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品描繪了北京京西的歷史、風情、傳奇,是京味文學的最新收穫。小說風格獨具,人的欲望和土地上的生態渾然交融,既描摹世相、又屆時人性,耐人尋味、撼人心魄,與果戈理描寫烏克蘭風情的經典小說《狄康卡近鄉夜話》有相同品質。雖是地域的,卻是民族的,是解讀當下中國農村、農民,對國民性進行反思的形象讀本。
作者簡介
凸凹,1963年生,北京人。著名作家。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協簽約作家、北京文聯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北京作協散文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房山區文聯主席。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發表作品550餘萬字,出版著作近30部。 代表作品 長篇小說《慢慢呻吟》、《大貓》、《玉碎》、《玄武》、《歡喜佛》、《正經人家》、《永無寧日》等8部;散文集《以經典的名義》、《風聲在耳》、《無言的愛情》、《書性與人性》、《書卷的靈光》、《遊絲無軌》、《兩個人的風景》等12部;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和評論集各1部。作品獲省級以上文學獎30餘項。逾60篇作品被收入各種文學年鑑、選本和大中學教材。
圖書目錄
本紀
1、天賜
2、憫生
3、無為
世象
4、溫暖
5、端莊
6、斷指
7、淘金
8、皮實
9、神醫
10、字戒
11、歡悅
12、順生
13、混沌
心史
14、美滿
15、同謀
16、小米
17、晌熟
18、落寞
後記:溫暖的書寫
在中國當代文壇,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是鑲嵌到我的生命中去的,他的著作,是我的枕邊書,每日耽讀與揣摩,從無中輟。“人間送小溫”是他的寫作之道,也是他的人生品格,他的人與文是一致的。所以,我把他當作父執人物,雖無緣謀面,但一直是敬的,並把他的創作理念當作自己的人生信念。
因此,我的寫作姿態就放低了:寫小人物,關注民間情感,把能貢獻溫暖當作自己的創作倫理。
小人物與人間的本質近些,他們的生態往往就是寫作者的生態,因為寫作者從來都是卑微的一類人。所以,寫小人物就是寫自己,能讓人在寫中,自然而然地看清自己,心花怒放,創作的過程,也是受用的過程。
積幾十年的人生體驗,小人物在現實中是“小”的,但在人性層面卻大得無邊。首先,小人物有草木品格:兀自生長,不計冷暖。他們堅韌、隱忍、沉靜、皮實、忘我,活得本份,自適、自足。這就了不得,如草木雖被磐石擠壓,也能鑽隙而出,向上生長。其次,小人物有天地性情:被人輕鄙,被人污損,卻絕不倉惶失據,他們從容地應對,以失為得,正如天地——人一不如意就罵天,但老天從不怪罪,陽光依舊照進那家的庭院,雨露依舊滋潤那家的田園;人一亂性就咒地,但大地從不計較,即便瘠瘦與旱澇加身,只要你播下種子,也沒心沒肺地生長,貢奉出果實。海子曾說,收穫過的大地一片蒼涼。他說的是真相,也道出了土地道德的核心所在,即:蒼涼背後是孕育和再生,是不熄的生命力。其三,小人物有光明本性:因為他們不被人照耀,所以他們自己發光,正如螢火蟲在暗夜裡行走,自身就帶著一盞小燈籠。也就是說,良心、悲憫、喜生與善,這些溫暖的東西,足可以讓他們不迷失自我,也不加害於他人。己心嫵媚,而世間嫵媚;己心溫暖,而世間溫暖——這是汪曾祺老先生文章與人生的底色, 以前我認為是他的個人修為,能冷眼看風物之後,才知道,那是來自民間,是他替小民說的。
這個認識可不得了,我因此而獲得新生。
我原來的書寫,追求陰冷、殘酷、堅硬、放縱,激烈,以為這樣才有敘事力量。現在我再這樣寫,就感到慚愧、自私和欺世。背陰處的積雪,可謂堅冷,最終也是被柔弱的陽光所溶化;母慈輕輕的一聲怨嘆,會陡地在逆子心中生出一大片波瀾,且久久不息,以至於決然逆轉,痛改前非。我愈來愈清醒了,真正有力量的,是柔弱、溫暖而綿長的東西,因為它是人間性的存在,與實際人生接近,能作用於人心。
真實的人生狀況是這樣的:對具體的死,人往往不怕,懼怕的是死的概念;對現世的貧窮,人往往能夠應對,不能承受的,倒是貧窮的意識。正因為此,溫暖的書寫多么重要,它對世道人心有益。
所以就有了這組小說。它雖然弘揚了汪曾祺的敘事傳統,但絕不是出於崇拜,而是出於相知,更出於內心的驅動。