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是2005年成立的新單位,由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和福州閩劇院藝術研究中心合併組成。 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10月(當時稱為福州市劇目創作室),1996年改名為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

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是2005年成立的新單位,由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和福州閩劇院藝術研究中心合併組成。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10月(當時稱為福州市劇目創作室),1996年改名為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所。福州閩劇院藝術研究中心成立於1986年(當時稱為福州閩劇院輔導中心),1990年改名為福州閩劇院藝術研究中心。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現有編制18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
 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的工作職責主要是對戲劇、曲藝、音樂、舞蹈、影視、美術、福州地方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等進行理論研究和創作輔導,推進專業藝術創作的繁榮和發展,編撰福州文化藝術志書等。在市文化局的有效指導下,福州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曾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劇本創作方面:陳道貴創作的閩劇《天鵝宴》,獲1990年第五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1991年首屆文華新劇目大獎,文華劇作獎。創作的閩劇《畫龍記》,2001年獲第八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入選作品。池敬嘉、張英慧(執筆)與人合作的閩劇劇本《蘭花賦》,2001年獲第七屆中國曹禺優秀劇目獎·劇本獎。周祥光創作的閩劇《拜石記》1993年獲得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劇本獎;創作的閩劇《王茂生進酒》2008年獲得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中心另有多位作者創作、導演的多部作品在省市各項戲劇賽事中獲得獎項。特別是在2009年舉辦的福建省第四屆藝術節暨第24屆戲劇會演中,由本中心組織輔導、精心打磨的劇目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金愛珠導演、平潭作者王羚、吳金泰創作的閩劇《南歸夢》獲得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劇本獎;馬文正創作的校園劇《青春起跑線》獲得劇目獎、劇本獎;福清作者陳則東創作的閩劇《書痴》(福清市閩劇團)獲劇目獎、劇本獎;由本中心輔導、張英慧創作的閩劇《長樂公主》(長樂市閩劇團)獲劇目獎、劇本獎。
 藝術研究方面:中心曾參與了《中國戲曲志·福建卷》、《中國曲藝志·福建卷》等藝術集成志書的編纂,完成了《福州市志·文化志》的編纂,編印了《閩劇表演藝術》、《閩劇傳統音樂彙編》、《閩劇志》(1至3卷)、《福州曲藝志資料集》(1至2卷),與省藝術研究所等聯合編撰出版了《閩劇藝術散論》。2003年編撰出版了《福州市文化志》。2005年出版了《福州市舞蹈志》。2006年出版了《福州閩劇優秀劇本選(1949——2006年)》。2007年出版了《文化藝術的多維思索》(李仲才著)。2009年出版《閩劇文學鑑賞》(張英慧、潘晗威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