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主義
福田主義 |
福田主義的出台
1977年3月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參加在吉隆坡舉行的第二次東協首腦會議,隨後訪問了東協五國,並在訪問的最後
福田內閣 |
一站馬尼拉發表了題為《我國的東南亞政策》的演講,系統闡述了日本的東南亞政策,他的演講被稱作“福田主義”。
福田主義 |
福田主義的內容:
1.日本不做軍事大國,為東南亞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2.與東南亞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廣泛領域積極合作,建立“心心相印”的關係;
3.以對等、合作者的身份支援東南亞 。
福田主義出台的歷史背景和主客觀因素 :
第一,美國希望日本在亞洲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
a.美國由於在印支的失敗,不得不撤出越南,被迫在亞洲收縮力量,大大削減在東南亞的勢力;
b.蘇聯則呈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美軍退出越南,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入侵高棉,高棉戰爭的持久化;
c.隨著美國的衰退,美國政府對不斷擴大的美日貿易逆差、對日本在安全事務上所謂“免費乘車”等現象的不滿日益增加。從70年代初開始,美國政府開始大力向日本施加壓力,要求已成為經濟大國的日本分擔維持西方國際秩序、特別是安全秩序的負擔。
第二,從日本方面看:
a.在經濟實力增強和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實現之後,日本便不再滿足於經濟大國的國際地位,而是從主觀上希望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獲得與其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國際政治地位;
b.1973年阿拉伯國家針對西方國家實施的石油禁運所引發的石油危機,使得日本經濟出現了戰後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美國作為西方盟主,竟無力阻止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的聯合行動,無法為西方國家提供能源的安全保障。因此,1973年之後,日本開始在保持日美安全合作體制的同時,探索獨立的安全政策。福田主義就是這一探索的最初政策結果之一。東南亞就成為了日本走向政治大國的第一個台階。
第三,東南亞的反日浪潮迫使日本調整對東南亞政策。東南亞的反日浪潮興起的原因:
(1)東南亞國家對《舊金山和約》對日寬大處理方式和日本以少量賠償敷衍了事的做法深感不滿;
(2)東南亞國家對日本的侵略歷史仍記憶猶新,擔心已成為經濟大國的日本再度走軍事大國之路;
(3)五、六十年代日本通過貿易、投資、援助“三位一體”的經濟合作方式大舉向東南亞進行經濟擴張的做法又引起了新的戒心和不滿。
福田主義的影響:
福田主義的出台,調整了日本此前推行的以東南亞資源和市場為目標的“經濟外交”,第一次規定了日本與東南亞雙邊關係的政治原則,確定了日本對東南亞外交的基調。標誌著日本與東南亞關係從前一階段的賠償轉入經濟合作,又逐步進入政治、安全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