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9日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 | ||
設在海牙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總部 | ||
1997年4月29日,《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簡稱《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正式生效。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是在多框線架內談判達成,旨在在普遍國際監督下消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第一項裁軍協定。該公約禁止有關化學武器的一切發展、生產、獲取、保有、儲存、轉讓和使用,要求每一個締約國在10年內完成銷毀其管轄和控制下的化學武器和化學武器生產設施,以及可能遺留在另一締約國領土上的所有化學武器。 該公約經過了長達10年的艱苦談判於1992年9月13日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獲得通過,並於次年1月13日在巴黎開放簽署。到去年10月31日,公約的批准國達到65個。按照規定,公約於第六十五個簽署國交存批准書後180天,即今年4月29日起生效。目前,在165個公約簽署國中,批准國已達87個。 中國已於1996年12月30日批准了這項公約,並於1997年4月25日向聯合國交存了批准書,從而成為該公約的原始締約國。 第一次《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締約國大會於1997年5月24日在荷蘭的海牙會議中心落下帷幕,“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正式成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由締約國大會、執行理事會和技術秘書處三個主要機構組成,總部設在海牙。 在這次為期三周的締約國大會期間,已批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88個締約國代表選舉產生了由41個成員國組成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執行理事會。來自《禁止化學武器公約》165個簽約國以及有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出席了大會。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是在多框線架內談判達成、旨在在普遍國際監督下消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第一項裁軍協定。 作為現代意義上的大規模毀滅性方法和手段,化學戰的歷史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算起。在那次戰爭中,交戰雙方大規模使用了氯氣、光氣等化學武器,產生了巨大的戰場效果,人員傷亡約130萬,因而曾被稱為“最後的武器”。從此,化學戰和化學武器正式登上了現代戰爭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韓戰以及後來的海灣戰爭中,化學武器屢屢登場。 化學武器之所以能夠迅速成為一種重要的作戰手段,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優越的“效應比”,根據一戰的統計資料,1噸烈性炸藥所造成的傷亡人數為5人,而1噸化學戰劑所造成的傷亡人數超過11人。有關專家統計,分別使用常規武器、神經性化學武器和核武器,對每平方公里目標所花費的成本代價分別為200、600、800美元。因此,化學武器又有“窮國的核武器”之稱。 然而,化學武器嚴重受制於氣象、地形等自然條件,而且它的作用發揮還極大地取決於敵方的防護裝備和防護訓練。這些缺點都大大降低了它作為戰場武器的吸引力,逐漸成為軍事大國的“明日黃花”。 美國和俄羅斯是擁有全球最大化學武器庫的國家。據美國國防部透露,美國貯存的化學戰劑總量超過3萬噸;前蘇聯外交部曾宣布,蘇聯貯存的化學戰劑總量為5萬噸。但據美國發表的材料,俄羅斯有化學兵10萬人,有8家專門生產化學武器的工廠,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左右。 由於化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長期以來,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產使用化學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899年7月,第一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就通過了《關於不使用專門用於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氣體的投射物宣言》,這是國際上為禁止將化學戰劑用於戰爭的第一次嘗試。1968年,禁止化學和生物武器問題被正式列入當時的聯合國18國裁軍委員會議程,從而開始了禁止生化武器的多邊國際談判。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