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堂琅文化
堂琅文化得名於古代在堂狼山設定的堂琅縣,它是古堂琅縣治所所在地的今巧家縣縣委、縣人民政府為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弘揚古堂琅縣地自古及今的堂琅人創造的燦...
堂琅文化概述 堂琅礦冶文化 堂琅歷史文化 巧家藥山 金沙、牛欄大峽谷 -
花地瑪堂區
花地瑪堂區(葡語:Freguesia de Nossa Senhora de Fátima,英語:Our Lady Fatima Parish)位於澳門...
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主要景點 節慶活動 -
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農民在端午節氣時間裡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並不是特指一種節日。1967 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和重要無形文物...
基本介紹 相關爭議 活動內容 -
雞籠中元祭
雞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每年農曆七月於台灣北部的基隆地區舉辦,為台灣重要民俗祭典,併名列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雞籠中元祭以...
信仰背景 歷史沿革 輪值字姓 周邊藝文活動 參考資料 -
戶縣北鄉迎祭城隍
接城隍俗稱“接神”、“接爺”。數十年一個周期的接城隍確實難逢。人生幾何,屈指可數,一生能親見或親自參加自己村子接城隍的機會又有幾次?加之戶縣人自古好熱鬧...
簡介 迎祭城隍 交接祭祀禮儀 交接儀式主要內容有: 會城隍 -
百忍堂
百忍堂, 張姓堂,唐代時號,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鄆州有人曰張公藝,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無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問其故,張公取出一張紙寫下了一百個忍字,...
簡介 九世同居 百忍圖 百忍歌 家譜 -
網祭
網祭是不能回家的遊子們在網上一個專門的網站或祭祀專區通過獻一束鮮花,或點燃一支蠟燭,或寫上一段對親人思念的傾訴來寄託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由來 成時尚 發展 -
十八堂旅遊度假區
十八堂旅遊度假區位於張家口市蔚縣東南部山區,處於太行山脈和恆山山脈交匯處,面積94.5 平方公里,區域內有峽谷、草甸、松林等自然資源,以及宗教文化、民俗...
地理位置 資源介紹 所獲榮譽 交通指南 -
李鴻章享堂
李鴻章享堂位於合肥市合裕路南側,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死於位於北京東城區金魚胡同的賢良寺西跨院,享年78...
景區簡介 景區布局 相關歷史 -
聖安多尼堂
安多尼舊堂位於澳門半島的西部,始建於一五五八年,與今日的安多尼堂位置相同,是澳門的第一間小教堂,占地面積1.1平方公里。
石碑 概況 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