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潮劇是東山地方戲曲主要劇種,俗稱白字戲,也稱泉潮雅調、潮音戲。
歷史
潮劇系宋元南戲弋陽諸腔(東山民間俗稱正字戲)衍變而來,明代正音自浙東,贛南接東山而至,與當地民間白字聲腔藝術交匯融合,產生易腔、易調的變化,逐漸演變成為以閩南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至此有了“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說。由於東山潮劇有“其歌輕婉、閩廣相半”的地方特色,為民眾喜聞樂見。據《銅山志》載:明代有錢塘知府朱瑛在《銅陵十詠、沙浦漁歌》寫道“收網籠明月,攜槳醉月台”,清乾隆十六年陳振藻繼而揮筆贊稱“南浦薰風淨碧沙,漁郞歸泊晚為家,歌聲互答笙簧奏,勝羨吳姬唱莫耶”。系列記載真實反映了當時東山漁家人喜愛戲曲藝術的情趣。民國年間,東山民間潮劇班社和曲館就有33個,占全縣行政村一半以上,並在頻繁的活動中孕育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如在潮劇界享有盛譽的著名潮劇藝術家陳華、蔡寶源、蔡錦善、李兩國、林亞章、黃來旺等都是東山本土人。
新生
新中國成立以後,潮劇藝術在東山得到新生,潮劇藝人的才華也獲得發揮,如一代潮劇音樂大師陳華先生,第一個把戲曲的“工尺譜”改為簡譜譜法,並對演奏樂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從此完善了潮劇樂隊的建制。1958年第一個專業劇團、既“東山縣潮劇團”的成立,又有力地促進了潮劇藝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東山潮劇團體生產的四百來個劇節目,就大大豐富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其演出的《秦香蓮》、《楊門女將》等一批優秀劇目,就曾長時間在閩、粵地區劇壇引以轟動;其創作的《黃巢遺恨》、《白蓮之戀》等劇目先後參加各類賽事及會演活動,又頻頻獲獎,並通過音像出版和媒體將東山潮劇藝術傳播至海內外。東山潮劇藝術還以其獨特的魅力拓展傳播面,僅開展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及赴境外訪演就達3060場次,獲得“藝技超群,名揚海外”、“潮音遠播、友誼長存”的“好評如潮”。為提高東山潮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進對台對外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
影響範圍
東山潮劇藝術最富有民眾性和普遍性,它的存在與當地民眾文化生活息息相關。目前全縣擁有專業、職業潮劇團11個。潮音曲館48家、潮樂吹鼓隊62支,潮劇票友和潮音樂友不計其數。其藝術人才除分流出一部份至閩南臨縣、粵東、台灣、香港及東南亞一帶國家和地區傳播潮劇藝術外,在當今全縣擁有的二千多名潮劇藝術人才仍充滿青春活力,並繼之肩負起薪傳東山潮劇的重任。
潮劇在東山繁衍的歷史已有四、五百年,其根基之深、劇目之多、人才之最、傳播面之廣,早已成為對台對外一個重要文化視窗而備受社會各界所關注。東山潮劇富有的審美價值存在,無不凝聚了歷代藝術家的心血和創造,它的傳統藝術價值必定是歷史創造精華之結晶。
東山潮劇藝術遺產是東山人民的一份共同財富,它的受益者和影響力已不止停留在東山,在福建、廣東、海南島、雷州半島,在台灣、香港、澳門乃至東南亞一帶國家和地區也正日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