著一串。
缽缽雞是民間的特色菜餚,單從名字上推敲,也知道缽缽雞的出身不似串串香草率,雖然都免不了用竹籤簽兒串著的命運,但人家是雞呀,而且用缽缽盛著。那是真正的缽缽,土陶燒的,頗有形。而那雞,必得要選跑跑雞,為本地的土雞種,敞放於鄉下山腰,一身跑跑肉,嫩香無比,就是骨頭渣渣都是極耐咀嚼的。缽缽里的湯,是土雞湯,雞湯上飄著的油,是土雞油。至於那串在簽簽上等著下嘴的東西,也多是土雞肉及其雜碎,它們浸泡在雞湯、雞油及最好的芝麻、花椒組成的汁液里,鮮油淋漓又不失純香。這就是區別:是雞不是牛;是雞雜碎不是牛下水;是南方大佛邊傳來的,不是東方碼頭邊傳來的。
不過缽缽雞這種小吃,不見得是成都的土產,它著作權原屬樂山,只是發揚光大在成都。這發揚光大的過程,也實在是從精緻到草根的解體過程,極印證成都一向的沒有器局。
關於缽缽雞的香味,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秘方就是調料藤椒油的運用。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缽缽雞而天生的。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掛在樹上都是誘人的。摘來鮮果,盛於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以藤椒油調製的拌料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條街。以藤椒油拌和的雞肉,緊跟在奇香後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要是換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說,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缽缽雞了。將用竹籤串好的菜放進藤椒油湯里一撈,再舉至嘴邊,油艷欲滴,麻辣鮮香。
成都最初的缽缽雞,出現在玉林一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玉林得風氣之先。)在玉林的時候,缽缽雞還保留著些原生的講究,等到它普及到比如我原先住的四二○廠宿舍區一帶時,就不免帶上了草根氣:土缽缽變成了洗臉盆,至於湯,變成了豬棒子骨頭湯,簽簽上串的東西,也可能看不到雞的影子了。不過還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