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寧郡中學堂始創於1902年。一百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累遷校址。原址在霞浦城南,後遷寧德三都澳,繼遷寧德城關,再遷福安,後又復遷寧行三都澳,最後定址於福安扆山。校名也先後更名為“福寧府中學堂”、“福寧府中學校”、“福建福寧中學校”、“福建省立第三中學”、“福建省立第三初級中學”、“福建省立三都初級中學”、“福建省立三都中學”。
福安一中的另一源頭“福安縣立初級中學”始創於1924年,原校址即今福安一中教師舊宿舍樓。其校名也先後改為 “福安縣立扆山初級中學”、“福安縣立初級茶業職業學校”、“省立初級農業職業學校”、“福安縣立初級中學”。
1950年,福安專署決定將省立三都中學再遷福安,與福安縣立初級中學合併,合稱為“三都福安聯合中學”,簡稱“聯中”。至此,雙流合一。至1954年,正式定名為“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學”,並被福建省確定為首批十四所省重點中學之一。
學校規模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學坐落在福安市城北風景秀麗的山頂上。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2000多人。教師161人,具有中、高級職稱以上的教師121人,現任校長蘇錦繡,中學高級教師。學校的教學大樓、科技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綜合樓等教學用房44228平方米,圖書館擁有圖書84867冊,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閉路電視系統等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設備配置達到省達標學校標準。
具有優良傳統的福安一中全體教職工團結奮進,求實爭先,在辦學條件差、生源起點比全區各市(縣)重點中學低的不利條件下,頑強拼搏,克服種種困難,採取各種措施,積極引導學生的奮發向上、敢於爭先,使起點比較低的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較大的提高。近幾年來,福安一中高考上省專、本二以上人數仍居全區前列,2001年高考上本二以上人數是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錄取全國重點大學人數134人,有41人榮獲朱復良獎學金(占該市獲獎人數的65%)。榮獲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的錢磊同學以總分900分的優異成績榮獲全省理科第一名,錄取北京大學,應屆高中畢業生被全國各高等院校錄取的錄取率達到95%。
發展前景
為了適應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學校領導把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設備,一流的管理和質量,一流的後勤保障”作為辦學的奮鬥目標;狠抓“四風”建設,促進學校精神風貌的持續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定提高;重視發展學生特長,培養學生個性,促進學生的發展。學校的“超常教育”課題研究被省教育廳定為重點教研課題。通過幾年的努力,學校在“超常教育”課題研究方面又有新的突破,成為福安一中辦學的一個特色。
多年來,學校不斷完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德育教育模式,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把感恩教育與新課程的實施相結合,致力提升學生“智商”,開發“情商”,教研教學成果豐碩。學校開展的《優秀電影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實證研究》等國家級課題被評為優秀課題。高考成績長期穩居寧德市前列,多名學生榮獲福建省高考文、理科狀元,連續兩年榮獲國際中學生數學奧賽金牌,為福建省實現數學奧賽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貢獻的,學校連續五年榮獲省“數學尖子搖籃”稱號、獲第十屆“福建省文明學校”稱號。
為了加強學生間,歷屆校友等的交流,豐富課餘生活,提高對新事物的興趣,福安一中還成立了自己的論壇,這在福建的學校里還是比較新穎的!
感恩文化
感恩教育是福安一中一貫的主張,從學生拿到錄取通知書時,通知書中就有“感恩提示”,提示學生在成功之餘,不忘感恩父母,朋友,母校。入校後學校會通過感恩主題班會,學生參加感恩活動等方式進行感恩教育。
校容校貌
福安一中是個袖珍校,位於福安扆山上,風景秀麗,教學區除五棟主體建築(教育樓、教學樓、科技樓、狀元樓)外,其餘地方幾乎都被綠化了,福安一中是“省花園式單位”,校園中處處是富有詩情畫意的景點:硯池、楓韻、星座花壇、生物園等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硯池生物園
外界評價
福安一中一直是當地人民心中的“北大”,當地有一個共識,考進一中,一隻腳就已經邁進大學校門
眾多學子都以進一中學習為光榮。
不僅在福安市,福安一中在寧德市乃至福建省都是佼佼者,歷年高考各項分數均位於寧德市榜首,福建省前列,福安一中已成為人們心中名副其實的重點學校
學生會
根據《福安一中學生會章程》,福安一中學生會是在校黨總支部領導下,在團委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的全校學生民眾性組織。承認《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宗旨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團結和動員廣大同學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帶領和引導廣大同學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使廣大同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引導廣大同學成為熱愛祖國,適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基本任務是:
(一)積極配合校黨總支部、校行政,積極組織全校同學開展學習、文體、社會實踐、等多種活動,促進同學們的全面發展,活躍校園文化生活。
(二)維護校紀、校規,倡導良好的校風、學風,促進同學之間、同學與教職工之間的團結,協助學校建設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生活環境。
(三)組織同學開展公益勞動等自我服務活動,協助學校解決同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溝通學校黨政部門與廣大同學的聯繫,通過各種正常渠道,反映同學的建議、要求和意見;參與涉及學生的學校事務的民主管理,維護同學的正當利益。
(五)發展與兄弟學校學生會的友誼與合作,相互學習,互相促進。
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
(一)學生會的下級組織應如實向上級反映情況,及時請示與匯報工作;
(二)學生會的各級組織部門要執行學生會的決議,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會由校團委和主席團領導,下設宣傳、生活、學習、社團、廣播監管、記者團、攝影協會等職能部門。
會歌和會徽從福安一中校歌和校徽
現執行職能的是由第十九屆學生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第十九屆學生會,主席一職暫缺。
學生會作為學生和學校的橋樑,在寄宿生管理,食堂食品衛生,同學課餘生活上作用明顯,並且對於關係學生切身利益的事,如校服設計,學生會充分徵求同學意見,向學校建議。
學生會現辦有刊物,分別為校刊《扆山》(由學生會記者團主辦)、校報《扆山》(由校團委主辦,學生會協辦)、校報《扆山》副刊(心理輔導專刊,由校團委、校心理諮詢室主辦,學生會協辦)
近幾屆學生會主席:十七屆:毛梅清
十八屆:戴 書
校徽
福安一中現行的校徽是在2002年百年校慶前由全校同學投票確定的,四周圓圈分四段,代表福安一中四個 “一流”的辦學目標(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設備,一流的管理和質量,一流的後勤保障),主體圖案為一隻乘風破浪、展翅翱翔的海鷗,激勵學生在困難中乘風破浪,同時,海鷗和海浪形似拼音字母YZ,是“一中”的拼音首字母。底部數字“1902”代表福安一中創建於1902年。頂部校名“福建福安一中”為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嘉錫先生題寫。校徽主要用於學校各種文書(錄取通知書、畢業紀念冊等),會議背景牆,講話台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